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老区历史 >老区革命史

闽西革命的“小井冈”

日期:2011/12/19        来源:网上来稿:漳平市老促会卢如昌        点击数:

闽西革命的“小井冈”

              

  漳平永福四旺地处(龙)岩、南(靖)、漳(平)交界处的一个海拔1100多米的村庄,隶属岭下村。距离永福集镇有20 多公里,全村有25121人,耕地面积142亩,山地面积10871亩。

    四旺村是土地革命时期漳平建立农民武装和苏维埃政权较早的村庄,也是中央苏区的重要革命据点村之一,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前哨阵地作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郭滴人、张鼎丞、魏金水、谭震林、伍洪祥等同志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

在烽火岁月里,被誉为“闽西革命的小井冈”的四旺村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论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里,还是错综复杂的抗日救亡运动和解放战争中,始终坚持革命斗争,从未间断,革命红旗始终不倒。四旺村人民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出的那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至今并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革命星火  燎原永福

19298月,朱德率领红四军进驻永福,在革命胜利形势的鼓舞下,永福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斗争。

1929年底,闽西“一大”会议之后,永福四旺村在闽西临时特委的直接领导下,先后建立了村农会、赤卫队,组织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受党组织的派遣,陈朝攀等领导人到四旺村开展革命活动,宣传革命道理,提高青年农民思想觉悟,先后发展了陈朝锦、陈孟录、陈西金、陈文东、陈孟壮、陈春福、陈爱老等青年农民入党,他们并以吃鸡血酒的仪式共同宣誓:“组织农民开展革命工作,誓死严守党的秘密,宁可牺牲自己,决不出卖同志,永不叛党”。陈朝攀等领导人具体指导成立了四旺村党支部,由陈朝锦任支部书记。从此四旺村建立了坚强的革命堡垒。

1930年春,陈朝攀、陈苟木、陈庭良等受南福区委的派遣,来到四旺村领导四旺村人民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召开村工农苏维埃政府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村苏维埃政府领导。陈春福任村苏维埃政府主席,陈灶桂任土地委员,陈朝锦任秘书,林金銮任妇女队长。

自从四旺村党组织和革命政权诞生之日起。四旺村人民在南福区委、村党支部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掀起了农民武装斗争的热潮,四旺村群众革命斗争情绪十分高涨,周作成、陈朝煌、李盛如等22名农民青年报名参加赤卫队,四旺村革命赤卫队伍不断壮大。

19303月底,在南福区委领导下和四旺村党支部、苏维埃政府的具体指导下,四旺村借鉴龙车分田经验,开展分田革命斗争,出现分田分地真忙的景象,四旺村成为永福开展分田比较好的村之一。

7月底,四旺村的富农陈承芳的儿子陈灶桂向农民收租,四旺村就迅速组织革命赤卫队进行抗租减租斗争,将富农陈承芳的账簿烧掉了。

世旺村没有地主,南福区委、四旺村党支部和苏维埃政府率领四旺村革命赤卫队到周边村进行“打土豪、分田地”斗争,没收地主财产,并拿出一部浮财来分给群众,由此群众深受鼓舞,革命情绪更加高昂了。世旺村人民武装革命斗争的声势震撼周边村庄,大岭下、适元等永福南部和岩南漳边区乡村群众揭竿而起,纷纷起来闹革命,踊跃参加赤卫队伍。随之,革命星火在永福各地燎原开来。这首《土地革命》红色歌谣是当时农村土地革命蓬勃兴起的真实写照!

