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老促会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意见
日期:2022/1/20  来源:泉州惠安县老促会  点击数:
惠安县老促会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意见
惠安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2021年,县老促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服务老区建设、老区乡村振兴系列讲话,及党中央、国务院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系列文件精神,认真执行各级党委政府及上级老促会的工作部署,制定县老促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在“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的活动及贯彻县委县政府“2看、3比、5新、千亿惠安再出发”活动中加以落实,以全国“先进老区建设促进会单位”荣誉为鞭策,做到服务老区办实事,拓展思路开新局,在促进老区建设方面取得实实在在成绩。现将主要做法及成效总结如下:
一2021年主要工作做法及成效
(一)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
加强政治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队伍素质,一直是县老促会注重抓好的工作。一是坚持每周一,并利用其他时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学习各级党委政府服务老区、助推老区乡村振兴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更新观念,提高学识水平,跟上时代步伐,工作更有成效;二是坚持不懈向老区村传导正能量,引导大家常讲,讲好老区村革命斗争史、老区乡村振兴发展、老促会工作三个故事,为做好老区工作提供精神动力;三是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月17日至19日组织驻会人员及常务理事代表,老区村代表前往清流县、宁化县开展“走进中央苏区、汲取前行力量”的主题党日暨党史学习教育现场参观教育学习活动,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现场课,进行一次精神的洗礼,心灵历炼,认识到作为老同志,仍需补精神之钙,筑信仰之基,增强责任意识,做到践行初心,不忘初心,永葆初心,才能办好实事,开创新局面;四是做好宣传工作,弘扬老区精神,以工作简讯、调研报告、征文等形式积极向《中国老区建设》《红土地》杂志投稿,及邀请县融媒体中心做好老区工作新闻报道进行宣传,今年1-10月《红土地》杂志刊登县老促会稿件11篇,《中国老区建设网站》刊登7篇报道,《福建省老区建设网站》刊登20篇文章,《福建老年报》、《泉州晚报》刊登4篇文章,宣传革命老区的红色故事和历史贡献及新时期老区乡村振兴新变化,展示老区的新风貌,反映县老促会立足本职,积极有为的工作动态。
(二)制定庆祝方案 献礼建党百年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传老区的历史贡献和建设成就,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服务促进老区建设发展,县老促会于年初制定了《惠安县老促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方案》,具体包括:1.开展革命历史教育活动、增强服务老区理想信念;2.开展红色遗迹保护活动、完善党史国史教育平台;3. 开展扶持项目落实活动、促进老区基础设施改善;4.开展结对挂钩帮扶活动、助推老区振兴战略实施;5. 开展老区扶困奖学活动、助力决胜全面小康工作;6.开展深入老区调研活动 为老区村振兴建言献策;等等,并具体细化到有关指标及工作任务要求中,指导老促会以习总书记关于老区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及新发展理论精神,及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为引领,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以庆祝活动推动服务促进老区发展工作,在服务促进老区发展中突出纪念活动的实践意义,将传承红色基因融合在老区振兴发展战略中,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迈好、迈准、迈稳“十四五”老区工作的起步,开好新局面,
(三)领导现场办公 协调解决问题
10月21日上午,县委书记王春雷率县委副书记黄丽琼,县政府副县长陈剑虹、谢二亮和县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县老促会会长林应欣陪同下,先后察看辋川镇南星村的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及平湖景观提升工程项目;东桥镇屿头山革命纪念公园建设项目,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决定:一是南星村有关建设项目资金筹措方面:由县财从预算安排统筹补助100万元,石化园区及县直有关部门统筹补助145万元,共计补助245万元;二是屿头山革命纪念公园项目资金补助方面:(1)由县财政从预算安排统筹补助100万元,石化园区统筹补助100万元,县直有关部门统筹补助115万元,计315万元;(2)将公园二、三期项目纳入2022-2024年度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财政统筹安排300万元给予补助;(3)自然资源局以地质公园矿区修复项目向上级争取500万元资金补助。
县委书记每年到两个老区村现场办公,协调解决老区村建设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已形成一项制度。2014年至2021年,三任县委书记先后到16个老区村现场办公,当场解决项目建设补助资金4334万元,有效解决了老区建设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极大改善老区基础设施,生活环境。充分体现县委县政府不忘初心使命,情系老区人民,支持老区振兴。
