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老区村 新长征

红色老区焕新颜,乡村振兴映日辉

日期:2024/8/2        来源: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扶光”实践队        点击数:

 

红色老区焕新颜,乡村振兴映日辉

 

7月5日至7月11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扶光”实践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盐田畲族乡西胜村、崇儒畲族乡湖岭头村、寿宁县下党乡、含溪村,在广袤的乡村复兴征途中,红色革命老区的璀璨光芒,犹如不灭的灯塔,引领前行的方向,其建设与发展,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新时代的华章,值得以最深沉的敬意与最炽热的热情去关注与呵护。

一、老区振兴发展,需要传承红色基因

在那片被历史风霜深深镌刻的土地上,每一块红色遗迹都仿佛是时间的低语,诉说着不朽的文化底蕴与革命烈焰铸就的坚韧精神。这些故事,不仅仅是过往的尘烟,它们是英雄儿女以血肉之躯铺就的壮丽史诗,是革命先驱以笔为剑在黑暗中点亮的希望之光,唤醒沉睡的民族之魂的辉煌篇章。此次“扶光”实践队深入霞浦县的红色革命老区,老区村落以红色文化为魂,自我革新,自我超越。“扶光”实践队队员们在实地探索中了解到每一个红色老区村在自我建设中大力开展红色文化建设工程,积极构建红色教育培训新基地。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盐田畲族乡的西胜村,一个将红色基因深植于心、外化于行的典范。 “红军餐厅”——西胜村利用现有红色资源,用活红色资源,打造简朴高雅的纪念馆,里面的装修融入红军元素,餐厅的设计巧妙融合了红军元素与现代审美,简朴而不失高雅,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敬仰与缅怀。设立的红军讲堂庄严肃穆,设施齐全被打造成为霞浦红军文化研学的教育基地 。队员们步入庄严肃穆的“闽东红军独立团展陈室”,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室内,一座精心制成的巨型地貌沙盘赫然映入眼帘,那是盐田畲族乡西胜村的全貌,山峦叠嶂,每一座村落都镌刻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肖风书记,用他那温暖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缓缓揭开了一段段尘封的历史篇章。他的话语,将队员们带入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景:畲嫂以柔弱之躯,在危难之际躲避敌人不惜将孩子放在路边的草堆旁,不顾孩子那令人心碎的啼哭声,救下了红军将领曾志,那份勇敢与坚韧,如同山间的磐石,坚不可摧;畲族少年雷石祥,青春的脸庞上写满了无畏,他用自己的生命为红军战士筑起了一道血肉长城,壮烈牺牲的那一刻,仿佛整个山谷都在为他哀鸣;更有无数畲族乡民,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地守护着身负重伤的叶飞同志,那份深情厚谊,跨越了生死,感动了天地。这些珍贵的红色记忆,并非简单地陈列于展室之中,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还原,让每一幕都鲜活起来,仿佛历史就在眼前重演。仿佛能听到那激烈的枪声,看到那坚定的眼神,感受到那份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团结的力量。这一刻,畲族人民舍己为人、团结奋斗的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队员们的心灵,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小队成员。

每一位队员的心灵深处都深刻领悟到,红色革命老区的复兴之路,首要且关键的一步,便是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上丰富的红色资源之中。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红色资源成为老区振兴的“金钥匙”,开启一段段崭新的发展篇章。

二、老区振兴发展,需要激发创新动力

老区的涅槃重生,点燃创新的熊熊烈焰,让希望的火种在每一寸土地上燎原。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追求的不仅是表面的繁华,更是深层次的蜕变与飞跃。

下党乡,这片被总书记深情铭记的土地,以其三十载风雨兼程的壮丽史诗,诠释了“创新引领振兴”的深刻内涵。这里,走出了一条独具匠心的乡村振兴之路,不仅规划布局匠心独运,更巧妙地将历史与未来交织。下党乡保留原有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旧址,深入挖掘并大力弘扬其独特的物质遗产——“廊桥”横跨溪流,不仅连接着两岸的风景,更承载着世代人的记忆与梦想;“乌金陶”则以其古朴典雅的韵味,讲述着匠人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能让游客亲自体验这份文化遗产的魅力,仿佛能穿越时空,与老一辈革命先驱和勤劳智慧的百姓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共同感受那份不灭的奋斗之光。

午后时分,阳光温柔地洒落在含溪村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上。“扶光”实践队的成员们,怀揣着敬仰与探索的热情,与老促会会长一同走进含溪村。一个名字里就蕴含着故事的地方,它不仅是闽东老区的一颗璀璨宝石,更是红军游击战争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含溪会议的圣地。在会长的引领下,队员们缓缓步入叶飞将军的故居,那斑驳的墙壁,每一块砖石都似乎在低语,讲述着将军昔日的英勇与不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庄严与敬仰,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份历史的厚重。会长介绍到,在中央的深切关怀下,闽东含溪革命纪念室焕然一新,打造的荷花栈道,为村庄增添了几分诗意与宁静,昔日的污水横流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清澈见底的溪流,与错落有致的民居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和谐画卷。含溪村也巧妙地利用自身的红色资源,打造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民宿,让每一位到访的旅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同时,也紧跟时代的步伐,精心设计了红色打卡点,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含溪村,正以它独有的方式,紧跟时代的步伐,将红色文化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出一系列令人向往的红色打卡点。在这里,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重量,同时也能领略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与希望。

参观完毕,队员们再次被深深触动,深刻领悟到,在红色革命老区的复兴征途中,有一条至关重要的道路,那便是以创新为翼,铺就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这不仅是复兴的第二重关键,更是老区焕发新生、迈向辉煌未来的必由之路。

三、老区振兴发展,需要传承创新并行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红色资源”既是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也是兴村富民的资源禀赋,充分释放“红色资源°蕴含的文化、产业、生态,在创新发展中不断擦亮乡村振兴的鲜红底色”。

老区犹如一颗历经风霜却坚韧不拔的种子,渴望着新时代的雨露与阳光,以焕发出勃勃生机。振兴这片红色热土,不仅是一场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传承与创新交响的壮丽乐章。此次,“扶光”实践队队员,他们以青春为笔,专业为墨,为革命红色老区绘就一幅幅生动绚丽的复兴画卷。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将茶产业的古老韵味与现代设计美学巧妙融合,为每一片茶叶披上匠心独运的包装外衣,让这份自然的馈赠,在视觉上便足以触动人心,成为传递老区故事与文化的新载体。同时,队员们精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红色老区IP形象。这些IP,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将老区的辉煌历史、英雄事迹以及淳朴民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实践队队员们还拿起镜头,成为了老区故事的讲述者。队员们穿梭于老区的每一个角落,用镜头捕捉精彩的瞬间——古朴的村落、蜿蜒的河流、红色的遗址、流连忘返的美景等等,每一帧画面都饱含深情,每一声解说都充满力量。这些宣传视频,如同一股股清泉,滋润了人们的心田,让更多人了解到老区的魅力与价值,激发了社会各界对老区振兴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这是一场艺术与乡村的深情对话,是青春与历史的激情碰撞。实践队队员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老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让这片红色的土地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扶光”实践队将继续携手并肩,共同书写老区更加辉煌的明天!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扶光”实践队葛莹莹

                          指导老师:张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