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江阴镇小麦岛村的调研报告
日期:2011/12/22  来源:福州市老促会  点击数:
赴江阴镇小麦岛村的调研报告
福清市老区办、老促会
福清市老区办、老促会围绕革命老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于
一、小麦村新农村建设情况
小麦岛村位于江阴镇西侧7公里,四面环海,毗邻福州市江阴新港,东可眺望三山镇前薛村,北面可抵江镜镇,南临宽阔的兴化湾;总面积0.8平方公里,岛内耕地263亩,浅海滩涂1.2万亩;长期以来,由于偏居海岛,淡水资源紧缺,耕地仅种些地瓜、花生等作物,群众主要靠讨小海生活,劳动强度大,收入不稳定,生活水平低。
20世纪30、40年代,小麦岛就是闽中游击队开展革命斗争的红色区域之一,黄国章、许集美等老领导当年曾在该岛组织群众参加革命斗争,岛内有5位先辈参加游击队光荣牺牲;新中国成立后,有5位同志获评革命“五老”;2011年,有2位“五老”遗孀健在。
我们通过召开镇、村干部、村老人会负责人座谈会,听取汇报、个别访谈,深入农户与干部群众广泛交流意见,对近年来该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1、农村渔业生产效益、农民收入增长较快。至2011年9月,小麦岛共有174户,786人,95%经济收入靠养殖紫菜,浅海捕捞收入占5%;水产专家鉴定认为,小麦岛浅海水质优良,养殖紫菜品质特优,市场价高且供不应求,全村已养殖紫菜1000亩,年收入干品200吨,此项全岛人均年收入1.2万元;近年来,岛内约有200人赴南非、阿根廷、英国、澳州、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地发展事业,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2、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特别是铺设了海底电缆,岛内有了高压电,电灯、电视、通讯已普及;水泥路面硬化进展很快,从码头到村内已铺了水泥路面,又投入10多万元打了水井,饮水难得到改善。基础设施的改善,进一步增强了老区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
3、社会事业有新发展。新建了一所小学,有3名教师,教学设施宽敞,还预留可供2位教师住宿的房间,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已培养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10人,其中清华大学研究生1人分配在福州市电业局工作,复旦大学本科生1人分配在宁德市委办公室工作,新建了一个卫生所,安排1名医生工作。
4、环境整洁,乡风文明。岛内群众基本上都建了新房,2006年以后致富的群众大多在江阴、福清、福州等地购了新房。岛内空气清新,环境整洁,乡风文明,长寿者已95岁;全村有吴、黄、郭、杨等15个姓氏同居,大家和睦相处,连续17年没发生刑事及民事、治安案件,也没有上访事件,自觉遵守国家计生政策,双女结扎率达90%以上。
二、通过调查,我们有两点体会
1、各级领导关心支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是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重安保障。这次调查我们感到,革命老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溶入“海面”建设的大局中,正在同步发展,形势大好。在各级党政领导关心支持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下,2006年至2007年,政府投入1600多万元,铺设了通往小麦岛的海底电缆,解决了重大的发展瓶颈和群众生活的困难。市教育、卫生,慈善总会、市老区办、老促会等也为改善小麦岛的基础设施办了许多实事好事,老区人民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2、加强基层班子建设,是革命老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老区群众常说:“农民要致富,关键在党支部”,从调查情况看,小麦岛村两委班子是好的,成员之间团结互助,上进心强。中共党员17人,党支部书记郭开国,1964年出生,高中毕业,2000年6月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他为了发展紫菜生产,1998年起与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共同在小麦岛建立坛紫菜良种育苗基地,2003年获省科技厅验收推广,2006年获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获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9月,省科技厅授予坛紫菜良种育苗基地,已在福清、莆田、漳浦等地推广优质坛紫菜良种3000亩,每年为小麦岛农村紫菜养殖增加产值150万元,该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2万元。目前郭开国通过进修集美大学水产本科专业,将成为我市第一个有本科文凭的村党支部书记。在他带领下,村两委一班人积极谋发展思进取,且办事公道,民主作风好,受到了领导肯定和群众拥护。
三、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调查过程中,小麦岛村也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是:(1)交通码头建设,目前建设方案已设计,尚缺部分资金;(2)岛内卫生所,已聘请一名医生,年薪2.5万元,为了让该医生安心工作,需要增加资金;(3)岛内饮水含盐量偏高,打新井缺资金;(4)从小麦岛乘渡船至江阴,要从国电运煤大桥下通过,请有关部门协调安全等问题。
后记:本调研报告呈报市领导审阅后,市委主要领导即作出批示由福清市分管老区工作的副市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目前,(1)江阴镇已成立小麦岛码头建设指挥部,各级各部门共投资3200万元,计划于2012年3月动建码头;(2)小麦岛的驻岛医生年补贴资金增加到5万元,由市老区办、市慈善总会和镇财政支付;(3)小麦岛饮水问题计划从大陆引水;(4)各级各部门共投资89.5万元购买渡船,2012年年初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