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考察调研 >2022年

涵江区重点革命遗址现状及保护修缮利用建议

日期:2023/1/31        来源:莆田市老促会        点击数:

涵江区重点革命遗址现状及保护修缮利用建议

涵江区老促会

202212月)

 

涵江地处福建沿海中部,曾经是闽中革命斗争的重要活动地区。全区有老区乡镇9个,其中重点老区乡镇7个,占全区乡镇(街)总数12个的71%;老区村110个,占总村居数199个的55%;老区人口19.3万人,约占总人口42.2万的45.8%

早在19266月,陈天章受中共莆田地方组织派遣,在白沙澳柄村发展陈蒲川、陈游、陈燕、王祥、陈顺德等5位参加中共组织,在夹漈吸收吴国林、李天赐、吴云龙等参加中共组织,同年10月于澳柄、夹漈分别成立中共澳柄支部和夹漈支部,这是莆田最早建立农村党组织的四个支部之一。党的早期农村支部的成立,犹如暗夜里在山野中点燃了松明火,升腾起光明的希望;1928年底,王纪修和陈天章又分别在白沙东泉村东度和江口镇丰美村东田各创办一所列宁小学,为革命播撒了激情的火种;1928年春,莆田第一支武装队伍莆田游击队在白沙澳柄宫成立,在队长陈天章、指导员黄经芳率领下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成功袭击了驻在庄边岐山宫的民团哨卡,打响了闽中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第一枪;19308月中旬,黄琬、陈天章、王纪修在东泉圆通寺召开军事会议,决定莆田工农游击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3军(第8师)207团,黄婉任团长、陈天章任政委。同时决定在澳柄、东泉等分别成立农民赤卫队,进一步拉开了莆田武装斗争的序幕;19309月,中共福建省委派邓子恢到莆田,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119日,中共莆属特委成立,邓子恢兼任书记,下辖莆田、仙游、惠安三个县委和福清渔溪特支,129日外坑乡苏维埃政府在新县镇外坑村宣德宫宣布成立,这是闽中党组织在莆田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一次历史壮举,此后短短半个月时间,红军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新县、萩芦和福清的边界地区,红军队伍不断扩大,形成一块纵横10多公里的外坑苏区。同年12月底,受敌人800多人的重点围剿,苏维埃政权遭到破坏,红军指战员牺牲37人,陈天章、汤军相继被捕英勇牺牲。外坑苏区存在的时间虽短暂,但在莆田人民心中播下了永不熄灭的革命火种,使星星之火得以燎原。19368月,闽中红军游击队在敌人重兵驻剿下,中共闽中特委和闽中红军游击队从常太根据地撤出转移到涵江(广业)山区,同年10底又从庄边镇山溪一带转移到宁里、旗插胺一带隐蔽休整,并派出工作组,组织农会,发展党员建立支部,使游击队在宁里牢牢扎下了根,并把活动区域从宁里逐渐扩展到永泰周边地区;抗日战争时期,闽中工委(闽南特委)机关仍设在宁里,直至1941年初迁往永泰凤落,在长达四年多的时间里,闽中党组织在宁里开荒种地、建窑烧炭,并创办红军学校,举办过数期县、区干部学习班,培训各地基层干部,并巩固和发展基层党组织,使宁里闽中特委成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闽中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的组织指挥中心。闽中游击支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的一部分,闽中支队司令部于19492月在大洋成立,从此大洋成为闽中地区党的领导和军事指挥中心。在闽中地委(闽中地工委)和闽中支队司令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地各级党组织和游击队从开展群众性斗争向武装斗争过渡,开始主动出击摧毁囯民党基层政权;人民解放军入闽后,又积极筹粮支前30多万担,开展策反工作,共策动闽中各县敌人起义投诚325200多人,斗争区域北起闽清、福州,南至同安、厦门近20个市县,为配合南下大军解放闽中地区做出了突出贡献……红土地上留存的革命斗争遗址和先辈们百折不挠、筚路蓝缕、勇往直前的精神遗产,闪烁着极其宝贵的红色记忆之光。至目前,全区己列入福建省革命旧址通览汇编总数的革命旧址、遗址共53处。

一、涵江区部分重点革命旧址、遗址保护修缮情况

1.东泉列宁小学:1928年底,陈天章和王纪修分别在江口和东泉各创办一所列宁小学(挂名私塾)作为地下交通站和培养青少年革命骨干的基地。东泉列宁小学旧址为王氏宗祠,单层土木结构的三间厢房,占地面积117平方米,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于201112月给予挂牌保护,1981年定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200911月作为澳柄宫革命旧址的一部分,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在20213月被福建省文物局认定为“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

