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老区历史

第五次反“围剿”的前沿阵地

——将乐十三场阻击战简况

日期:2021/9/2        来源:三明将乐县老区办        点击数:

 第五次反“围剿”的前沿阵地

——将乐十三场阻击战简况

          吕晓刚

 

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红军在将(乐)泰(宁)建(宁)交通线上设置阵地节节阻击敌东路军第十纵队向中央苏区的进攻。其中从193435日至326日,在将乐境内红军对敌第十纵队实施了13场阻击战。本文试图对这13场阻击战作一简要的介绍,供党史研究者参考。

19341月,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处理“福建事变”的错误,十九路军和“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在蒋介石的重兵进攻下,很快就彻底失败。“福建人民革命政府”一倒,蒋介石立即对中央苏区重新发动进攻。1934115日,蒋介石将入闽讨伐十九路军的国民党军16个师1个旅零2个团,编为东路军,任命蒋鼎文为东路军总司令,卫立煌为前线总指挥,从东面对中央苏区形成合围态势。蒋鼎文、卫立煌把入闽蒋介石嫡系部队中最精锐的第4108889师编为东路军第10纵队,任命汤恩伯为第10纵队指挥官。

在敌军的攻势下,闽中苏区的峡阳、洋口、顺昌、沙县先后沦陷。国民党军第十纵队陈兵顺昌,窥视将乐,将乐成为中央苏区东部抗击敌东路军进攻的前沿阵地。

面对日益严峻的斗争形势,29日朱德总司令亲临将乐部署和指导反“围剿”作战,决定由红61团驻守将乐,闽中苏区的地方武装统一归红61团指挥;红七军团部署在将乐、沙县的交界处,准备阻击敌军由沙县进攻将乐或明溪;红34师部署在将乐经万安至泰宁与将乐经光明至泰宁两条交通线的中间地带,阻击敌军沿将、泰交通线进攻泰宁。

35日至326日,红七军团第19师、第34师、闽赣军区第61团、闽北游击独立营、闽中独立营、将乐游击独立营等部队,凭借将乐县的崇山峻岭地形,在将(乐)泰(宁)建(宁)交通线上将乐境内黄坑口、积善、县城、光明、万安、阳厝源、曹地、黄家地、马岭、瓜溪和将(乐)归(化)交通线上的白莲大俚、铜岭、铁岭,对敌东路军第10纵队进行了13场阻击战,迟滞了敌人向中央苏区的进攻,消灭了敌军大量有生力量。《红色中华》做了大量报道。

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红军在将、泰、建交通线的新桥、大洋嶂、邱家隘、将军殿、驻马寨阻击战中,我军集中了红一、三、五、七、九军团的主力与敌决战,而在将、泰、建交通线将乐境内的这13场战斗,由于我军出战兵力相对单薄,战果不佳,都没能在我军军史、战史上留下有影响的战例。但将乐作为中央苏区东部抗击敌东路军进攻的前沿阵地,13场阻击战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迟滞了敌军对泰建宁的进攻态势,为红军集中兵力在在泰宁的新桥、大洋嶂、建宁的邱家隘、将军殿、驻马寨与敌决战争取了时间。

(作者系将乐县老区办)

2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