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老区 疫情防控不松懈 企业生产稳推进
日期:2022/4/26  来源:宁德福安市老促会  点击数:
福安老区 疫情防控不松懈 企业生产稳推进
眼下,正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时节,走进福安市青拓集团,门口醒目位置张贴着疫情防控告知书,一辆辆大货车正排着队缓缓通过多道防疫“关卡”,工作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对出入车辆和入厂人员进行测温、查码、登记……严格执行每一项防疫措施。而在热轧生产车间,则是另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操作设备,生产不锈钢热轧钢卷,机器运转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这是福安坚持防疫、生产“两手抓”的一个缩影。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市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筑牢防疫“安全墙”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加快生产进度。据悉,今年1—3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505.39亿元(不含电力),现价增长36.2%,各个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工业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精准抗疫 织密防护网
抢抓生产,“安”字当头。面对疫情“倒春寒”,该如何守住疫情防控这道“安全门”?
青拓集团作为我省首家产值逾千亿的民营企业,同时也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在职员工达2万余人,有90%来自省外。为筑牢企业生产安全屏障,我市精心组织企业按照应检尽检、不漏一人的原则,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确保企业稳定运行。
“我们分别在集团万人生活区、实业停车场、镍业宿舍区、篮球场等地设置14个网格点,实行网格化管理,以便于开展核酸检测工作。”青拓集团党委书记、行政总经理钟盛江介绍道。
推进精准的网格化管理,是企业织密疫情防护网的有效举措。集团党委下属7个党支部主动作为、靠前指挥,成立3支121名党员先锋队,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制定核酸检测规范流程,并设置物资保障组、采样组、动员组、安保组、测温组、引导组、信息录入组、转运组、消杀医废处置组等,顺利完成青拓集团系列企业首轮核酸检测工作,共采集核酸样本20371人份,结果均为阴性。
此外,青拓集团还严格要求外出或返厂人员提前进行报备,做实做细人员信息登记,同时禁止健康码为黄码、红码的人员进入企业,助力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政企联动 专班解难题
击退疫情是“大战”,经济发展是“大考”。在湾坞半岛,以青拓集团为龙头的不锈钢企业当下正面临因疫情影响带来的生产所需原材料等货物跨省运输的难题。
物流畅通是减轻疫情对不锈钢企业影响的重要一环。近日,我市成立不锈钢新材料产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入驻青拓集团,通过设计、执行海上和陆上运输装卸流程,确保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网络运行稳定,同时协助企业开发相关物流车辆管理APP,加速推进不锈钢新材料产业链企业、保供企业和港内内贸物流企业相关人员流动、货物运输的数据分析及管控措施的核查反馈。
与政府联动,是青拓集团筑牢防疫屏障的关键一步。在该专班的指导下,青拓集团迅速增设货运保供指挥部,通过集中办公,科学管理人员流动和货物运输,并自主设计二维码信息系统,提前一天收集进入企业的车辆、人员信息,向该专班报备制作通行证,缩短卡口的查验时间,实现企业物流快速通关、高效运转。同时,对进出企业的货运车辆和司乘人员,实行目的地仓库“点对点”,接车引导人员“一对一”的流程化管理,从严从紧落实闭环式管控。
据统计,今年1—3月,青拓集团完成产值436.51亿元,同比增长37.81%。“我们从货物运输和人员管控两个方面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确保企业不停工、不减产。”福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不锈钢新材料产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副组长郭跃光表示。
靠前服务 化解“用工难”
面对新一轮疫情对企业用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年初以来,福安市委、市政府聚焦保障企业用工、促进劳动者就业,制定出台了鼓励企业“以工引工”、“家燕归巢”返乡就业、开展跨省劳务协作、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点对点”运输保障、为省外首次来韩求职者提供“免费食宿”驿站、提供学习研修补助、加大用工宣传力度等八条服务制造业企业用工措施,以缓解企业用工短缺问题,着力创建“无忧就业城市”。
据了解,2月11—13日,我市赴云南省德宏州开展跨省劳务协作暨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建立健全跨省劳务协作沟通对接机制,加强用工供需对接和岗位信息推送,推动组织化劳务输入;3月6日,来自河南省安阳、濮阳等地的19名务工人员,乘坐福安市政府“点对点”接送专车,顺利抵达青拓集团;同时,我市深化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提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条龙”“保姆式”上门“零距离服务”,充分发挥5支工业服务队、10支职能服务队作用,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一对一协调解决疫情期间企业用工、生产、货物运输等120余个实际问题,帮助企业坚定发展信心。
面对疫情考验,我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生产服务,在督促指导企业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不负发展不负春。(作者:王雯秋)
福安市老促会
2022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