2.白沙镇澳东村红军207团团部旧址及陈列馆等:红军207团陈列馆位于澳柄宫后侧,系1999年兴建,陈列馆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一层陈列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展示了1926年莆田建立党组织至1949年解放,莆田党组织在广业地区领导人民英勇斗争的革命事迹。展厅里还陈列了当年红军使用过的枪炮、军号、梭标、大刀、马灯、草鞋等文物和珍贵资料。现为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莆田市党史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等。2020年市民政局下拨革命遗址专项保护资金20万元,2022年市民政局又下拨扶建资金100万(其中澳柄宫207团团部旧址70万、下菇山储粮库旧址30万)。已对红军207团旧址澳柄宫团部进行情景还原和布展,并对下菇山红军粮库旧址加以修复。

3.新县镇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及纪念馆: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成立旧址“宣德宫”于198110月被公布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20106月被公布为莆田市党史教育基地、2012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2005年,新县镇党委政府在宣德宫旁建设外坑乡苏维埃政府纪念馆,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出30多幅历史图片,展现了1930年闽中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在邓子恢的领导下,在外坑乡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莆属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斗争历程,展现革命先辈的音容笑貌。馆中还展出了当年红军使用的军号、梭标、大刀、马灯等文物。2021年,新县镇党委政府启动纪念馆提升改造工程,共投资200万元对苏维埃政府纪念馆整体修缮(包括苏维埃政府礼堂等)并重新布馆(其中市民政局下达扶建补助资金102万元、市老促会补助6万元),并于当年712日举行开馆揭幕仪式。

4.新县镇外坑村陈天章烈士故居:原为两层双进土木结构的三间厢楼房,坐北朝南,二进之间为天井,天井两侧为左右厢房,右厢房共两开间,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1930年被国民党军焚毁。1952年,莆田县人民政府出资在原址右侧重建故居,为两层土木结构的两厢房。在房屋前的埕地东面有20055月芹山村民为烈士立的纪念碑,碑上刻有烈士生平简介。2020-2021年新县镇党委政府投入20多万对陈天章故居进行保护修缮并布展。市民政局下达补助资金10万元、市老促会补助3.5万元。

5.萩芦镇苏华故居旧址:位于萩芦镇官林村头份自然村,为两层土木结构的楼房。2020-2021年萩芦镇党委政府投资约200万元对苏华故居整体修缮保护并布展,把苏华故居建成“苏华革命事迹陈列馆”,于2021712日正式开馆。省级扶建资金补助140万元,市老促会补助5万元。

6.庄边镇宁里中共闽中特委机关旧址:旧址原为民居,由门房、大厅、后厅、天井、左边1栋两层楼房、右边2栋两层楼房相互联结组成,为土木结构,占地面积760平方米。2010年至2011年,庄边镇党委政府组织多方筹资修复;2022年市民政局又下达扶建资金115万,对旧址纪念馆及红军学校提升改造并重新布馆。中共闽中特委机关旧址于20116月被公布为莆田市党史教育基地。20213月被福建省文物局确定为“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

7.大洋乡闽浙赣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及纪念馆: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于1991年重建,后经过多次的修缮、扩建,占地面积80多亩,建有陈列馆、纪念亭(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为纪念亭题词“闽中司令部纪念碑”)、革命史诗园、革命英雄群像石雕、纪念广场等。陈列馆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内设3个展室,系统介绍了闽中地下党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历程;闽中革命史诗园占地面积约15亩,主体建筑由6条长廊和48块石碑构成,碑刻内容主要有闽中革命史诗和程序、苏华、许集美等闽中革命老同志题词等。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于19944月被公布为福建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97月被公布为莆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等。

8.闽中支队司令部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崇兴村灯炉寨自然村。为两层土木结构楼房,每层各有5间房,旁边倒塌2间,建筑占地150平方米。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于201112月给予立碑保护。2020-2021年,大洋乡党委政府共投资200多万元对旧址房屋进行整体修复,并配套广场地砖铺设、革命事迹布展、进馆道路铺设、周边环境整治。省级补助10万元,市民政局补助75万元、市老促会补助8.5万元。2021316日福建省文物局确认为“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

9.白沙镇中共莆属特委会议遗址:位于白沙镇龙西村后坑自然村,2018年莆田市党史研究室立碑确认,因原房屋倒塌,白沙镇党委政府投资15万元在原基地上重建复原(市级补助10万元)。

