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发现反“四征”标语
日期:2011/12/19  来源:网上来稿:漳平市老促会黄文光、陈明  点击数:
漳平发现反“四征”标语
黄文光 陈明
该标语位于罗山村内山自然村一古私塾左边墙上,“文革”时期被石灰涂抹重写政治标语。由于时间较久,经长期的阳光照射,部分“文革”标语和石灰层脱落,只露出“反对蒋介石臭政府”等字样,工作人员便小心翼翼将未脱落部分刮开,整条标语清晰显现在人们面前。
1948年底,为配合解放大军南下,解放华南,中共中央批准建立闽粤赣边区纵队,任命刘永生为司令员、魏金水为政治委员、铁坚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朱曼平为副政治委员、林美南为政治部主任。
罗山村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是闽西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被称为“红旗不倒之乡”。在北京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内,陈列着该乡
1948年,盘踞在漳平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和反动军队不甘失败,继续以人民为敌,苟涎残喘,负偶顽抗,强行征兵,征税、征粮,还强抓大量漳平的农民去修工事,使漳平人民处在水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反对和抵制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闽粤赣边纵队第八支队四团五营十八连的将士们在漳平群众中大力宣传革命斗争形势,组织群众,坚决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征兵、征粮、征税、征工反动行径作斗争,发动群众踊跃支持、配合全国人民解放军为彻底解放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而奋斗。因此这条标语就是这个时候所写的。
翻阅《闽粤赣边纵队史》和《闽西人民革命史》等军史、党史资料,当时一般都是提“反三征”(即反征兵征粮征税),而反“征工”的出现,则是第一次。反“征工”,不仅是对蒋介石政府的强烈控诉,而且是当时老区人民创新精神的生动写照,进一步丰富了党史军史资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