工农来联合,万众同一心。

除军阀灭贪官,劣绅铲除尽。

推翻国民党,消灭白匪军。

地主与官吏,丝毫不留情。

帝国主义逐出境,革命方能成。

可恨地主们,剥削我农民,

靠地享现成,横行各乡村。

农民团结起,平分山和地。

建立苏维埃,领导是工人。

封建势力扫除尽,土地革命才完成。

是年秋季,四旺村党支部、苏维埃政府组织村革命赤卫队伍开赴下屈盂等地进行“打土豪、分田地”革命斗争,烧毁田契,开仓分粮,实行婚姻自由,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

1930年冬,世旺村革命赤卫队接受改编,整支赤卫队伍参加南福区游击队。这时,南福区赤卫队队伍发展到成百人。这支队伍转战、活跃在岩南漳边区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在破坏敌人交通运输线、牵制敌人向我苏区进攻,显示了强大威力。

四旺村革命斗争声势震憾四方,革命火种蔓延到岭下村等十多个村庄。1930年春至1930年底,大岭下、适榕、元沙、古溪、南麻溪、宝山、小村等先后成立了乡苏维埃政府。

由于受国民党和地方民团的围剿,四旺村党支部和苏维埃政府一度遭受破坏。村党组织转为地下,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坚持艰苦斗争。

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四旺村党组织和人民一起坚持长期艰苦革命斗争,表现了为革命胜利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使敌人搜捕红军、游击队计划破产,有力配合部队的作战,保卫了苏区的革命胜利果实。

在《漳平革命史》一书里,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四旺村人在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和付出重大牺牲,陈朝攀、陈庭良都曾与邓子恢、郭滴人、谭震林等并肩战斗过,一直在永福各地坚持革命斗争,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19306月至193010月,由于受党内出现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四旺党组织、革命政权、工农武装建设遭受严重破坏,苏区村党员干部以及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削弱了革命力量。

    19315月,四旺村遭到一百多敌人的重兵“围剿”,敌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哀声动地。这次血洗,全村100人被枪杀10人,年纪最大的83岁,最小的仅有3岁,当时只有54户人家,被烧毁房屋的就有42户。幸运逃脱的村民转移到和溪一带,四旺村一度几乎成了“无人村”。

193245,中央红军东路军进军漳州的战役部署下达后,省委、省苏维埃政府要求闽西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紧急动员各地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及时做好各项支前准备工作,接应中央红军东路军进军漳州。闽西特委派员前来永福指导南福区委开展支前工作。在南福区委陈朝攀、陈庭良和李桂荣等坚强领导和严密组织下,沿途四旺村党组织、苏维埃政府遵照闽西特委指示和南福区委、苏维埃政府支前工作部署要求,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发动、宣传广大群众响应省委、苏维埃政府的号召,动员男女老少踊跃投入支前运动,组织游击队、赤卫队随军参战,做好接应红军东路军进军漳州的支前准备工作。

红军东路军进军入漳,四旺村迅速掀起支前热潮。四旺村群众备好茶水迎接红军东路军,参与各接应联络点、接待站、军需供应点的工作,帮助过路红军采购物品,组织慰劳红军东路军队伍,送去蔬菜、鸡鸭蛋、猪肉、大米等物资;特别是四旺村妇女还为过路红军赶制草鞋,组织群众参加运输队,帮助红军运输军用品和战利品。

在红军东征部队机关的具体指导和南福区委、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19324月中旬,在元沙万善庵正式宣告成立南福区妇女游击队,四旺村苏维埃政府妇女主席林金銮等一批妇女骨干参加妇女游击队,林金銮担任妇女游击队副队长,投身革命斗争,在艰苦卓绝游击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932年,国民党反动派屡次向世旺村人民进行搜索进攻。国民党反动派提出口号:“世旺村是土匪窝!”“世旺村的妇女是红军婆!”“世旺村的民众都是支持红军的!”“世旺村的群众应严惩!”“杀死一百个世旺的民众,其中有一个是共产党就够本!”

1932115,永福民团进攻世旺村,把世旺围困4日之久,世旺村的民众暗中掩护苏维埃干部转移,与民团展开抗争。翌日,十九路军增援围剿世旺村,把全村男女老少集中押到村的老厝堂训斥,村苏维埃干部陈文东、陈朝锦、陈朝煌、陈孟淼、陈西金等五人恰好下山往村里侦探敌情,在途中被埋伏的敌人团团包围住,敌我鏖战几小时,因寡不敌众,几位村苏维埃干部不幸牺牲。

