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安溪县两地老促会到安溪县南英村探访彭德清将军革命活动足迹
日期:2025/3/27  来源:南安市老促会  点击数:
南安市安溪县两地老促会到安溪县南英村
探访彭德清将军革命活动足迹
3月20日,南安市老促会老会长周荣林带领秘书长李辉辉、驻会人员吴培希和安溪县老促会会长许锦青等人一行到安溪县城厢镇南英村,联合探访调研当年彭德清将军的革命活动足迹。安溪县城厢镇党委书记高显达,县老促会副会长陈加法、林荣林,县党史办副主任吴剑宝、宣教股刘冬梅,南英村党支部书记孙贵进等相关人员参加活动。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南英村村部,举行座谈会。周荣林在座谈会上介绍了南安市老促会整理的当年彭德清将军在安南永金淘区开展革命活动的有关情况,并提出了一些有关地名、人物姓名及历史事件需要进一步核对的问题。安溪县老促会许锦青、陈加法,安溪县党史办吴剑宝、刘冬梅等就相关问题一一进行了核对,并根据安溪县党史资料进行解答,进一步明确清晰相关革命遗址遗迹,两地老促会还就当年彭德清将军在这里开展游击活动的事迹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随后,调研组一行还走访了熟悉当地老区革命故事的南英村贤达、老干部孙少敏同志,听他讲述了当地有关彭德清将军的种种传奇故事。
安溪县南英村与经兜村、经岭村以前合称渊兜,随后,调研组一行还走访了熟悉当地老区革命故事的南英村贤达、老干部孙少敏同志,听他讲述了当地有关彭德清将军的种种传奇故事。
安溪县南英村与经兜村、经岭村以前合称渊兜,1961年拆分,南英村大际自然村有当年彭德清将军在此活动的“畚箕湖孔”(石头洞)遗址,此洞曾是彭德清将军住过的地方,也是当年游击战士活动的中心。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撤离中央苏区,进行北上抗日的长征。12月,国民党政府从闽西调中央军第九师李延年部进驻泉州,统率省保安团第九团和各地民团(军),加紧对安南永红色区域进行大规模“围剿”。
面对严峻的革命形势,为了开辟安南同红色新区,1935年1月,建立中共安同南边区临时特别委员会,彭德清任书记。4月,红二支队政委李剑光牺牲后,厦门中心市委调彭德清任红二支队政委,开展反“围剿”斗争。由于易培祥等叛徒组成“铲共义勇队”,游击队被冲散,地方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9月,彭德清率游击队进入金淘区,坚持开展革命斗争。
1936年4月,在敌人跟踪破坏,派兵包围,处境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彭德清在安溪县“大箭村”(安溪县没有“大箭村”,经两地老促会商讨此地应为南英村大际自然村,以前取名大蔗,闽南语叫法与大箭相似,1961年改为大际),决定分3路分别转移到晋南、南同、泉州地区。
转移到外地的同志仍然继续坚持斗争,彭德清、李刚都独当一面开辟新局面,特别是李刚同志(时任金淘区委委员、共青团金淘区委书记,转移到晋南,后任中共晋南工委书记、中共闽中工委委员、泉州中心县委书记、中共闽南特委书记),在极端险恶的情况下,继承、恢复、发展泉州地区革命斗争事业。
(南安市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