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2021年漳浦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与扶贫开发协会工作总结

日期:2022/1/13        来源:漳州漳浦县老促会        点击数:

2021年漳浦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与扶贫开发协会工作总结

 

2021年我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老促会和乡村振兴促进会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讲话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保护红色遗产,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和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不懈深入调查研究和因地制宜有效开展“两会”工作,尤其是在革命旧址的修复保护利用、助推乡村振兴、落实老区贫困学子奖学助学金发放、宣传老区新变化新成果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一、围绕学习党史,弘扬革命传统

按照浦学组办发﹝20211号文《中共漳浦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推介漳浦漳浦县党史学习教育实地参观学习路线的通知>》通知要求,县老促会责无旁贷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工作重中之重,充分发挥老促会优势,本着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加强全体在会人员自觉学习党史,还将我县的革命红色文化融入今年全县党员党史学习之中,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漳浦苏区的革命故事和英雄史迹,选派副会长充当党史学习的讲解员,为全县党员干部现场教学提供方便。我县重点红色旧址的靖和浦中心县委车本(龙岭、山城)村红色旧址、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成立(马坑村新厝顶)旧址、大南坂下楼村清泉岩红三团重组旧址、马坪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漳浦县第一个共产党农村支部(割后村丹井村醒民学校)旧址等一批红色旧址成为学习体验热点。通过学习,既了解我县革命前辈在战争年代艰苦卓绝,勇敢斗争的往昔岁月,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又了解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了解我党的过去,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二、重视旧址保护,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遗址,记录了光辉的革命事迹,承载着深厚的红色革命历史,随着岁月的远去,我县几十年来对革命遗址虽进行了大量修复和保护,但一些遗留存下来的红色足迹,有的即将失传,如不加以保护,将会被人们遗忘,甚至完全淹没或丢失。在戴全成带领下,全老促会的同志经常利用下乡、调研等各种场合,见缝插针宣传和介绍如何对革命旧址和红色文化的保护维修重要性,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努力向上争取资金,向下鼓动乡镇村党组织为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出力,为了确保重点革命文物的修复,县政府每年还预算部分资金作为保护利用的经费,我县一些红色革命历史得以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一年来共完成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成立(马坑村新厝顶)旧址修复并进行了屋内红色文化布馆、山城村飞机炸弹广场修建、割埔村红军纪念园部分建设以及霞美虎崆岩革命旧址修复规划等,这些红色文化的修复,为广大群众参观了解我县革命历史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载体,使人回想起战争年代的烽火岁月,记住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红色故事、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引起广大党员干部永远牢记无私无畏的革命先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

三、心系老区学子,做好纾困助学

纾困助学旨在助力老区发展,奖励、资助勤奋向上的老区优秀学生,体现了党和政府培育下一代的重视和关怀,这种善举是一种社会正能量,深受社会好评和赞扬。今年还是继续认真落实奖学助学,做好教育帮扶工作,为了使助学金发放得更合理更对路,在县教育局的积极配合下,做了大量细致的筛选工作,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经评审确定的初步受奖名单,在所在学校张榜公布,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扎实做好奖学金发放各个环节工作,顺利完成各个奖学助学金发放工作。今年共有黄仲咸教育奖学金、科华老区育才奖学金、科华大学新生奖学金、省翁俊民助学金、省老促会苏区老区扶贫助学福彩公益金、漳浦县苏区大学新生红苗助学金项目。受助学获奖学生代表蓝小燕表示,这份奖学金,代表的是一种关怀,一份鼓励,一股让贫困学子不断进取的动力。饮其流者思其源,学有成时知感恩,身为革命老区的新生活力,将更加努力学习,踏实求进,在奋斗中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回报关心他们成长的社会爱心人士,让这份爱心继续传承。今年我县共发放黄仲咸奖学金69名、科华育才奖学金30名,科华大学生奖学金22名,省翁俊民助学金10名,省老促会苏区老区扶贫助学福彩公益金奖学66名,漳浦县苏区大学新生红苗助学金,县老促会、扶贫开发协会共拿出6万元,作为资助30名老区大学新生,帮助他们解决入学经济困难。完成落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下达的纾困助学10名,同时县扶贫开发协会还挤出经费1万元进行配套纾困助学,每人达2000元。全年共对大中小学237名老区学子予以资助,金额达40.3万元。总之,在助学金发放过程中,县老促会始终把握面向老区贫困学子,重在扶贫纾困,在县教育局的通力合作下,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程序公开、公开申报、严格把关、集中颁奖,为我县老区贫困学子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四、助推乡村振兴,帮扶有所作为

一年来,县老促会、县扶贫开发协会按照上级要求,加大助推乡村振兴的产业扶持、科技扶持的工作力度。一是县“两会”成员克服年纪大行动不便,经常深入老区村进行调研活动,帮助市县挂钩帮扶村和产业项目,让他们搞好种养业,增加收入,协调镇、村帮助解决创业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稳定增产增收。二是认真策划,筹集帮扶项目和资金。利用国家乡村振兴大好政策,努力向上争取帮扶项目,今年有市乡村振兴促进会确定的龙岭挂钩村、舌尖猎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产业示范点、省挂钩后洞黑山羊合作社产业示范点等三个帮扶项目被列入,争取省市扶贫“两会”的项目扶贫补助资金24万元,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他们家中,从而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三是精心组织,做好科技助推培训。我会人员年初下乡调研,深入老区、山区、少数民族集中的特色村,与专业户座谈,了解他们的生产技术需求和困难,再根据各个村的产业特点,制定全年的培训计划,并根据不同季节,组织生产技术业务培训,聘请市、县农艺师、专家讲课,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实践教学。先后共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7个班,405人次,发放科技读本和种养植知识宣传折页600余册。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促进产业增产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四是完成2021年福建最美乡土专家(种植类)评选活动,经过基层认真摸底,促进会组织人员进行核实初选,共推荐四名应用技能突出、积极示范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扶农助农成效突出、有良好影响力的乡土专家参加全省评选。

