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篇章:晋南游击队
日期:2021/4/27  来源:泉州南安市老促会  点击数:
红色篇章:晋南游击队
1933年秋,中共厦门中心市委在官桥岭兜内寮田址召开晋南党代会,40多名党员出席会议,成立中共晋南县委,机关驻地设在岭兜后垵。会议还决定成立梅岭、官桥、安海3个区委。
1934年4月,尤大斧等10余人组建晋南武装队,队长尤大斧,驻地设在岭兜后院社仔顶,15人枪作为执行战斗任务主力。晋南武装队和赤卫队为配合中央苏区反围剿,牵制敌人兵力,开展了频繁的武装行动。10月,中央主力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后,敌人对泉属地区红色据点进行残酷围剿。
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改为中国抗日义勇军西南军区闽南第二支队,支队长尹利东、政委李剑光率部粉碎敌人“围剿”,率精干游击队转战晋南一带。尹利东、李剑光到岭兜晋南驻地后,与晋南县委研究决定,由红二支队抽调干部傅文煌(后被捕叛变)和尤天从等一部分战士充实晋南武装队,扩编、组成晋南游击队,队长尤大斧,政委傅文煌,副队长王美,政治部主任王村生,拥有50余人枪。
晋南游击队建立后,就不断组织、协调赤卫队和各地群众武装打击敌人。先后镇压了在内坑附近为非作歹的特务、恶霸等反动分子7人;先后在晋南边区(榕桥顶梧坝、岭兜、砌坑、井上、大宅等村镇)镇压恶霸、特务及各类反革命分子30余人,使反动当局和土豪劣绅胆颤心惊,惶惶不可终日。革命声威大振,群众情绪高涨。
1935年4月,在晋南游击队配合下,尹利东率红二支队在南安榕桥梧坝村镇压贩卖鸦片的恶霸李树、李金等人,使当地土豪劣绅闻风丧胆。
1935年5月,反动政府派一支征粮队在白垵强征钱粮,翻箱倒瓮,赶猪牵牛,抢夺百姓财产,群众极为愤慨。应群众惩办恶徒的要求,晋南游击队和赤卫队共100余人袭击反动政府征粮队驻地,当场烧毁征粮清册,宣布恶徒罪状,执行枪决2人。
8月8日(农历7月11日),晋南游击队和赤卫队又把驻砌坑摧粮的敌军10余人包围起来,缴获步枪11支,短枪1支,并救出被抓捕的抗粮群众被尤芳乏。
1933年秋至1935年夏,晋南县委领导的晋南游击区域东起晋江池店,西至南安九溪,南达晋江东石、南安莲河,北到南安溪美莲塘,纵横数十公里。晋南县委在南安县的活动范围遍及岭兜、榕桥、溪美、莲塘、官桥、水头、石井、莲河等地,革命形势一派大好。各区乡都普遍建立农会、妇女救国会、店员工会、共青团、儿童团等组织,而且参加的人数很多,仅岭兜地区的农会会员就有2000多人。有些地区文化界还组织“反帝大同盟”、“学生抗日联合会”、“妇女救国会”等抗日团体。晋南县委通过各种革命组织,广泛团结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以及爱国民主人士,深入开展抗日反蒋活动,抵制日货,打击奸商,募捐财物支援抗日前线。
晋南游击队和赤卫队的革命行动震惊了泉州国民党反动军政头目,多次调动大批军队对晋南边区大举“围剿”,疯狂反扑。
1935年9月20日(农历8月23日),晋南游击队和赤卫队大部分人员到井上村铲除恶霸。由于反革命分子张尚钓等人充当敌人内应,以及叛徒出卖,国民党政府派第九师二六旅(谢辅三部)与省保安九团及地方民团三百多人,兵分三路对岭兜进行第一次“围剿”。因游击队及县委主干及部分地下党干部外出执行任务未归,敌人未遇武力抵抗,即大发淫威,对晋南县委驻地后垵和游击队驻地后院社仔顶,进行挨家挨户搜捕,对群众财物大肆掠夺洗劫,并疯狂放火烧毁后垵等3个自然村的房屋。被捕的群众有96人,官桥区委委员尤灵波因腿有疾,留守游击队驻地也被捕。尤灵波在被押往官桥途中泰然自若,大唱革命歌曲,高呼口号,表现出共产党员英勇的革命气节。当天晚上,他在官桥镇公所受尽酷刑,坚强不屈。第二天,敌人把他和八个群众用汽车押往安海。当途经皂店村附近时,尤灵波奋力跃出车斗,准备脱逃,但因双手被绑住,绑手的绳子另一端仍被拴在车栏上,敌人又不肯停车,最后,尤灵波被活活拖死,牺牲时年仅21岁。
10月3日,晋南游击大队为了粉碎敌人的“清剿”阴谋,返回岭兜中心片区。
10月4日(农历九月初七),国民党军对岭兜进行第二次“围剿”,尤大斧率领队员奋起迎击,坚持战斗一个多小时。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游击队分两路突围。一路由队长尤大斧、政治部主任王村生率领部分队员冲出重围,突围时有些队员失散。尤大斧、王村生等5人转移到榕桥施坪村顶梧坝的岩仔山岩硿隐蔽。另一路由副队长王美和梅岭区委委员尤小芳率领,突围后被冲散。王美、尤小芳和队员尤玉秀不幸被捕,当日被反动派惨杀于岭兜坊脚。同日被捕的还有队员陈忠企、尤天从、尤东,曾大头等8名战士。
后来,尤大斧、王村生等5人继续隐蔽在施坪村顶梧坝岩仔山岩硿中,并寻找机会和当地革命组织接上关系,査询失散的游击队员,准备再集中队伍与敌周旋。
10月6日,国民党军利用叛徒李六等,设计把隐蔽在榕桥顶梧坝岩仔山岩硿的晋南游击队长尤大斧、政治部主任王村生、队员洪我降、张德芽、王克智等5人骗出岩硿,残暴地把他们杀害。同日,安溪中心县委交通员李汉章、叶祖洪(叶祖炎)来岭兜执行任务被敌人抓去,活埋在梅花岭山坡上。
此后,晋南游击大队大队长由张尚守接任,继续在晋南开展游击活动。
1936年4月21日,张尚守在安溪后溪开会时遭国民党安溪保安队包围,突围时牺牲。由于国民党正规军和“铲共义勇队”的跟踪围截,包围乡村,迫使游击队活动的区域越来越小,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中共晋南工委领导游击队转入隐蔽斗争。当时,李刚增补为晋南县委委员,和叶忠一起在南安官桥,晋江的白垵、塔头等地开展革命工作。
1937年5月李刚任晋南工委书记,6月,增补为闽中工委委员,继续负责晋南一带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晋南地方武装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和反顽斗争中。南安党组织和游击队经历了三年游击战斗的血与火的洗礼,不断发展、壮大,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洪流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南安的解放事业继续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在南安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南安市老促会 叶 青 吴培希 黄世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