(四)保护革命史迹 传承红色基因
1.加大惠安武装暴动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建设力度。
(1)完成“惠安武装暴动纪念园”建设,2018年底县委书记到后洋村现场办公,安排143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惠安武装暴动纪念园建设,由于主客观原因建设进度缓慢。今年来县老促会将该项目列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献礼工程,并加大指导、检查、督促力度,已基本完工。(2)推进陈琨故居修复工程。陈琨为红二团政委,在惠安暴动中英勇牺牲,其故居年久失修,大部分倒塌。为纪念英烈,2020年11月县委书记到宣美村现场办公,当场 解决了陈琨故居修复的专项资金,今年5月11日修复工程正式动工,按修旧如旧原则,目前已完工。(3)助推屿头山革命纪念公园建设。为发挥传承红色基因优势和革命历史教育作用,带动乡村振兴,经县政府同意,东桥镇政府将在屿头山惠安武装暴动战斗纪念碑园周边建设屿头山革命纪念公园,项目总概算7200万元,总面积18.65万m2,分3期建设,第一期工程投资1700万元,已开始施工。县老促会非常关注、关心项目进展,了解存在问题与困难,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建言献策,将该项目推荐为今年县委书记现场办公点,现场解决补助资金1215万元。
经过几年锲而不舍、艰辛的努力,惠安武装暴动红二团行军路线的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基本全线修复建成,从集结誓师出发地的后洋村飞凤寺、惠安武装暴动纪念园、沿途“五陈乡苏维埃政府纪念馆”、“陈琨故居”、及湖埭头红色建筑集群、前林村红色建筑集群、屿头山战斗纪念碑园,完整生动的展示了红二团革命斗争过程。这些红色史迹已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及党史国史教育基地,近年来,各级各部门络绎不绝到这些遗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及党史学习教育,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全面建成村史室 献礼建党百周年
为抓好最后13个老区村革命历史展示室(简称“村史室”)建设,县老促会将此项工作列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抓手,要求老区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抓好村史室建设,在建设中学习党史,重温老区村革命历史,并加强指导、督促、检查力度。3月15日、5月24日县老促会分别组织建设进度、质量检查。4月27日上午在后许村召开2021年村史室建设推进会,对前两批村史室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对第三批建室任务再动员、再部署,并邀请县党史办、老区办、革命历史纪念馆有关领导到会指导。在县老促会事前把关、审核,事中对质量、进度检查、督促,事后验收总结整改提高的精心组织,精准指导的扎实推动下,载止6月30日前,全县39个老区村纪念室及惠安暴动屿头山战斗纪念室全部建成,向建党100周年献上一份礼物。这项工作得到省、市老促会的肯定,也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今年县财政安排1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补助村史室建设。
3.建设公学支部纪念亭
中共惠安公学支部1926年12月在螺城东街围头池的惠安公学成立,这是中共在泉州地区第一个基层党组织,也是福建省最早建立中共组织的县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惠安公学改称“东街小学”,后又易名为“八二三小学”, 20世纪90年代旧城改造拆迁,县文物委在原址竖立“惠安公学支部遗址”石碑。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在县老促会推动下,螺城镇党委政府、东南社区共同努力,县城市管理局将公学支部纪念亭建设列入围头池红色公园建设范围,投资45万元,并于2021年6月竣工落成。
(五)深入调查研究 助力老区振兴
1.加强检查督促,抓项目促落实。为助推老区振兴战略实施,加快重点扶持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好的开局,好的起步。2021年元月28日上午,县老促会到革命老区村山霞镇后洋村、涂寨镇胡厝村检查县委书记现场办公确定的重点扶持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察看处于封顶节点的胡厝村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后,对该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等不足之处提出保质保量,加快进度,尽快、切实将县委书记现场办公确定的扶持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好的要求。
后洋村“惠安武装暴动纪念园”项目是2018年县委书记现场办公确定的扶持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在现场检查后召开的协调会上,林应欣会长提出:要提高认识站位,后洋村是惠安暴动集合誓师出发地。我们决不能辜负党和政府、老区人民的期望,要对得起在惠安暴动中英勇献身的烈士,一定要将纪念园这具有教育意义的项目做好。后洋村要按照检查组提出的布局调整、内容充实、优选用材,补缺补漏的要求,立即整改。会上还就2020年11月县委书记现场办公确定的补助270万元扶助宣美老区村”宣美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建设和陈琨故居修复推进情况进行研究。
