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扑面走基层 乡村振兴求发展
——霞浦老促会赴溪南镇半月里村调研
日期:2023/3/20  来源:宁德霞浦县老促会  点击数:
春风扑面走基层 乡村振兴求发展
——霞浦老促会赴溪南镇半月里村调研
2月26日,阳光明媚,山花烂漫。霞浦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一行4人又开启了乡村振兴工作的调研之旅。汽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延伸前行,此次的目标是溪南镇的半月里畲族村,位于溪南半岛东南部,是霞浦县南乡一个久负盛名的畲族村寨。
在半月里的村口,生长着一棵300多年的老榕树,枝叶繁茂,光影在枝叶间闪烁,散发着静谧祥和的气息。这是闽东地区现存畲族古迹最多、最全的村庄,保存着完好的古建筑有龙溪宫、雷氏祠堂、举人府等清代古建筑以及大量的畲族文物。
“畲”,字典释意为,火耕地,火耕,有刀耕火种之意,意指避居深山之中,生存的条件异常艰苦,畲族自称“山哈”,指的就是山里的人。畲族人勤劳淳朴,秉性勇敢顽强讲义气。
村里的龙溪宫,是祭祀供神的地方,宫中供奉有畲民信仰的神祇薛仁贵、杨从仪等塑像,而且这里的村民也崇奉海神妈祖,是我国南方唯一一个祭奉妈祖的宫殿。每逢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抬轿、游神、唱戏均在这里隆重举行,甚是热闹。
这里的建筑顺着山形,从最高处依次往下排列,大多数由青砖和鹅卵石砌成。所以也有人说半月里的建筑布局,像极了大片中的古城模样,充满了狂野的畲族特色。
半月里被誉为“畲族历史文化名村”,是我国目前保存畲族历史文化遗产最为完整的村落,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村落。
我们惊奇地发现,半月里古村落俨然就是一座畲族文化博物馆,驻足于此,便会勾起人们对畲族文化深入探索的愿望。珍藏于博物馆内的数百件畲族文物,诸如做工细致的畲族花斗笠,古青花瓶、碗、凤冠、头簪,那特有的服饰、生活器具等等,无不诠释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沧桑历史,展示了畲族人的智慧,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探秘。
村中一条主干路从最高处的祖厝通向山下寨门,其余的小巷均与此垂直相交,城墙和城门上设有哨卡,是古时候防土匪出没的瞭望台。村庄建筑布局错落有致,融入大量中原传统文化元素。村里的妇女大多梳着畲族凤凰头,据说凤凰头是姑娘拜堂成亲之后才可以盘的,是很独特的景致所在。半月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座畲族大观园,是福建畲族世代繁衍发展的缩影。
我们注意到,半月里有一处房子,这是雷位进故居,有“一门五秀才”的雅称。清道光3年,雷位进之子雷世儒考中武秀才;同治3年,雷世儒之子雷步缘、侄子雷步武同科考中文秀才;光绪8年,雷步缘之子雷加润考中文秀才;光绪11年,雷步武之子雷加上考中文秀才。一门五秀才,当地人引以为豪。
村委书记雷丽丽热情地向我们讲述半月里的人文故事,带领我们巡视了整个村庄的发展与变迁,不时地诉说将来村庄发展的规划,真是让人欣慰不已。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在村委的带领下,村民们安居乐业,以旅游产业为龙头,以发展果蔬栽培和畲药生产为两翼,努力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半月里村日益发生了蜕变,脱胎成为溪南半岛一处靓丽的风景,在建设和美乡村的道路上,闪耀着无比绚丽夺目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