五、上下左右互动,学习交流互补

学习是为了进步,交流才有新思路新举措。一 年来县“两会”进行了多次的互动学习交流活动。一是前往龙海区双弟华侨农场参观抗日救国李林烈士事迹陈列馆,通过参观学习龙海籍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的故事,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图片,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李林烈士短暂而传奇的革命生涯,令人震撼、让人钦佩、催人奋进,使大家从中感悟到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和担当使命的力量。二是选派二位副会长和三位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挂钩联系点的同志参加漳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在平和县大溪镇举办的乡村振兴培训班,专题听取省“两会”常务副会长、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片区龙海村党总支书记游祖勇,省“两会”副会长、福建春天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范志阳二位在乡村振兴工作上有亲身经历的专家讲课,实地参观学习了平和和诏安两县乡村振兴示范点,在培训中提高做好乡村振兴产业示范点在巩固脱贫成果,吸收兄弟县在乡村振兴中的好方法好举措好成果。三是做好接待厦门市老促会和龙海区老促会来我县参观学习漳浦红色文化,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方便,并以此讲好漳浦红色故事,让外面的人了解漳浦人民在战争年代的英雄事迹。四是做好市老促会和市乡村振兴促进会领导来我县调研考察工作,先后有市老促会名誉会长黄长茂、林殿阁,市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吴景辉、常务副会长沈清芬、副会长张泽成、副秘书长张耀华等老领导,陪同他们深入到下楼村、后洞村、龙岭村老区村和舌尖猎人生态有限公司等实地考察调研工作,上级各位领导对我县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很多可贵意见和建议,为我们下一步做好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六、加大宣传报道,提升老区站位。

坚持注重老区在乡村振兴中的各类型新闻或成效的报道宣传,用报刊杂志和电视新闻报道老区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增强感染力,不断提升我县在全国老区县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一是由县老促会组织编撰的《漳浦县革命老区发展史》一册,年初在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成立旧址(绥安镇马坑村新厝顶)举行首发式。全书分为“革命烽火、建设探索、改革开放、红色传承”四大部分,以及百年大事记和附录。这本书详细记载了漳浦人民革命斗争史,包括靖和浦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吴庭坚、中共漳浦县委原书记张太西等500多位漳浦英雄儿女的英雄事迹,收录了44处红色革命遗址,还记载了新中国成立后漳浦县的建设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富美金”漳浦的辉煌业绩、老区人民拥护共产党、支持红军事迹以及漳浦儿女参加长征,参加红三团、新四军,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英雄事迹。它的发行将为全县人民,乃至全国提供我县红色历史文化渊源的最好读本教材。二是紧紧围绕县委落实省委“五促一保一防一控”,扎实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和县政府提出“全方位推进漳浦高质量发展超越”主线,做强中心城区,做优“三种经济”,做好“七篇文章”,努力把古郡金漳浦建设成为活力新产城、生态富家园的工作战略思路,全力挖掘老区人民在乡村振兴和创业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三是依托漳浦县是原中央苏区县这张名片,加上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等早期革命活动名扬省内外,漳浦无数革命先烈在这块红土地上留下了活动的足迹,这三十年的精心修复保护利用以及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环境进行整治,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涌现出大量需要报道新闻,精心组织各种各类新做法、新举措、新成果向上报道稿。全年共采写71篇,被采用58篇。其中有被红土地、滴水缘、中国老区建设杂志,中国老区建设网站、市县电视台及新闻网点采用。四是配合县融媒体中心制作开播《红色记忆咏流传》三十二集,由主持人讲述红色经典故事,让红色文化更深入人心,通过一个个经典的革命故事重温百年峥嵘岁月,回望百年党史,展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革命豪情。由漳浦新闻网开辟专栏《传承红色文化》七期,着力讲好革命红色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五是开展老区教育专题调研,与县教育局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老区镇、村和学校,倾听当地党政领导、基层干部、学校领导和老师、老区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精心撰写,完成一份6400多字专题调研报告,上报市老促会,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022年工作要点

 

一是要以省委书记尹力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强调的“加快老区苏区振兴发展,这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责任”作为今后五年工作重要任务,推动贯彻落实。

二是做好换届选举工作,把现有漳浦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和漳浦县扶贫开发协会更名为“漳浦县老区建设与乡村振兴促进会,筹备好换届大会所需的各种材料。

三是继续做好革命旧址遗址的修缮建设保护利用工作,如盘陀割埔红军纪念园、清泉岩红三团重组旧址文化广场、新华都漳浦事件纪念墙、协调筹建漳浦革命历史纪念馆等。

四是继续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老区乡村振兴相关调研工作,扎实抓好挂钩村、产业联系点帮扶和下乡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五是继续做好新年各种奖学助学金评选、审核、颁奖工作。

六是筹备召开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

七是认真完成县委县政府和省市 “两会”交办的工作任务。

总之 ,2022年是县老区建设与乡村振兴促进会开局之年,新的班子要有新的气象、新的举措、新的作为,以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漳浦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漳浦县扶贫开发协会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