2.开展村史室建设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的专题调研。3月29日上午,县老促会到净峰镇城前老区村、辋川镇后许老区村就村史室建设与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的课题开展调研。
在现场检查两个老区村史室建设推进情况后,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村史室建设推进具体情况介绍及镇党委领导关于将建设好村史室作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抓手之一的发言后,调研人员对镇、村高度重视村史室建设并将其与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做法,以及具体工作抓早、抓实等表示肯定与赞扬,并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当场反馈给村两委,提出整改的建议。
县老促会会长林应欣在调研时说:认识要再提高,今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又逢建党100周年,因此建设好最后一批老区村史室意义重大;要将村史室建设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在建室中学好身边党史;工作要再落实,要把握科学性,整体方案要不断过细推敲,精益求精,以史为据,实事求是,6月份完成建设任务。
3.开展革命遗址纪念设施保护建设专项调研。6月28日,县老促会会长林应欣带队到山霞镇后洋、宣美老区村,东桥镇屿头山革命纪念公园一期工程现场调研部分惠安暴动革命遗址保护和纪念设施建设推进情况。并在东桥镇政府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听取东桥镇介绍屿头山革命纪念公园项目、后洋村介绍惠安武装暴动纪念园项目、山霞镇介绍陈琨故居维修项目推进情况。
县老促会会长林应欣提出调研意见:要明确当前形势和任务要求,革命遗址、纪念设施保护建设就是对党史学习教育载体的保护建设,也就是学习我们身边党史的一个过程,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要明确存在不足与问题,后洋村惠安武装暴动纪念园,进展缓慢主要是责任心问题;宣美村综合服务中心项目进度较滞后;要明确后续工作要求:后洋纪念园增加革命先烈的雕塑及84名红军战士姓名查找要尽快落实。村史室重新布局,要提出整改的具体方案;宣美村综合服务中心项目,镇政府要加强领导,加大督促力度;屿头山纪念公园项目,建议屿头山战斗纪念碑北坡山体保护,要采取喷浆加固办法,具体要与设计单位衔接研究等等。
4.开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专项调研。(1)8月6日上午,县老促会到涂寨镇曲江老区村、东岭镇湖埭头老区村调研老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调研人员参观两个老区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现状,听取有关农业公司专业人员关于经济作物种植、田间技术管理、经营收支等情况介绍。随后参观了湖埭头村新建落成的“乡村记忆文化纪念馆”,并在湖埭头村党群服务中心召开座谈会。
与会人员对老区村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表示了肯定,尤其是近几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及革命遗址保护建设,大大改善了老区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也指出存在的问题,认为乡村全面振兴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必须脚踏实地,稳步推进,同时要注重打好传承红色基因这张牌,发挥革命老区的优势,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支持。
县老促会会长林应欣做总结时建议:①要将党的乡村振兴政策化为老区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要认真学习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统筹推动老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②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组织振兴这是乡村振兴战略成功的关键;③村级班子坚强村主干有力是基本保证;④要因地制宜选择振兴发展的道路,产业兴旺是重点是基础,要结合具体实践,制定工作目标;⑤.要发挥好红色资源,在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中的作用;⑥农业综合开发模式要升级,提高村财、村民收入。
(2)为做好2021年度县委主要领导到老区村现场办公的推荐选点等前期工作,9月2日上午,县老促会走访辋川镇南星村,东岭镇东埭村,崇武镇五峰村、大岞村、港墘村调研老区村振兴项目建设情况。调研人员先后现场察看2022年拟建设项目“南星村文化卫建综合服务中心”、“南星村平湖景观提升工程”,“东埭村农民休闲广场”,及在建的五峰村“乡村振兴主题文化公园”项目和大岞村“滨海景观带前江路段路面拓宽工程”项目。认真听取了项目生成或建设推进的情况介绍。对每个项目都做了详细的询问了解,如位置选择,土地性质,报批情况,有否未了事项,项目总概算,资金拼盘情况,资金自筹能力,可行性研究的成熟度,2022年度能否完成建设任务等方面,做到目睹为实,兼听则明,心中有数。
在项目调研碰头会上,县老促会会长林应欣说:现场走访、调研,做到情况明了,心中有数,但还要做过细的工作,抓紧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评估可行性,将选点推荐工作做到精益求精,向县委提出好的建议,将实事办成办好。
(六)不忘初心使命 帮扶落到实处
1.泉州市老促会继续给予挂钩点,辋川镇五柳村与泉州中田公司在土地流转基础上创办的农民田间学校项目大力支持,市老促会会长陈荣洲去年底带队实地专题调研,今年安排专项资金10万元给予扶持。
