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国土资源管理 服务老区经济建设
日期:2011/12/14  来源:南平市政和县老促会  点击数:
规范国土资源管理 服务老区经济建设
——政和县老促会在国土资源局调研纪实
县国土资源局张美清局长向与会老领导、老同志详细介绍了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1、机关现状
政和县国土资源局,全县系统现有在职干部、职工65人,局机关内设办公室、监察室、信访办、财务股、法规监察股、规划耕保股、地籍测绘股、征转用地股、矿产资源管理股、地质环境勘查股10股室,辖10个乡镇国土资源所和6个直属事业单位和一个参公事业单位,分别为:土地资产评估事务所、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执法监察大队、耕地开发整理中心、测绘管理所、土地测绘队、矿产开发中心。
2、主要职能
概括为4个方面:(1)土地行政管理职能;(2)矿产资源行政管理职能;(3)测绘行政管理职能;(4)国土资源经营、服务职能(主要是针对事业单位)。
3、工作业绩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大力培育规范土地和矿业权市场,市场配置国土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优质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国土资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显著成绩。2007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先进单位,2010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执法监察”先进单位,局机关党支部2010年分别被福建省委、南平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0年我局还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防抗特大暴雨洪水抢险救灾”先进集体,2010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整治”先进单位,连续9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创业竞赛优胜单位”和“政风行风、机关效能建设”先进单位,荣获第九、第十届 “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申报的第十一届(2009-2011年)“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已在公示阶段,三年来被授予县级以上荣誉共35次。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土地管理方面。
1、认真做好项目用地报批工作
去年以来,我县上报省政府农用地转用、征用土地五个批次, 征转用地总面积1057.65亩。今年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57宗,用地规模106.7公顷(耕地55公顷)。为促进我县工业快速发展,积极服务工业企业,共完成出让工业项目用地29宗,面积558409.01平方米。办理城关个人原址重建88宗、面积10533平方米,市政府审批岭腰乡百二洋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一个批次,面积1.3791公顷。在选址报批时,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充分挖掘潜力,利用旧宅基地和未利用地,有效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2、全面规范土地市场交易行为
继续抓好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工作机制,全面完善运作程序。全年共公开出让土地31宗,面积569436.37平方米,总成交价11463.14万元。
3、规范运作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一是在建施工项目完成情况。今年全县在建土地整理开发复垦项目共15个,项目总规模22367.65亩,可新增耕地2901.11亩,项目总投资5102.9万元;二是认真组织年度土地整理项目申报工作。2011年经各乡镇、村调查摸底和实地踏勘,已申报市级土地整理项目9个,总规模11810亩,新增耕地1475亩; 三是做好批复项目的招标监督工作; 四是县级立项土地开发项目进展情况。确定县级土地开发项目68个,开发规模2490亩,新增耕地2190亩,经各级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正组织数据报备工作,确保了我县2011年度补充耕地指标任务。
4、规范土地申报登记
今年,完成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922本,总面积474989.87㎡。另外,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151宗,抵押面积63260.06㎡,评估地价1.77亿元,抵押贷款额1.5亿元。及时纠正和完善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过程中所遗留问题,对已登记未发证的宗地重新进行地籍调查、登记;对已发证的,在其今后的变更或补证过程,指导和配合给予补充完善。
(二)矿产资源管理方面。
一是完成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第二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全面完成,其成果已获得南平市人民政府审批。二是完成矿山整合工作。通过整合,我县采矿权数从整合前的23家,缩减为现在的15家,有效地控制了我县采矿权数量。三是矿山年检扎实开展。完成了全县矿山企业年度检查,年检率达100%;完成4个省级发证矿山的采矿权延续登记工作;完成矿业权实地核查的后续衔接和采矿证的换证工作,对全县主要矿山开展“三率”考核。四是矿政管理规范有序。全面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认真督促矿山企业按照经审批的《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方案》开展工作,努力打造生态矿山。五是做好矿产资源补偿征收入库工作。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全面完成,补偿费征收入库率达100%。
(三)地质灾害防治方面。