19344月间,世旺村的青年群众又组织了一个“世旺游击小组”。由南福区委发给武器,开展武装自卫活动。在南福区委的领导下,这支游击小组配合南福区赤卫队开展游击革命活动,出没在崇山峻岭中,白天搞生产,夜间深入境内永福、官田等地进行抓土豪、分粮斗争,游击小组还经常开拔到龙岩适中、南靖、华安边境开展游击革命活动。后来,游击小组仍继续多次配合南福区委抓了上乾土豪陈番狗,缴了一支驳壳枪,没收了三只菜猪,配合了适中、南靖二区游击队一百多人在月水打败当地反动民团,配合南福区委多次在坑洋攻打当地民团碉堡,还配合红八团到华安的割山、官田抓土豪,战果卓著,游击小组一时声震四方。后来,地方反动民团长林辉尧,指挥官林玉桐率反动民团对世旺游击小组进行残酷剿杀。游击小组小组长陈玉成、原班长周作坤变节叛变。仅有一部分游击小组队员参加南福区游击队外,其余随同群众移民游击小组就这样分散了。不久,南靖区委知道了,迅速将陈玉成捕杀,这一事件,游击小组遭受重创,也给革命带来损失。

193410月,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进一步实行白色恐怖,国民党军队向革命根据地实行疯狂”围剿”。四旺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反“清剿”革命斗争。

1934年秋,魏金水与红八团邱织云、邱金声、伍洪祥等领导率领红八团部队到达永福,选定龙车、四旺作为红八团驻地、岩南漳游击队活动据点。

为了加强游击根据地的地方党政组织领导,193411月,红八团领导在永福四旺村成立岩南漳边区工作委员会,主任罗克振,委员陈清桂、周作坤等七人,隶属红八团军政委员会领导。后于19352月,岩南漳边区工委,红八团政治部主任魏金水兼任主席,副主席陈朝攀。四旺村成为(龙)岩、南(靖)、漳(平)游击区域的中心据点。到6月,边区工委为中共岩南漳县委所接替,完成其历史使命。

    红八团、南漳边区军政工作委员会在四旺村领导指挥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发展和扩大游击区域,四旺村成为南漳边、岩南漳的游击革命斗争的重要战略据点之一。

红八团进驻永福后,与南福区委进行了认真研究,着手建立以龙车为中心区域的岩南漳游击基地,并作出八项决定:一、成立红八团临时总部,驻地设于四旺,由后勤处长李长荣负责日常事务工作,李爱老当司务长;二、建立枪支修械所、闽西报社印刷寮,地址于麻只贝黄泥坑。修械所由陈振寮和陈茂坤负责;三、发展党组织,建立健全党的领导机构;四、开展查田运动,夺回被地主豪绅反攻倒算霸占去的土地;五、建立地下交通站,打入白区,发动群众;六、发动青壮年参加红军、游击队,扩大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七、建立红军伤兵寮,地点设于村头剪柏坑;八、建立土豪看守寮,地址在四旺。于是,四旺村成为红八团和龙岩游击大队驻地和政治、军事集训基地。

19358月,红八团和龙岩游击大队开到四旺村进行较大规模的部队政治军事训练 。集训主要任务:传达贯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会议精神,认真总结了反“清剿”斗争和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的经验,进行政治思想动员,加强部队军事训练,提高游击战争的军事技能,做好迎击国民党再次发起“清剿”的一切准备工作。经过集中整训,为粉碎敌第一期的“清剿”作了充分准备。使部队在政治思想素质、军事技能和游击战术运用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为保卫苏区红色政权,反对敌人“清剿”斗争取得胜利起着重要作用。

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集训期间,闽西南军政委员军事部长谭震林来到四旺,指导红八团军事训练,在视察四旺苏区斗争情况后,赞扬道:四旺地处(龙)岩、南(靖)、漳(平)三地交界处,战略地位显要,退可守、攻可进,这里群众基础好,易于开辟新区,可谓岩南漳革命根据地的“小井冈山”。