10.庄边镇半溪联络站:位于庄边镇上院村半溪自然村,为单层土木结构,建筑占地约200平方米。2020年市老促会补助11万元对危房进行初步保护修缮,并已提出进一步提升改造和布展方案,涉及房产使用权托管问题已与各业主签订了合约。2023年省民政厅下达35万元、市民政局下达专项52万元,拟对旧址进行整体修复并布展。

11.中共莆田县委反叛斗争旧址:位于江口镇院里村园里自然村,旧址原为院里小学,现为院里村村委会办公楼,为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每层三间,占地面积约210平方米。2020年江口镇政府对整栋建筑进行整体修缮(市民政局补助10万元),并利用二楼会议室对革命事迹进行展陈。

12.中共莆属特委旧址:位于新县镇外坑村霞瑶自然村。为二层土木结构民居,共有4间,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因年久失修较为破旧。2019-2020年新县镇党委政府共投入约30万进行保护修缮,市民政局下达补助资金20万元、市老促会补助5万元。

13.涵江联络站旧址:位于涵西街道萝苜田3号,建于20世纪初,为单层砖木两进构式,座北朝南,占地600多平方米。20213月福建省文物局确认为“福建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市民政局已下达2023年专项补助100万元对旧址进行整体修缮与布展。

二、涵江区革命遗址(旧址)修缮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存在的不足和建议

(一)存在不足

革命遗址修缮保护利用有所欠缺。由于受时间、自然气候、人为、城乡建设以及革命遗址所有权不清、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体制不畅、维护资金短缺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全区已认定的各类革命遗址53处,有相当一部分未得到修缮保护,且大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现有的革命遗址除一批重点革命遗址得到修缮保护巩固,还有大部分革命遗址尚无具体的保护方案和措施。许多革命文物散落民间,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利用,革命纪念场馆图片展示多、文物少,缺乏历史厚重感。一些已经命名为红色教育基地的革命遗址;日常管理经费虽然已逐步增加,但如何规范管理尚需进一步完善;各地普遍或缺少讲解员,或缺乏宣传资料,所以宣传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待提高。

(二)下一步建议

一是进一步做好革命遗址保护现状调查,摸清家底,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下一步修缮保护的规划建议。

二是对近年来已修缮遗址(旧址)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总结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其它遗址(旧址)的修缮提供借鉴经验,并根据不同遗址的等级和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等级标准要求。比如:白沙镇澳柄红军207团旧址及纪念馆、新县镇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及纪念馆、庄边镇闽中特委宁里驻地旧址、大洋乡闽浙赣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及闽中革命纪念园、苏华故居及“苏华革命事迹陈列馆”等重要的遗址,可确定为重点保护单位。

三是确定革命遗址(旧址)保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如根据革命遗址的不同等级分别由区级、镇级、村级组织为责任单位,一些革命遗址为单位、宫庙、宗祠或个人房产的,可以釆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加以托管,同时明确专管人员。同时,要建立革命遗址日常管理经费的保障机制。建议由民政和财政等部门制定统一规范的革命遗址(旧址)日常管护资金保障和使用管理办法,以便规范统一。

四是鼓励和促进开发利用。莆田革命旧址点多面广,是闽中革命史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做好开发利用这篇文章是对革命遗址最好的保护办法之一,也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议各级政府要从政策层面加以支持和鼓励,如对开发利用成效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鼓励性的奖励或补助。

五是建议宣传、党史、文物、文旅、退役军人事务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开展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等相关工作。

 

 附件:

涵江区重点革命遗址修缮保护情况与下一步规划方案建议

项目所在乡镇

修缮项目名称

现状与修缮内容

预计投资

涵东办

共青团涵江区委旧址(莆六中)

修缮与革命事迹布展

30

涵东办

莆田时事研究会旧址

修缮与革命事迹布展

100

涵西办

涵江(萝苜田)联络站陈列室

市民政局2023年下达革命事迹陈列室修缮及布展补助

100

江口镇

江口列宁小学旧址
(丰美村)

当地热心人士己捐资进行简单布展,进一步整体修缮和布展

100

江口镇

中共莆田县委反叛斗争旧址(院里村)

2020年已修缮并布展,市级补助10万,已下达日常管护资金5万元

20

梧塘镇

省三小学交通站旧址(沁后蔡氏宗祠)

202210月公布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与布展

100

萩芦镇

红军第207团驻地旧址(萩芦镇枫山村险坑三官堂)

建设小型革命事迹陈列室并布展

30

萩芦镇

苏华故居
(官林村)

2021年苏华故居已整体修复并布展建成“苏华革命事迹陈列馆”,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其中省级补助140万元、市老促会5万元

