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海上船头万花开 岸前风景醉千人

日期:2022/5/25        来源:宁德霞浦县老促会        点击数:

海上船头万花开  岸前风景醉千人

 

 

518日,天气晴好,正是观赏霞浦新开“东海1号”旅游线路的绝佳时间。一大早,霞浦老促会一行5人,就兴高采烈地沿高罗——赤石——海尾——大京——吕峡一线沿途参观考察霞浦乡村振兴战略旅游发展项目活动。

这是一条经过精心设计的沿海观光线路,新开的二级公路,柏油路面,宽敞平坦,还配置了宽3米的人行摄影观光步道,便于游客沿线随时可以观景和拍摄。每隔一段距离还设置了造型美观形态各异的现代化观光点,观光点的布局颇具特色,建筑物造型独特,设计新颖,线条流畅,和谐大气,显示出现代与传统艺术的柔美结合,配有现代园林,相得益彰,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赏景游玩。

霞浦沿海的景点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而“东海1号”旅游线路的建成,则是把这散落的珍珠串成一个整体,充分体现了点面结合。不仅高大上,而且令人瞩目,感慨万千。

大家也不禁为霞浦这条风景线的构思设计表示赞叹,有点有面,既有山的绿意,又有海的神韵;既有水的清澈,又有风的温柔;鬼斧神工的崖礁立于水中,蓝天下白云朵朵,海面上渔舟点点,景色迷人,令人叫绝,堪称“东海1号”。

我们感受着霞浦近年来的旅游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去年虽然受疫情的影响,来霞浦旅游的人数还突破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亿多元,带动霞浦摄影、民宿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霞浦的经济发展助力不小,到2021年底,霞浦民宿已经超过400家。

随后,大家还参观了大京的华严寺,这个寺庙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经为霞浦革命做过突出贡献。

华严寺始建于公元683年,为霞浦县最早几座古寺之一,(清朝称白鹤堂,当地乡民称之为白岩后)。

1932年闽东特委书记施霖和其妹妹施淑玉扮作风水先生来大京一带发展革命组织。时以学校寺庙为掩护,华严寺因处于山腰,大京境况尽收眼底,又因背倚大山悬崖,寺院左右岩窟众多,羊肠鸟径可至长春,吕峡,及下浒,实是敌明我暗便于藏身开展工作的好地方。为便于开展革命工作,施霖兄妹及地下工作者常常住在华严寺,并得到寺院僧众衣食及安全的帮助。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进行大肆围剿,派特务严密四处监视搜捕。1932,国民党率众往山上搜捕,施霖兄妹在熟悉路况的华严寺僧人许春法护送下,一路走羊肠小道,避开敌方搜捕,平安从埕坞村乘船抵达赛岐继续开展革命工作。

1933年,叶飞、詹如柏和施霖等早期重要革命党人差点受到国民党的迫害,后因施脓禄等九家联保逃过一劫。1934年,在曾志引导下,施霖与任铁锋、詹建忠在霞浦开展了如火如荼的革命工作。

193410月,敌重兵大举“围剿”闽东苏区。大敌当前,闽东特委恢复了施霖的党籍,并派闽东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张少廉到霞浦,请施霖和詹建忠回福安共谋大计。他们乘坐交通船从海路返回福安,途中经六屿与敌船遭遇,被迫折回霞浦。张少廉只好留下来与施霖等人一道活动。这时,由于红十团团长连成法的叛变,詹建忠被敌逮捕,壮烈牺牲于霞浦城关。施霖惊悉这一噩耗,悲痛万分。他为失去亲密战友,以及亲手开创的霞浦革命事业受到严重挫折而痛心疾首,被迫转移到赤白交界的沿海一带地区,开辟新的区域。

此后,敌人对闽东苏区的“清剿”越来越紧,施霖与张少廉等人被迫分散活动。施霖隐蔽在大南区斗米村,以教书职业作掩护,继续地下革命活动。

1935419日,施霖因东坝村林桂元(施霖义子)告密,并被其从斗米村骗到大南区界石村前海滩,被盐田民团捕去,送到福安赛岐国民党军新十师师部报功讨赏。敌师长史宏烈见抓住施霖,喜出望外。他满以为从这个身穿长衫、俨然一介书生的共产党员身上是不难打开缺口的,然而,他没有想到,在审讯中,施霖以其出众的辩才,舌战群魔,驳得敌首无言以对;在严刑酷打面前,施霖更是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始终保持了一个革命者不屈淫威的崇高气节。

在狱中,施霖想到自己此次被捕断难生还,也想到自己在多年的革命斗争中历尽艰辛坎坷,心中感慨万千。他向看守索取纸笔,席地而坐,略加思索便挥毫疾书。他尽情抒发了对党无比忠诚的真挚感情,表达了自己为革命而死矢志不悔的豪情壮志,文笔优美、流畅,慷慨激昂。史宏烈不甘失败,又以高官厚禄相诱。施霖早已听得不耐烦,厉声道:“少说废话,快成全我气节!”

58日凌晨,施霖被一阵吆喝吵醒。看守端进一壶酒让他喝,并告诉他:“今天是你升天之日。”这位三度入狱的坚强革命者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起床,穿上长衫,神情自若地让敌人拍了照。敌兵再次上酒,他怒目圆睁叱道:“革命者不怕死,何用此为!”说罢,拂袖就走。

在押赴刑场的路上,施霖昂首挺胸,毫无惧色,沿途的群众无不为他视死如归、从容不迫的豪迈气概所感动。当施霖等人被押到镇外黄土岗下的一口井边时,他面对敌人的枪口,引吭高吟:“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一阵枪声响过,施霖英勇就义,时年35岁。

1935年,虽然施霖英勇就义,但革命的火种在霞浦这块土地遍地开花,并生生不熄,涌现出一大批爱国志士,前赴后继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1948年地下党城工部南乡支部在大京东门头的妈祖庙成立,由周玉明担任书记。并举行入党宣誓仪式,并培养了一批爱党拥党的武装革命的积极分子,国民党当时虽是秋后的蚂蚱,但我党工作者与之相比依然敌强我弱,那时候我党同志因寺之地利,经常在寺庙的帮助下开展革命工作。把华严寺作为当时南乡重要的活动场所。

大家就华严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问题进行座谈和深入探讨,并取得初步一致的意见,希望在霞浦南乡建立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促进青少年的教育工作的发展……(张金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