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情系革命老区 助力乡村振兴

日期:2024/2/1        来源:宁德福安市老促会        点击数:

情系革命老区   助力乡村振兴

---福安市老促会2023年度工作总结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福安市老促会在福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国家、省、宁德市老促会的带领和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会议、省老促会五届三次常务理事会、宁德市老促会工作考察交流会议精神,结合开展主题教育,认真落实各级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一系列工作部署,聚焦五福新城、全家福安发展目标,在市老促会和乡镇(街道 )工作站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履行职责,在老区宣传、红色传承、建言献策、办好实事、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工作,促进了福安老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宣传老区,努力发挥引领作用

    宣传老区是永恒的主题。一年来,我会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国家老促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会议、省老促会五届三次常务理事会和宁德市老促会在柘荣召开的全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考察交流会议精神,结合福安老区的实际利用编辑书籍、史料展示、网络宣传、纪念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老区宣传活动。一是加强宣传力度,弘扬老区精神。聘请35名革命老区特邀通迅员。制作老促会宣传老区展板悬挂于市老促会办公室走廊。持续保持与《中国老区建设》、中国老区网、福建老区建设、《红土地》等媒体的联系,及时宣传报道福安老区的发展变化和新人新事新面貌。截止目前向国家、省老促会报送相关老区信息348条,被采用177条,其中被《中国老区建设》《红土地》杂志采用37篇(其中:特邀通讯员的20篇)。其中省老促会《红土地》第46分别刊登福安市委书记周祥祺的《传承红色薪火赋能老区振兴》、市长黄其山的《挖掘老区村红色资源走出特色振兴之路》文章我会撰写的《弘扬革命老区精神 助力老区乡村振兴》文章入选2023年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交流材料汇编。同时撰写了《关于加强福安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的调研报告》,编印简报15期。编印了《老区政策汇编》。二是申报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基地根据中国老促会《关于申报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基地有关事宜的函》和省、宁德市老促会开展弘扬老区精神示范基地授牌申报通知的精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协调,由我会牵头市委宣传部、党史和方志室配合,通过申报、认真审核,严格把关,推荐闽东苏区革命纪念馆,上报省老促会和中国老促会审批。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区宣传活动。为贯彻落实全国革命老区文化传承振兴会议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老区文化的发展。同相关部门联合举办“8.22”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攻占穆阳纪念系列活动。同市乡村振兴五老智库委、关工委在溪潭镇濑头村成立市乡村振兴文化中心。由于我市老区宣传工作突出,2023年市老促会、老区办连续13年荣获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三等奖,林华光评为2023年度《中国老区建设》优秀通讯员的荣誉称号。

二、深入调研,努力发挥参谋作用

做好调查研究,是老促会发放参谋助手作用的基本功和先决条件。我们立足发展大局,把握时代脉搏,从党委政府最关心、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并抓准审题,写出一篇篇记充分肯定成绩,又不回避问题矛盾,而且有分析、有思考、有深度的调研报告。一是做好国家老促会曾广超(正军级,少将)常务副会长到福安开展红色文化保护利用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推进乡村振兴的调研。二是开展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情况调研。到溪潭镇开展兰田暴动主题公园建设情况和芹洋村文化入村、老区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形成《福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关于兰田暴动主题公园建设情况调研的报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开展老区村摸底调查况。为了解我市453老区村基本情况,我会与老区办联合开展老区村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内容以老区村(居)村史(村发展历史、红色革命史、文化传承史等)、村情(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情况)、村貌(地理位置、地势地貌、海拔雨水等)为主,目前已全部完成。同时深入甘棠镇过洋村、赛岐镇象环村、江兜村、苏阳村等老区村开展老区村产业发展调研。四是开展老促会系统工作情况调研并形成报告。参加宁德市老促会在柘荣县召开的全市老促会系统工作考察交流活动,撰写调研文章《福安市老促会关于开展老促会系统工作情况调研的报告》。同市文体和旅游局、老区办联合开展了乡镇(街道)文化场馆摸排工作。为推动福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激发老区发展活力,充分了解我市文化场馆建设情况,全市453个老区村(社区),截止目前共个25个老区村(社区)建成25个文化场馆。

三、服务发展,努力发挥助推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老区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巨大挑战。一是注重产业发展,提高群众收入。产业发展是老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以产业振兴带动老区全面振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立足老区村农业资源禀赋,大做强以茶叶、葡萄为主,果蔬、中药材、林下经济等全面发展的“2+N”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发展农旅结合”“文旅结合的新业兴态。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和村集体增收。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2023年市财政下达市本级专项补助资金600万元,用于33个老区基点村提升老区基点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中央、省、市各级老区建设专项补助资金193万元补助22个老区村重点项目建设,完成2个老区基点村村容村貌整治建设,投入本级本级资金100万元,完成3处革命旧址修复。

四、办好实事,努力增进民生福祉

市老促会十分热心老区公益事业,想方设法为老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促平衡、补短板,办实事好事,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提升老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开展三下乡慰问、培训等活动。23,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老促会33家单位,组织在坂中畲族乡仙岩村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詹翠霞会长率本会人员参加活动,并资助坂中乡仙岩村乡村振兴建设5000元。对烈士、革命五老后代等开展春节、七一慰问活动。举办2023年推进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培训班,参训人数110人次。二是抓好教育助学。黄仲咸教育奖学金发放工作是我会一项持久性的助学育人工程,已成为我会日常工作的一张名片今年我会发放黄仲咸奖学金13.05万元,受助学生87名,每人1500元,市分管领导亲自参加发放仪式。2002年起,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连续22年资助福安老区品学兼优贫困高中生达3415人,发放奖学金274.9万元,受奖(助)学生中有1229名考上大学。今年87名参加高考的受助生中,86名考上了大学,其中9名受助生考上了985211大学(1人考上北大)。在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和老促会的共同努力下,一批又一批老区学子受到基金会资助顺利完成学业,有的考入大学,有的走向社会,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进一步实现了黄仲咸老先生倾资助学、培养人才、振兴中华的初衷和夙愿。如:福安一中2021年受助生李静怡,通过自己的努力,今年考上北京大学。由于我市助学工作突出,省、宁德市老促会连续两年将省福彩公益奖学金名额给我市,今年共有49名,共计14.5万元。630日,分别在福安一中、福安二中隆重举行2023年度福彩公益奖学金发放仪式。受助学生纷纷表示绝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会再接再厉,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表现报答社会,勇于创新,争当时代的领路人。

五、强化自建,努力发挥平台作用

为了加强自身建设,紧扣五个重要定位(促进老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做好老区工作重要参谋、动员社会力量的重要桥梁、红色资源保护的重要卫士、老区宣传教育的重要队伍),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日常管理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的服务老区工作。成立市老促会乡镇(街道)工作站。坚持半个月开展1次兼合式党支部主题教育学习等活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各时期上级党委政府的文件,使全体驻会人员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组织学习国家老促会在吕梁召开的革命老区文化传承振兴会议、在延安召开的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会议精神。指导老促会乡镇(街道)工作站工作,充分发挥老促会乡镇(街道)工作站作用,确保掌握老区一线工作情况,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联系省、宁德市老促会,借鉴兄弟县市老促会工作经验,228日,霞浦县老促会考察组一行到福安市开展革命遗址保护交流。考察期间,两县市老促会对老区及老促会工作进行交流探讨。520日,詹翠霞会长带领驻会人员,到江西瑞金、龙岩长汀等地开展革命遗址保护调研,学习丫山红色旅游开发经验。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请示汇报工作,并重视与市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沟通交流,确保为老区发展争取更多政策支持。(林华光)

福安市老促会

202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