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回信》精神,促进老区跨跃发展
日期:2011/12/7  来源:莆田市老促会  点击数:
认真贯彻《回信》精神,促进老区跨跃发展
莆田市城厢区老促会
城厢区是国家发改委批准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政策的全省32个革命老区县(市、区)之一,共有老区镇2个(常太、灵川镇),老区分布镇(街)4个(东海、华亭、龙桥、霞林),老区村51个,老区人口14万多人。2010年老区农民平均纯收入6393元,51个老区村中农民年纯收入6000元以上有36个村,5000元—6000元的有13个村,5000元以下的2个村,最高的是常太镇洋边村,人均年纯收入10433元,最低的是灵川镇径里村,人均年纯收入3948元。在胡锦涛总书记给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党支部回信和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区老促会认真组织学习,认为,《回信》和《若干意见》的下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老区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老区人民的极大关怀,也为我区老区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和政策利好,我们要紧紧把握发展契机,乘势而上,推动实施老区跨跃发展工程。
一、抓学习,促宣传,统一对支持老区跨跃发展的认识
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后,我会先后两次召开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组织全体常务理事和老区办、各镇街民政办负责人认真学习《回信》和总书记来闽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 `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老区建设的讲话和闽委[2011]30号文件,把大家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贯彻《回信》和《若干意见》精神,推动实施老区跨跃发展工程上来。
推动实施老区跨跃发展工程,要注重抓好舆论宣传。在当前新的形势下,老区宣传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在宣传内容上,要重点宣传老区的光荣革命斗争历史,老区建设的成就、先进典型,老区面临的困难和群众要求,中央和各级关于老区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各项优惠措施等,特别要深入宣传胡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和省委、省政府的《若干意见》,统一对支持老区跨跃发展的认识。在宣传方式上,要做好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既要坚持和不断完善传统的如利用书籍、报刊、简报等的宣传,又要大胆地实践如利用电视、网络等覆盖面更广、形式更活泼、感染力更强的宣传工具,增强宣传效果。在宣传主体上,除了老促会自身要做好宣传外,更要发动各部门单位做好宣传工作,形成以党委宣传部门为主导,各级各部门团结协作、共同参与的老区宣传工作大合唱。在宣传对象上,要全面兼顾,既要抓好社会群体的宣传,让他们了解老区,重视老区,又要抓好机关科局和领导的宣传,让他们正确认识老区,通晓老区特殊政策,全力扶持老区。我老促会在注重自身学习的同时,先后把省两办(2007)54号、国家发改委[2010]152号和闽委[2011]30号文件复印给老建委各成员单位和各镇、街,促进各级领导和各部门更加重视和扶持老区。
二、抓调研,促规划,明确支持革命老区跨跃发展的目标要求
根据我区“十二五”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我区老区的发展要坚持“统筹优先、倾斜支持,分类推进、整体提升,民生为本、和谐发展,开拓创新、激发活力”的要求,提升老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实现老区的跨跃发展与全区的科学发展、跨跃发展相衔接,老区人民与全区人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相协调,老区的经济发展与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相同步,到2015年,老区农民的年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区平均水平,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老区村道路硬化、通电、通邮、通信息、通广播电视的水平进一步提升,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老区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广覆盖,农村低保、新农合、新农保制度实现全覆盖,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更为完善;老区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形成,村级的历史债务逐步化解。
制定老区跨跃发展的规划目标,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区老促会要深入老区镇、村,了解老区农民的困难和要求,反映老区人民的心声,为制定规划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老建委各成员单位在调研的基础上,要认真学习政策,仔细研究政策,主动对接政策,用好用足政策。发展和改革部门要统揽全局,结合各部门和各项政策规定,制定贯彻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细化方案和具体措施,并进行责任分解,明确牵头单位,做到逐个部门跟进、逐个项目争取、逐项政策突破,切实形成各部门各单位齐抓老区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抓项目,促发展,加大对老区建设的扶持力度
2007年省两办《关于进一步加快福建省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下发之后,我区各级和各部门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履行各自职责,对老区在政策上实行优先,资金上加大投入,帮扶上形成合力。区财政局对扶贫、农业开发、农业发展和科技示范等涉农专项资金,优先安排老区;区交通局把老区村村道建设优先列入帮扶项目,并多方筹集资金,在常太、灵川、东海等老区村建设农村客运站点和候车亭60多个,使广大老区群众在村口就能坐上去城里的班车;区教育局把老区中、小学教学楼优先列入“校安工程”建设,并建立城乡教育帮扶机制,18所城镇学校与31所老区农村学校实行“校对校”对口支援,每年有资金扶助、设备援助和教学交流;区卫生局把常太、灵川卫生院列入重点扶持项目,多方筹资400多万元,新建病房大楼,添置医疗设施,极大地改善了老区群众的就医环境;区农办、农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共同组织实施了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并协调促成常太镇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结成农业合作对子,建立农业合作新平台;对常太老区群众盼望已久的城常公路改造项目,区政府筹资8000多万元,把42公里的环库公路进行全面拓宽,将原来的柏油路改造成水泥路,路面由5米拓宽至7.5米,一下子拉近了老区到城区的距离,促进了老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的改善。
