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春风又绿大墓里 畲村再迎新契机

——霞浦县老促会赴长沙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活动

日期:2022/4/1        来源:宁德霞浦县老促会        点击数:

 春风又绿大墓里  畲村再迎新契机

——霞浦县老促会赴长沙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活动

 

329日,霞浦老促会一行三人在会长张金霖的带领下,来到松山街道长沙村进行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调研。

长沙村委书记俞云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俞云灿向调研组介绍了长沙村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他说:随着海堤的建成、福宁湾垦区的开发建设,多年来,长沙村主动抓住机遇,在党支部的引领下,牢固树立“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条线,穿针引线靠党建”的工作理念,创新“五融五共”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施“扶贫先扶志”,实现三次转型成功,推动移民安居乐业,实现乡村振兴。如今村容旧貌换新颜,成为霞浦县库区移民重点村、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全国文明村。

 

漫步在初夏的霞浦长沙村,美丽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整洁干净的人行道、崭新的3层小白楼、古香古色的文化中心……在这里,一切显得井然有序而又充满着生机活力。难以想象,曾经的这里,只是一片荒滩,村里环境脏乱差,群众收入水平低。

曾记得,经过1972年和1991年的两次移民,崇儒、柏洋160户群众背井离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长沙村,占全村总人口近一半。如何让移民移得出、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成为各级党委和长沙党支部最牵挂的事。彼时,长沙村党支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对全村的宅基地、耕地、山林、滩涂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重新分配,把位于公路沿线最好的宅基地安排给移民建房,把最好的耕地、山林、滩涂分配给移民经营,所有移民克服了第一次转型阵痛,在长沙站住了脚。

  

2008年,霞浦经济开发区扩大建设,长沙村60%农田被征用,大量移民因失地面临第二次转型。由于长沙村拥有得天独厚的滩涂资源,村党支部将目光投向了养殖弹涂鱼上。党支部书记俞云灿和村两委班子一致认为,养殖弹涂鱼可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效益。为让村民们吃下“定心丸”,俞云灿率先试养12亩大弹涂鱼。不到一年大弹涂鱼试养获得成功。于是,村党支部带领村民重新整合滩涂资源,在福宁湾开垦荒滩2000多亩,从广东引进大弹涂鱼规范化养殖技术,成立了长沙大弹涂鱼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投资入股养殖经营,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技术员开展现场技术帮扶,组织党员、致富能手与困难户结对帮扶,帮助30户困难户每户争取3万元小额贴息贷款,解决养殖资金缺口。仅此项,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6300元,长沙村成为大弹涂鱼科技推广示范村,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大弹涂鱼科技示范基地。

  

 

2012年,由于福宁湾长堤合拢,滩涂资源日趋匮乏,移民面临第三次产业转型。村党支部借助临近霞浦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瞄准发展园区配套服务业、布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在村党支部和党员致富能人的引领带动下,村民们开始发展日用品零售、运输、饮食、观光农业、民宿等服务产业。并围绕“乡村振兴”主题,通过“支部+合作社+党员+贫困户”模式,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发展观光农业,吸纳农户、贫困户入股入社“抱团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村民年增收30余万元。

长沙村地处霞浦经济开发区商圈位置,辖区内有邦德合成革有限公司1家企业和长沙大弹涂鱼专业合作社等多家专业合作社,周边还有庞大高科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恒盛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2011年,在村党支部的牵线搭桥下,规上工业企业—邦德合成革有限公司在长沙村落户,20138月公司成立党支部后,村党支部立即与其开展“联合共建”,签订合作协议,公司承诺不建职工宿舍楼,按每人每月补贴50元标准,安排公司400多名职工全部租住在长沙村民家中,发展“房东经济”,每年为全村带来400多万元的房租收入,村民人均增收3149.6元。

    

 

20174月,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国家光伏扶贫工程优惠政策,引入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通过推行“党建+扶贫+光伏”发展模式,长沙村党支部向上级争取了41万元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资金,首年村财增收达5万多元,并与生产能力不足的贫困户签订协议,在光伏项目中折股量化切出20%作为分红,贫困户首年分红达2000元。该村还将位于长南片空余的3亩多集体土地平整,出租给石材厂,年实现租金收入1.5万元。

2020年以来,长沙村还推行了“村企一体”模式,由党支部牵头注册成立霞浦州之洋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将“美丽乡村”等投资作为资产打包注入,将长860米、宽12米的旧海堤改建为“滩涂摄影美食体验中心”,建设仿古式木屋、休闲台和栈道,并以招商引资和统一发包方式经营。村财收入突破50万元,从根本上改变了村财落后局面。

截至目前,全村拥有荷花观赏池40亩、火龙果采摘园100亩、民宿旅馆23家,加上个体经营的京杂店、小吃店等,如今第三产业已成为长沙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张金霖一行还兴致勃勃地查看了入住长沙村的外婆家茶社、章绍同音乐工作室、汤养宗文学工作室以及映像陶瓷工坊等文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为长沙村的后续旅游和产业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在村委的带领下,长沙村的明天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