及时编制《政和县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值班、汛期检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灾情报告等制度,全县已落实地灾监测人206人,做到任务、制度、措施到位。强化地灾防治措施,全力排查地质灾害隐患。2011年,共投入近400万元完成政和一中操场南侧地灾点的治理工作,县经贸局后山地灾点、下园村两个重要地灾点作为年度重点治理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目前两个治理项目点经评审,已列入省级重点治理项目,即将下拨治理经费。
(四)执法巡查监管方面
自去年以来,根据建设用地和规划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部署,对城关建成区、规划区每日巡查一次,节假日由局党组成员轮流带队巡查,对资源丰富的铁山、星溪、石屯等乡镇矿产勘查区、采矿区进行不定期巡查,执法监察大队组织新招聘协管员对辖区内的建设用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每日轮流巡查,对违法建筑强行拆除。一年来,全县拆除违法建筑7450多平方米,收缴罚款28.411万元。认真抓好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国土资源部下发我县2010年度土地卫片执法图斑410个,面积2307.5亩,建设用地43宗,面积2244.9亩,实地伪变化3宗,面积62.6亩。违法用地27宗,立案查处23宗,非立案查处4宗。
(五)机关效能建设方面
紧紧围绕“找准问题,狠抓落实”的要求,采取切实措施,立足“一个主题”,喊响“二句口号”,建立“三个机制”,认真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工作。立足一个主题,即确定了“优质服务赢人心,高效办事树形象”这一效能建设主题,喊响二句口号,即根据工作实际,要求做到“从我做起,向我看齐”,要求基层所工作人员和村级协管员做到“以所为家,以村为家,恪尽职守”,建立三个机制,即建立长效的教育机制,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
(六)法规宣传、信访办理、信息化建设方面。
加强国土资源法制宣传。认真开展了“4•
及时化解信访案件,一年来共收到各类信访件71件,来访9件230余人(含重复访),涉及违法用地、矿山非法开采、非法侵占买卖、征地拆迁补偿等方面。在办理这些信访案件时,办理人员逐一深入基层认真调查核实,与信访人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上访原因,对合理要求积极妥善处理,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问题,耐心解释,以理服人,做到事事有登记,件件有落实、有回音。
我局国土资源公文信息传输、采矿权网络审查、用地报件审批和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与预警系统、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网络报件于2006年初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之间的政务信息网络传输。目前,我局政务信息网络建设走在全县前列。
(七)服务老区建设方面
近年来,我局不断加大对老区建设的政策倾斜和投入力度,认真做好老区村的土地报批和土地整理工作,无论是新建项目还是在建项目,都要求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着合理规划、科学布局的原则,为老区新农村建设选址报批用地378宗,其中岭腰乡百二洋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农用地转用面积
全体与会顾问及常务理事在听取了张美清局长对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情况介绍后,先后积极发言,一致认为我县国土局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局领导带领全局员工的努力,在规范国土资源管理,服务老区经济建设上成绩显著,令人欣慰,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为政府开辟各大工业项目作出贡献,起到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二是在坚持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做到征一补一,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三是以地生财,为财政收入做出贡献;四是矿业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在矿山整合和打击非法采矿、盗矿工作中取得了很好成效;五是为民办实事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做出贡献。同时根据国家对土地的宏观政策,结合我县实际,与会顾问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一、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随着国家对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加大,对政和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政和优势在土地,由于政和起点发展慢,土地资源潜力大,政和发展快与慢,富与贫,成功与失败,关键在发挥土地潜在的优势。做到①规范用地,有用有补;②规范运作,提高效益;③积极服务经济建设。在管好用活土地下功夫。
二、加大对土地政策法规宣传,增强透明度。
三、防治地质灾害要有延续性,前瞻性,不能急功近利。
四、进一步加强对我县矿产资源管理,做到有序开发,使之发挥真正效益。
五、良好态势要保持,来之不易的成绩要发扬,希望在成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更上一层楼。
最后,会长林志孔作了总结讲话充分肯定国土资源局工作,体现在:1、国土管理很到位; 2、建章立制效果好; 3、服务老区做贡献; 4、多年业绩受表彰; 5、领导班子很敬业; 6、围绕“四大”经济再努力。同时提出建议:
1、要充分认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作为基本国策,不论怎么讲都要十分珍惜和保护好土地资源。
2、要树立发展意识,完善土地政策和宏观调控机制,把好土地闸门,开源节流,把科学合理、节约集约用地放在首位;
3、加强土地管理做到规划一张图,管理一个法,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
4、要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完善开发地段配套设施建设,做到规划一片,开发一片,建设一片。
5、依法治地,依法用地,依法保护耕地,加强《土地法》宣传力度。
6、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统一规划,合理利用。防止乱开采,浪费资源,特别要注意保护好生态资源和水土流失。
记录整理: 宋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