红八团和游击队数千人进驻四旺村进行集中整训,给地方党组织和四旺村周围群众给予极大的精神鼓舞,乡亲们如同逢年过节兴高采烈,争先恐后地领着红军指战员到家里休息住宿。整训期间,四旺村周围群众纷纷前往慰问部队,为部队补充给养提供所需物质。广大妇女手提大米、鸡鸭蛋、蔬菜,猪肉等慰问品慰劳子弟兵,生动展现了军民鱼水情谊。同时,激发了当地群众革命热情,许多青年农民踊跃报名参军。

红八团在四旺村期间,积极开展游击战争,采取避强袭弱、声东击西的灵活战术,消灭国民党军队和地主反动武装。同时,红八团发扬既能打仗,又能做群众工作的优良作风,帮助四旺村恢复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发展地方游击队,形成合力,组织反“清剿”斗争,有效打击和牵制敌人,保卫红色革命根据地。

在南福区委的领导指挥下,四旺游击小组主动配合红八团作战,19355月某日傍晚,南福区委陈苟木、陈庭良、陈昌桂等三人带领游击小组的战士们翻山越岭,奔赴到新罗适中的后坑,一举消灭了反革命分子陈昌旺等四人,并缴获了一批物资弹药。6月某日的晚上,出击永福山兴村,当场击毙了反动民团团长吕狗汉。7月某日,游击小组又奇袭南靖红霞村,消灭了反动派李连丁。游击小组连战连捷,士气大振。8月之后,游击小组主动出击,一连在山坪村消灭了反革命分子陈宗才,在大岭下消灭了反革命分子陈翠蓝等人,并没收了大批财产。游击小组在斗争中经受磨练,积累了经验,越来越成熟。

    三年游击战期间,四旺村一直是与敌人斗争最坚强的堡垒之一。南福区委从龙车村头转移到四旺锯齿仑“红军寮”(插图92锯齿仑山),作为岩南漳县军政委员会留守处,由原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陈朝攀负责领导漳平人民坚持斗争。1935年冬,国民党九三八团一营游金相率敌部分四路包围“红军寮”,将留守处人员和妇女游击队重重包围。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留守处全体人员和三十二名妇女游击队。在陈朝攀的带领下与敌人展开一场殊死战斗。妇女游击队陈瑞娘、指导员林金銮,沉着应战,指挥全体游击队队员与多于自己十几倍的敌人进行英勇顽强的战斗。

红八团和游击队离村后,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势力卷土重来,四旺村群众经受了国民党和地方团匪的“移民并村”和烧、杀、抢“三光”政策的摧残痛苦,国民党军队和地主反动民团无数次向四旺村进行疯狂围剿、进攻、搜山,血腥镇压群众,更加引起了人民群众对敌人的愤恨。

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四旺村游击队始终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必胜的信念,人民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千方百计支持红军游击队。当时表现最为突出的陈文东、郑春寿、李盛如、陈灶桂、陈朝煌、周作成、周作仁等。他们不仅把节省下来的粮、油、盐送给红军游击队,而且经常为他们购买日用品、子弹和送情报,出色地完成了支援红军游击队的任务。

1936年春,在红八团指导和永福特区委的领导下,永福特区委所属各级党组织相继恢复,重建中共永福东河区委、岭下区委、龙车区委、它们直接与中共永福特区委员会发生关系。四旺村党支部、苏维埃政府相继恢复与巩固,隶属岭下区委、苏维埃政府。

 四旺村党支部、苏维埃政府领导党员、苏维埃政府干部发动群众开展查田运动,建立地下交通点,发动青壮年参加红军、游击队,扩大革命武装,配合红八团部队、岭下区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在四旺村还建立红军伤兵寮、土豪看守寮。

 四旺村党支部、苏维埃政府开展拥军支前活动,广大群众给红军、游击队送去了许多大米、猪肉、鸡鸭蛋、鲜菜等,全力支持游击战争。还组织妇女为红八团部队砻米、做草鞋、编斗笠等后勤活计,还用红八团在新祠劫截敌人军车缴获的布匹,赶制军装送给部队。自此,红八团全体指战员统一了服装。