促进老区跨跃发展,要注重帮助老区村抓好项目,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环境建设、民生工程等项目。抓项目,促发展,一要注重特色,选好项目。我区51个老区村,有的分布山区,有的地处沿海,有的在城乡结合部,有的在工业园区边,要结合实际,区分特色,着眼优势,选好项目,发展“一村一品”,壮大特色经济。二要关注民生,倾斜扶持。要从解决老区群众的行路、饮水、就学、就医、就业困难等民生问题入手,把党和政府对老区的扶持落到实处,各部门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实实在在为老区群众解决民生工程项目中的实际困难。三要挂钩驻村,重点帮扶。要利用市领导重点挂钩老区村的机遇,抓好贫困老区村帮扶资金的到位和帮扶项目的落实。区里也可参照市里的做法,每年安排领导重点挂钩帮助3-5个贫困老区村,协调解决帮扶项目资金问题,促进老区村跨跃发展。四要统筹兼顾,合理补偿。一些在革命老区实施的工程项目,有的在全局上有利于大多数人民群众,但也牺牲了局部地区老区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区常太镇老区是东圳水库所在地,1958年为了建设东圳水库,常太人1万多亩耕地被淹,1.5万间房屋被拆,1.3万农民背井离乡。去年,为了保护全市人民的饮水安全,常太全镇拆除2000多户、40多万平方米的畜禽养殖场,转移生猪存栏9万多头,鸡鸭等存栏23万多只,常太老区群众的经济收入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老区人民在保护青山绿水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理应得到合理补偿,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生态保护区的补偿机制,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并每年在省、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四、抓班子,促内力,增强老区村的自身“造血”功能
《若干意见》从加快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社会建设、加速农业现代化、实施跨跃发展工程、加强组织领导等5个方面,提出了26条具体政策措施,为老区村的跨跃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政策支持。但政策再好,要靠各老区村去落实。从近几年市领导挂钩帮扶我区的老区贫困村情况看,哪个村班子建设好、内自活力强,哪个村的帮扶效果就好。实施老区村跨跃发展工程,要认真抓好:
1、建好一个班子。一个好的坚强的两委班子,没有资金会去跑资金,没有项目会去找项目。相反,两委班子缺乏责任感、事业心,一盘散沙,部门有钱也不敢投,即使投了也用不好。实施老区村跨跃发展工程,首先要帮助老区村建立一个坚强的两委班子,选好一个干事业的核心人、带头人。要健全和完善以党支部为核心,村委会为依托,共青团为助手,妇女、民兵组织共同配合的村级组织新格局,推动村级工作有序高效运转,带领广大群众发展经济,创业致富。
2、选准一条路子。我区各老区村情况不同,条件相异。实现老区村跨跃发展,各村要立足本村特色,挖掘本村优势,选择发展方向,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果则果,或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创业。要创新发展思路,选准发展路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跨跃发展。
3、培养一批骨干。党支部和村委会要注重发挥党员和骨干的作用,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把他们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村里的工作一呼百应,使党支部、村委会更具向心力、凝聚力。要加强对农村实用技术和人才的培训,培养一批技术能人,让他们成为致富的带头人。要关心本村在外创业的骨干人员,加强与他们的联系,使他们更加关心和支持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带领村里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外出创业,促进老区村的发展。
五、抓自身,促工作,发挥老促会在老区跨跃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老促会是一个特殊的群团组织,在促进老区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以来,我区老促会按照市老区促会、老区办的部署和要求,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一是联合区老区办,于今年4月份召开各镇、街道参加的老促会暨老区工作会议,部署安排2011年的老促会及老区工作。二是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对老区的走访慰问活动,对全区的“五老人员”、“五老”遗偶全部进行了一次慰问。三是协同市老促会、老区办,对2010年市领导挂钩帮扶的老区村进行督查。灵川镇硋灶村在市政协杨鹏飞主席的挂钩及扶持下,113万元帮扶资金全部到位,村道建设、村部修缮等5个帮扶项目全面完成。2011年市领导挂钩帮扶村灵川镇云庄村已于8月4日召开办公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林承通亲自协调筹集帮扶资金108万元,目前,帮扶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四是协同民政部门,进一步落实了老区贫困人口的低保、“五老”及遗偶的定期补助和大病救助等政策,全区“五老”人员及遗偶全部按新标准领取了每月的补助款。五是部署和安排了黄仲咸教育基金会奖学金的发放工作。区老促会和老区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福建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2011年度向老区、山区品学兼优、受到国家资助的高中学生发放奖学金工作的通知》,召开了各镇、街道,区教育局和有关中学负责人参加的部署会议,发放工作在学校已经展开。
老促会是各级党委、政府做好老区工作的参谋助手、联系老区人民的桥梁纽带。促进老区跨跃发展工程的顺利实施,老促会要进一步把自身的建设搞好。要切实按照贾庆林主席对全国老促会提出的殷切希望,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服务于老区发展建设事业。我会要继续抓好自身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提高办会水平;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老区村跨跃发展上,围绕这一重点,深入开展各项工作,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及时向各级各部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促进老区的科学发展、跨跃发展;要进一步做好督促检查工作,促进2011年市领导挂钩扶贫村扶持资金的及时到位和帮扶项目的全面落实;要尽力为老区群众排忧解难,督促协调“五老”及遗偶定补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按时做好黄仲咸奖学金的发放工作,组织医疗人员到边远老区村义诊,做好省、市老促会部署的各项工作,在实施老区村跨跃发展工程中更好地发挥老促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