福建宁德三海味:七都寸金魚、飞鸾二都蚶、漳湾熨斗寻
日期:2011/12/22  来源:宁德市蕉城区老促会:戚仁浩  点击数:
福建宁德三海味
福建宁德市蕉城区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以下三种海产,历史悠久闻名中外。
七都寸金魚
寸金魚是蕉城区名产。《宁德县志》记载:“寸金魚,色黄,长寸许,七都有之”。 这种魚的奇特之处是;魚体两侧各有-条金线,魚鳞表面呈褐色花纹图案,每年春季魚卵饱滿且呈金黄色。有趣的是,这种魚仅在七都溪入海处一个叫“众濑” 旳淺潭中才有。而相隔不到百米处的上游或下游,虽有类似的魚,但魚两侧无金线,味道远比不上这种寸金魚。经过加工后,寸金魚骨头松软,肉嫩味美,尤其是那黄橙橙的半透明状的魚卵,可与梭子蟹的红膏相比美。据当地群众传说:明朝成化年间,刑部尚书七都人林聪,将家乡海产进献宪宗皇帝时,皇帝吃后连声赞赏道:“奇魚!奇魚!”当即命名为“寸金魚”
飞鸾二都蚶
每逢春节,蕉城区家家户户桌面上总要摆上一碗“二都蚶“,这种蚶具有壳薄粒小,色红血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著名,因为产在飞鸾镇二都村,故称二都蚶,近年來,蕉城水产部门釆取各种措施发展泥蚶生产,他们一方面进行人工养殖试验,-方面从外地调进蚶苗,经过二都这里得天独厚海水浸养后,使其具有二都蚶的特点。这几年二都蚶大量生产,源源运往省内外,大受群众欢迎。的
漳湾熨斗寻
在漳湾镇雷东半島与八都镇云淡岛之间, 有一个小岛, 形状如熨斗, 名为熨斗島. 由于岛周圍光滑旳陡石壁, 被潮水不断冲刷, 形成持殊的环境, 生长在这-带的寻, 为适应爬壁生活, 炼成独持构造, 大小适中, 壳既薄而硬, 脚的末节短且扁平, 腮下无泥土杂质, 这种寻膏呈淡黄透白, 鲜香可囗. 中秋节前后还7的” 双重壳” 肉丰膏滿, 是脍炙人囗的食品. 它还是-种滋补品, 当地群众常常用少量米酒, 让寻喝醉后放入术米中温火炖熟就成了舒筋活络健身补血的营养佳品.
中国新闻社81年3冃7曰釆用
作者声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