1936411,陈朝攀领导的游击队支队在永福四旺山上草寮内宿营。陈朝攀派游子桂、游金湘送信到龙车,他俩到了坑口,遭遇了国民党广东军九三八团的袭击,经过与敌人周旋,游子桂逃离了险境,而游金湘却被敌人捕获,因不堪国民党广东军的严刑酷打,叛变投敌了。游子桂给国民党广东军带路进山欲抓捕游击队领导人。国民党广东军正悄悄向山上草寮逼近,此时陈朝攀刚走出寮外一百多步远,就遭到国民党广东军兵的伏击,陈朝攀不幸中弹牺牲在大树旁。妇女赤卫队队长张瑞娘、女赤卫队员陈金恋(女)因寡不敌众,当场牺牲了,仅有一名妇女名叫八丹(土名)脱险,不久这名妇女也被捕,以后便改嫁了。

19367月间,永福民团长易成柏率领成百团丁,并配合国民党第十师两个团计一千多人进攻永福世旺村,以三光政策对待居住在世旺村的群众。全村房子被烧光,猪被宰杀,耕牛全部被牵走,财产被洗劫一空。在严酷的形势下,世旺村群众大都跑上山搭寮居住,有的群众被迫移民到龙车、和溪等地,居住在山上的群众长时间不敢回来,没有粮食吃,有的饿死在山上。被移民的群众都是赤手空拳,生活也十分艰难。

19369月,岩南漳县军政委员会利用“西南事变”之机,加强游击根据地工作,加速发展和建立了南福、岭下、和溪等十个区委和革命委员会,四旺村恢复和重建党组织,在岭下区委、四旺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四旺村人民做好扩红工作,动员群众参加红军、游击队伍,继续与敌人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

1937128,敌军九三八团共一千五百多人,一营驻防龙车水尾村,二营驻防永福岭下,实行重兵包围、中心突破的战术,妄图一举摧毁岩南漳游击队基地。敌军一到游击根据地,不让红军游击队有喘息的机会,捣毁红军游击队指挥机构,袭击岩南漳县委秘密基点--永福楼仔顶和红八团总部驻地四旺。

同月29日,红八团一连和岩南漳二、四大队共三百多人,在玉宝村集结休整。第二天清晨,部队正准备出操,突然,叛徒陈桂寿带着敌军九三八团向红军游击队追过来。魏金水当机立断,一面命令机枪手向敌人扫射,阻击敌人,一面迅速组织部队突围。红军游击队撤到了四旺,魏金水召开连、大队以上干部紧急碰头会,摸清敌人动向,研究对策。会上,决定把队伍拉回敌军曾打过的火德坑去,使敌人摸不着红军的去向。而后,伺机消灭敌军,当夜,魏金水率领红军游击队摸回火德坑。

1937815,国民党军九三八团连士英营,仍执行蒋介石“反共灭共”的宗旨,继续四旺根据地进行“清剿”,岩南漳抗日讨蒋支队第二大队,在游祖桂、陈大进的指挥下,对国民党军连士英营实行小分队轮换偷袭的战术,敌军惶惶不可终日,相继被抗日讨蒋支队第二大队小分队击毙十七人,敌军悻悻撤出四旺。

四旺村群众尽管条件异常艰苦,但他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继续与敌人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还接纳保护了大批红军游击队员及其家属。在一次会议上,四旺村受到谭震林的高度赞扬,红军游击队还发给四旺村十支步枪和一箱子弹,帮助四旺村重建游击小分队,由游击队小分队带领村民回到四旺重建家园,坚持斗争。

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四旺村一直是漳平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据点村,当年,四旺党组织和人民为支援革命,屡遭国民党军队及地主武装的烧杀抢掠,经受了国民党长期“清剿”和反“清剿”斗争的严峻考验。四旺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卓绝,坚持对敌斗争,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世旺村原有24143人,只剩828人,与革命前相对比,减少了16户、115人。在革命战争中,四旺村共有56名革命战士牺牲在战场上。表现尤为突出的苏区干部和赤卫队员有陈朝煌、陈朝锦、陈孟壮、陈春福、林金銮等六人,均被敌十九师、和溪反动民团杀害,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

拨开烟雾见晴天。解放后,四旺村人民迎来了新生。

                                     (漳平市老促会:卢如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