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暖风生紫气 绿阴幽茶胜红花
——霞浦老促会一行赴水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
日期:2022/5/12  来源:宁德霞浦县老促会  点击数:
晴日暖风生紫气 绿阴幽茶胜红花
——霞浦老促会一行赴水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
5月6日,霞浦老促会一行5人,在原霞浦政协主席、老促会顾问张祖文同志的带领下,前往水门畲族乡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旨在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霞浦乡村农业的影响,以寻求恢复农业生产的办法。
一路上大家走走停停,查看了承天、半岭、步竹、大湾、小竹湾、茶岗等村庄的农业生产情况,深入了解乡村的茶叶、果蔬栽培、栀子树的培植情况。
大家还参观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音亭寨”。观音亭寨遗址 位于水门半岭村东300米处。观音亭俗称官路亭、半岭亭。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寨堡依山势,沿东北方向筑寨墙,用条石和乱毛石砌筑。残墙尚存118米长,高5.4米。只设东寨门,门楣石刻楷书"观音亭寨"4字,每字2尺见方。亭门外,竖有16块碑刻。清代福宁总兵曾派士兵在此驻守。1986年,霞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半岭观音亭被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列入全省唯一畲族文物名胜点,并入选中国文物名胜词典,2000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观音亭寨重新焕发出无限的光芒,逐步成为联系闽浙两省畲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随后,老促会一行还参观了小竹湾革命纪念广场,缅怀革命先烈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在霞浦开展的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战争。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坑口岭头战斗”。
1934年9月7日,任铁锋、叶飞率领闽东红军独立二团和霞鼎游击队赤卫队近千人,枪六百余支,攻打福鼎秦屿未克,队伍撤回,在水门的云路洋稍事体息后返回福安,途经坑口岭头时与敌78师陈光世营遭遇。双方自7日午后3时发生激战,至8日上午9时仍然相持不下,后见敌人增兵,我军弹药消耗很大,故向福安方向转移。是役,步竹区委、区苏维埃政府组织的支前队伍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活跃在阵前,村民吴红霞为红军游击队送茶水,中弹牺牲。当晚,游击队长李阿清凭借熟悉的地形,掩护叶飞等闽东苏区领导人甩掉敌人后,安全进入坑口峰的深山密林中。为霞浦革命的快速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最后,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著名的茶岗村茶叶种植基地,这里一层又一层,犹如梯田般的茶园惹人注目。上世纪50年代,茶岗村还被人们称为“草岗村”,到处是荒山野草。如今,旧貌换新颜,满目绿油油的茶树,无论是品质还是产量都令人称道。在“福鼎白茶”的助力下,霞浦的茶岗白茶异军突起,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发展迅猛,带动了霞浦白茶的全方位拓展,正在为乡村振兴作出了自己的突出贡献。
张祖文顾问发出深情感慨:能以茶作为村名的在福建,乃至全国,绝无仅有,这表明的是霞浦人民战天斗地的优秀品格,彻底改变了乡村的落后面貌。相信在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春风吹拂下,茶岗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