2.2021年4月1日上午,县老促会、民政局(老区办)召开工作联席会议,学习了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讲话精神及讨论了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推动老区工作的举措,通报2020年“一帮一”挂钩帮扶工作情况,研究县委县政府支持老区村建设项目及帮扶资金的管理问题。会议重申学习教育实践主题为“我为老区办实事”,具体从抓好“一帮一”挂钩帮扶老区村工作、为老区办实事10个项目、县委书记到老区村现场办公、发动社会组织帮扶老区村等方面着手。
会后,与会人员分为两组,分别由老促会会长林应欣、民政局党组书记王江龙带队,走访了6个县直部门,了解“一帮一”挂钩单位贯彻落实(惠委办[2020]48号)文件情况,调研挂钩单位发挥部门职能帮助改善老区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造血功能,项目扶持,扶困助贫及单位今年是否定期走访被扶持的老区村,指导帮扶工作,及时解决帮扶工作的困难和问题等等情况。针对个别部门对“一帮一”挂钩帮扶工作重视不够,甚至出现停滞情况,有的消极被动,仅做一些表面文章,深入老区村帮扶力度不够等问题,县老促会、民政局(老区办)领导建议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加大推进帮扶力度,找准切入点,真正挂钩,实在帮扶,尤其要总结不足之处,补缺补漏。
2020年,全县39个县直机关帮扶老区村投入970.07万元,切实为老区村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彰显了“一帮一”挂钩扶持老区村的工作实效及这制度的重要意义,体现县委县政府不忘初心使命,始终关心老区、支持老区乡村振兴。
(七)坚持扶困奖学 不忘老区人民
1.2021年元月21日至23日,县老促会协县慈善总会开展老区村两节慰问送温暖活动。21日上午在革命老区基点村前林村,慰问人员先后走访慰问林权民烈士家属林爱宝、“五老”人员刘乌留、因病致困的特困户杨锾。林应欣会长、庄建辉会长、陈照玉先生将慰问金送到他们手中,代表县老促会、慈善总会、“金钳”扶困基金向其表示节日的问候,并详细询问生活、身体等情况,表示党和政府是不会忘记她们,祝她们过个祥和快乐的春节。被慰问的对象对县老促会、慈善总会的慰问及陈照玉先生的善举表示深深的谢意。
元月21日至23日,县老促会分成三组,在镇、村领导的陪同下,进村入户将“金钳”扶困慰问金和县老促会、慈善总会扶困慰问金送到困难群众的手中,并送上新年的祝福。本次共慰问117户,其中烈士家属6名,“五老”人员4名,计发放慰问金23.5万元。
2.8月11日上,县老促会、慈善总会举行第八届“金钳”基金及慈善总会奖(助)学金颁奖仪式。35名老区村困难学子每人获“金钳”奖学金4000元及慈善助学金1000元,共颁发奖(助)学金17.5万元。
3.11月12日,县老促会、教育局联合举行黄仲咸老区奖学颁发仪式,25名学生受奖,计发放奖学金2.5万元。
惠安县革命老区村“金钳”扶困奖学基金由“金钳”集团董事长陈照玉先生独资1000万元设立。几年来计扶助慰问老区困难学子308人,发放奖学金109.65万元。陈先生的善举得到老区人民的点赞,获得中国老促会“全国减贫贡献先进个人”荣誉。
(八)加强督促检查 实事办成办好
县委县政府每年安排10个老区村为民办实事项目,每个项目补助资金10万元,项目由老促会和老区办共同把关推荐,同时每年从预算资金安排60万元给县老促会用于扶持培育老区村项目建设。项目投资不大,但老区村民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到,如太阳路灯、道路硬化、排水排污、绿化设施、休闲广场、红色纪念设施等等均为民生工程。年年办实事,持之以恒不断改善民生环境,让老区人民不断有获得感,基层干部的努力有成就感。为确保实事办成办好,县老促会主动作为,除了不定期指导督查外,还与老区办、财政局联合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按县委县政府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2021年,县老促会紧跟形势,主动作为,在党史学习教育及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中努力推进服务老区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产生较好效应。但离党和政府及老区人民要求还有差距,如如何进一步发挥驻会人员积极性,主动性,更精准掌握服务老区有关政策、精神,加强老区村革命历史学习教育,调动老区村干部的积极性等等,都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新的一年,我们将扬长避短,再接再励,拿出全年工作优秀答卷,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二、2022年主要工作意见:
1.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理想信念,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更好服务老区提供精神动力,不断提高老促会队伍素质及工作水平。
2.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各级各部门有关老区振兴文件精神及县委县政府“2看、3比、5新、千亿惠安再出发”活动要求,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扶持老区、助推老区建设有关工作,充分发挥老促会的职能作用。
3.继续做好红色革命遗址、纪念设施的保护建设工作,对村史室建设进行回头看,不断提升建室水平。
4.继续按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为老区办实事项目的督导工作,用好专项资金,确保建设如期完成。
5.加强近几年县委书记老区村现场办公确定扶持项目建设督查力度,督促早开工,如期完工,兑现对老区人民的承诺。
6.开展县直机关“一帮一”挂钩扶持老区村工作的检查,不断总结经验,确保挂钩工作有实质内容有实效,杜绝挂而不帮的形式主义。
7.继续开展扶困奖学活动。
8.做好服务老区的有关调研工作,为助推老区振兴建言献策。
9.继续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宣传老促会工作动态及老区村红色风采,乡村振兴的发展变化,崭新面貌,扩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