200

白沙镇

澳东村红军207团旧址
陈列馆

陈列馆位于澳柄宫后侧,系1999年兴建的,上下2400平方米,计划对陈列馆整体修缮与重新布展(2020年市民政下达专项资金20万)

100

白沙镇

澳东村红军207团团部驻地旧址(澳柄宫)

红军207团成立会址及团司令部情景复原(2022年市民政局已下达专项补助资金70万)

100

白沙镇

东泉列宁小学旧址修缮

旧址前埕铺地砖、升旗台等配套设施及王纪修等事迹布展

30

白沙镇

白沙澳柄红军岭纪念亭及配套工程

新建纪念亭一座及岭上石板路(约4500米)台阶修缮

80

白沙镇

下菇山红军储粮库旧址

已完成旧址房屋修缮(2022年市级补助30万)

30

白沙镇

黄梦喜家四烈士墓修缮(东泉村圳顶自然村)

烈士墓修缮及周边围栏保护等

10

白沙镇

程灿烈士纪念亭修缮

该纪念馆于200510月由程灿子女捐建,现需油漆刷新并配套建设围栏等保护设施

10

白沙镇

中共莆属特委会议旧址

2018年市党史研究室立碑确认,因房屋倒塌,2020年己投资15万元在原地基上重建,现主体工程已完工,下一步布展需投入10万元

25万元

庄边镇

闽中特委机关宁里驻旧村地修缮提升工程

宁里闽中特委驻地旧址和宁里红军学校整体修缮及布展(2022年市级已补助115万)

250万元

庄边镇

宁里红军战壕遗址

宁里红军战壕遗址修复并返原战斗情景

50万元

庄边镇

半溪联络站旧址

市老促会2020年补助11万元对旧址进行初步修缮,计划启动整体(含黄国璋、林汝楠、饶云山居址)提升保护修缮及革命事迹陈列布展(省市民政已下达2023年度专项补助87万)

120万元

庄边镇

山溪村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

闽中工农游击队山溪驻地遗址为山溪宫,1995年被拆掉改建为山溪小学,该教学楼为三层,占地260平方米,计划对现有教学楼(小学己停办,现为村委会办公使用)进行修复并布展

150万元

庄边镇

徐州宫联络站

游击队枪械库修缮及革命事迹陈列室布展

50万元

庄边镇

赤石村宫抗日义勇军集训旧址

赤石宫抗日义勇军集训旧址礼堂复原及布展

100万元

新县镇

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2021年外坑乡苏维埃政府纪念馆修缮提升工程已完工(含苏维埃政府礼堂、纪念馆整体修缮与布展),共约投资200万元(其中市民政已补助102万元、市老促会补助6万)

200万元

新县镇

中共莆属特委旧址

已完成房屋修缮,计划投资50万元,其中市民政局已补助20万元、市老促会补助5万元。下一步配套革命事迹布展需再投资20万元

50万元

新县镇

陈天章烈士故居

己完成一期修复并布展,已投入资金20万元,其中市级补助10万元、市老促会补助3.5万元。下一步计划扩大修缮旧居范围并配套前埕地砖铺设、事迹布展等共需继续投资30万元

50万元

新县镇

中共夹漈支部旧址

计划投资100万元进行修缮保护(包括布展)。

100万元

大洋乡

灯炉寨闽中支队司令部驻地旧址

己投资200多万元对旧址房屋整体修复,并配套广场地砖铺设、布展(还原先辈们活动场景等)、进馆道路、周边河道整治、停车场、公厕等公共设施配套。其中省级已补助10万元、市级补助75万元、市老促会补助8.5万元

200万元

大洋乡

蔡平远家联络站旧址

旧址原为两层土木结构的七间厢楼房,19497月在国民党军清剿中被焚毁,1950年在原址上按原貌重建。计划投资100万元进行保护修缮并布展

100万元

大洋乡

后洋联络站旧址

旧址为两层土木结构的五间厢房,计划投资修缮保护

50万元

大洋乡

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司令部旧址

计划投资200万元,对旧址进行提升改造,并重新布绾。

200万元

大洋乡

闽中支队印刷厂旧址

计划投资10万元修缮与展陈

10万元

大洋乡

闽中支队后勤部旧址

位于大洋村洋边自然村,为二层土木结构楼房(占地约120平方米),计划投资100万元加以修缮保护,并展陈还原粮食加工、服装缝制、钞票发行等工作场景。(2022年省级补助5万、市老促会5,2023年省市民政又下达70)

100万元

合计

32

2019-2023年省市民政部门和市老促会共下达补助资金1026万元,其中:省民政专项235万元、市民政专项修缮补助637万元、市民政专项管护补助96万元、市老促会专项58万元

28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