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老区历史 >老区革命史

泉州地区第一个中共基层组织——中共惠安支部

日期:2021/4/20        来源:泉州惠安县老促会        点击数:

泉州地区第一个中共基层组织——中共惠安支部

 

党支部名称:中共惠安支部(又称中共惠安公学支部

成立时间:192612月中旬

成立地点:惠安县螺城镇东南社区

创建人:王德彰、吴国珍、陈玉聪、吴敦仁

创建历史简述:

19263月,在集美学院师范部读书的王德彰(化名王时光、王一鸿,东岭镇埭仔村人),由罗善培(罗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在厦门大学预科班学习的吴国珍(化名吴国桢,涂岭泗洲人),由李松林(同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10月,王德彰、柯联定、吴国珍分别接受中共厦门干事会、共青团厦门干事会和中共厦门大学支部的遣派,返回家乡惠安,筹备迎接国民革命军光复惠安,宣传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发动工农群众,发展党团员,开展革命活动。

192610月初,王德彰在惠安县城发展陈玉聪、吴敦仁加入中国共产党,中旬,王德彰、吴国珍、陈玉聪、吴敦仁在惠安公学(原螺峰小学)成立中共惠安支部,亦称公学支部,书记王德彰。支部受中共厦门特别支部领导,同时接受中共泉州特支负责人李松林的指导。这是中共在惠安建立的第一个支部,也是泉州地区第一个中共基层组织,惠安也是福建省最早建立中共组织的县份之一。

支部成立后,当即利用国共两党合作的有利时机,着手组建惠安县学生联合会、共青团惠安县支部、惠安县总工会筹备处和惠安县农民协会等群团组织,作为党开展斗争的助手和后备军。并且针对惠安时局,开展两反对运动,首先,反对国民党惠安县政府粮房利用下乡征收钱粮之机,附加给农民的所谓夫马费、兵差费和下乡征收费等陋规,成立惠安县钱粮监督委员会,减轻农民的瑶赋负担,其次,反对国民党县政府的衙差制度,发动群众抗争,敦促废除衙差制度。通过两反对运动,初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为日后开展各项政治斗争奠定基础。

19271月,中共惠安支部改名为中共惠安县临时委员会,书记王德彰。县临委隶属于中共闽南部(特)委,同时接受中共泉州特支负责人李松林的指导。

 

                               惠安县老促会

                              20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