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建党百年 重温红色印记(十二
日期:2021/11/4  来源:宁德福安市老促会  点击数:
喜迎建党百年 重温红色印记(十二)
中共福安临时工委成立
为了加强闽东工作,闽浙赣区区党委城工部又派曾担任过福安师范教员、对福安情况较熟悉的林立,率关平山、谢冰等到福安,1947年3日领导成立了闽浙赣区党委城市工作部闽东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闽东临时工委),书记林立,副书记阮伯淇,组织部长关平山,宣传部长张幼锐,军事部长谢冰,民运部长陈斯克,并决定成立福安临时工委,组织上决定福安临时工委书记由张幼锐兼任。4月6日,在张幼锐家三楼成立了中共福安临时工委,书记张幼锐(兼),副书记陈松青,委员卓玉藻、叶荫章、阮玉灿、郭洁、刘修(毓琨)。
中共闽东地委成立
1947年9月,闽浙赣区党委常委兼闽东北地委书记左丰美前来闽东,在宁德中洋里村召开闽东党组织负责人会议,传达了省委“八二八”指示精神和省委同意成立中共闽东地委的决定。9月,阮英平在宁德桃花溪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共闽东地委,书记阮英平(兼),副书记阮伯淇、江作宇,委员陈邦兴、黄垂明、李继藩。会议还决定向福安、周宁方面发展,大力组织贫农团,发展党组织,恢复建立闽东革命根据地。在阮英平的领导下,闽东重新燃起了燎原的革命列火。在中共闽东地委成立的同时,成立了中共福安县委,陈斯克任书记,雷美孚等人任委员。
新人书屋
1946年2月,中共国江工委派黄森回福安担任县委书记。3月29日(黄花岗纪念日、国民党青年节),设在福安城关上莲池路4号的新人书屋正式开业,黄森任经理,阮伯淇为业务。书店对外公开出售上海、福州等地书局、出版社发行的书刊,用《总裁言论集》等书来装潢门面;同时在书架上排列《毛泽东传》《朱德传》《贺龙传》,黄炎培的《延安访问记》以及苏联小说《母亲》《铁流》《夏伯阳》等革命书籍。新人书屋还与外界建立了联系。上海的一些书店、文萃三日刊杂志社等寄来了大批书刊、报纸;苏联驻华大使馆创办的《时代日报》《时代日刊》都和书店有业务往来,新人书屋业务蒸蒸日上。一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被吸引到书店来,受到熏陶和影响,从此走上革命道路。书店对内则作为党的地下联络站,传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党内书籍,书店还设有秘密书库,以对付国民党福安当局的检查。一些不宜排列于书架上的书籍也藏在秘密书库内暗中销售。新人书屋销售进步书籍,在知识分子和青年中传播革命思想,引起了国民党福安当局的强列不满。8月下旬,被勒令歇业,店中书刊全部被抄走。新人书屋虽然只生存了4个多月,但它不仅为县委书记黄森提供了职业掩护,成为地下党的交通联络站,而且占领了福安的文化阵地,向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传播了文化科学知识和革命思想,其历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编者按: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特此推出“福安红色印记”系列专题,重温福安自建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以来的重要革命活动和历史功绩,感悟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精神,凝聚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中共福安师范支部建立
福安师范位于福安西部重镇穆阳。原城工部闽东临时工委书记林立、宣传部长张幼锐都曾任过该校教员,军事部长谢冰是该校毕业的学生,革命基础较好。1947年3月底,闽东临时工委成立后,张幼锐曾在该校发展了陈子英等6个学生党员,叶荫章在该校发展了林达正等2个学生党员。1948年1月底,中共闽东工委派詹其道回福安。2月,詹其道在穆阳水尾庵召开党员会议,学习毛泽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传达省委关于大力开展武装斗争的指示,成立了中共福安师范支部,王建勋任书记,直属中共闽东工委领导。不久,霞浦的城工部组织又给该支部转来了在校的一批学生党员的组织关系,师范支部新增学生党员26人,支部力景不断发展壮大。福师支部建立后,发动进步学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爱国民主斗争。在学生中宣传革命形势,编印党的刊物《洪流》,翻印毛泽东《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广为传播。师范学生还组织了演出队、歌咏队,开展多种方式的宣传活动,在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上起了一定的作用。
穆阳临时支部的建立
1949年,根据原福师支部领导人吴殿寻的指示,詹其适在穆阳主持建立了临时支部,詹其适任书记,陈雄任副书记,有三十位党员。并确定支部的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发展党员,壮大组织:二是发动领导群众继续开展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和抗丁、抗粮、抗捐、抗税为内容的“三反四抗”斗争:三是收集敌情,筹建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穆阳临时支部将全县分成7个工作片区,对党员和任务作了分工。6月中旬,穆阳临时支部配合闽浙赣边纵队第五支队解放穆阳。
黄森,又名黄隆,笔名廖戾,1921年出生于福安县穆阳苏堤村。1938年初中毕业后,就读于福安农校,不久加入中共组织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致力于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5月,张新民同志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派他以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到福安工作,任务是:营救游击队员,整顿地下党,恢复福安县委机关。随后到福安,在陈斯克家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共福安临时工委,任书记,以《闽东日报》记者的身份为掩护开展工作。1943年1月,参加省委举办第5期武夷干校整风学习班,学习班结束后,他仍以特派员的身份回到福安。8月返回福州。1944年,经张新民同志介绍,担任泉州《群力报》副刊主编。撰写了大量杂文,揭露和批判了旧社会的黑暗,深受读者欢迎。1946年2月,担任中共福安县委书记,县委机关从赛岐搬迁回到城关,县委开办了一家书店,取名为“新人书屋”,他公开身份是书店经理。5月因政治身份暴露,6月调回福州工作,不幸被错杀,时年仅25岁。1981年平反。(福安党史和方志室) 福安市老促会 2021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