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老促会、老区办调研组一行到福安开展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专题调研
日期:2022/8/15  来源:宁德福安市老促会  点击数:
宁德市老促会、老区办调研组一行
到福安开展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专题调研
根据省老促会《关于开展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专题调研的通知》(闽老促〔2022〕8号)精神,为进一步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8月9日-10日,宁德市老促会陈成章会长带领老促会、老区办工作人员一行到福安开展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专题调研。先后实地察看了溪柄镇东坪村闽东红军独立师后方医院、溪潭镇凤林村兰田暴动旧址等,并召开座谈会。福安市政府蓝和鸣副市长、市老促会郭贺副会长、市老区办陈炜主任、溪潭镇王泽云党委书记、溪柄镇刘勤镇长等陪同参加调研。
座谈会上,福安市政府蓝和鸣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调研组汇报了福安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情况。近年来,福安市委、市政府着力于加大对福安老区精神的宣传力度,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进一步弘扬和传承福安红色文化。历来重视红色文化遗存保护修缮工作,多方争取上级资金补助,至今已投入2千多万元,完成“闽东红带会总部旧址(狮峰寺)”建筑群全面修缮与用电线路整改、狮峰寺整体保护规划编制、安消防项目施工等工作;积极修缮斗面村四座革命旧址,抢险性修复13处损毁严重的红色文化遗存旧址,完成革命老妈妈潘玉球故居等三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使革命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和健康传承。福安市做好革命文物保护,起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革命遗址项目库存在遗漏。福安革命遗址在省革命遗址项目库55处,2020年9月1日,《宁德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公布后,福安市根据要求,完成一次全市地毯式调查,共登记上报136处红色文化遗存,可能还存在遗漏。二是红色文化遗存保护经费不足。福安市红色文化遗存数目众多,且大多保存状况欠佳,存在不同程度的梁架倾斜、白蚁侵蚀、屋面破损、电线老化等问题。虽然福安市已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开展有关抢救性修缮项目,同时也鼓励部分遗存单位资金自筹,但由于福安市财力有限,存在较大资金缺口,无法有效推进和保持福安市红色文化遗存健康传承。三是部分红色文化遗存保护难度大。一些革命旧址周边环境整治存在困难和复杂性,特别是斗面村四座革命旧址,其建筑周边紧邻其他用电线路杂乱差和频于生活用火用电的古民居,隐患严重。下一步将组织老区办、消防、文旅局等相关部门,开展革命遗存及文保单位安全大检查。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宁德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开展红色文化遗存保护与展示利用工作,积极争取红色文化遗存经费支持;加大依法保护革命文物的力度,积极督促与配合相关乡镇(街道)加强安全保护的管理,推进所在地村委成立文物保护管理小组,有效长期做好保护工作;同时,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社会组织积极利用红色文化遗址展示红色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其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
会上,溪潭镇王泽云党委书记、溪柄镇刘勤镇长分别汇报了溪潭镇、溪柄镇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情况。宁德市老促会陈成章会长充分肯定了福安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情况取得成效。并提出几点建议:一是领导要重视;二是在保护革命遗址时要尽量保存原样,给群众展现当年的情景,不用太现代。三是做好规划,将宣传教育与红色旅游相结合。宣传革命红色文化,弘扬老区精神,发挥教育后代作用,利用红色遗存作为“聚宝盆”,带动村民投入,既保护好遗存又可吸引游客到此,扩宽增收渠道,让老百姓受惠。
福安市老促会
2022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