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老促会“十年如一日”做好老区宣传工作
日期:2020/12/2  来源:宁德福安市老促会、老区办  点击数:
福安市老促会“十年如一日”做好老区宣传工作
福安是福建省的重点老区县(市),是闽东革命的中心,溪柄镇柏柱洋是闽东苏区首府,被誉为“闽东延安”。邓子恢、陶铸、叶飞、马立峰、詹如柏、曾志、阮英平、范式人、陈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革命斗争。解放后被认定老区基点行政村61个,老区基点自然村259个,全市被评为革命烈士2395人。福安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区工作,坚持把老区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程。市老促会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省、宁德市老促会的精心指导下,始终把抓好老区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十年如一日”,从2011年起连续十年荣获“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三等奖”。
一、把红刊作为老区宣传的主要平台和抓手
宣传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服务老区人民、助力老区全面小康是我们的工作宗旨。《中国老区建设》作为全国老区宣传工作的主阵地,她不仅向全国老区人民适时地传达着党中央对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而且老区论坛、老区广角、红色经典等多个栏目,讲好老区三个故事,全方位、广视角介绍着全国各地老促会开展工作的先进经验,老区发展动态,红色基因传承等内容,是我们做好老促会工作,充分发挥职能的一部百科全书。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中国老区建设》《红土地》等红色期刊作为老区宣传的主要载体,我们在订刊、学刊、用刊方面着实下了功夫,从而推动我市老会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在老区红色文化宣传方面成效显著。每年按期完成征订任务,向有关部门和领导赠阅《中国老区建设》、《红土地》等报刊杂志,进一步深化全市各级各部门对老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让相关各老区乡镇和老区基点村更加明了新时期老区的工作重点和有关支持政策,为合力推进老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还将刊物送进校园,供学生阅读《中国老区建设》《红土地》等红刊。使更多领导群众学生青少年关心老区发展动态,弘扬老区精神,形成良好的开展老区工作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二、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活动开展老区宣传
几年来,每逢重大节日和重要纪念年份,我们都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旨在牢记老区革命历史,缅怀老区人民的丰功伟绩,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七一”“八一”“国庆”、建军90周年等重要节日和革命纪念日,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闽东革命纪念馆开展讲党课、重温入党誓词、过组织生活等各种活动,在“五四”“清明”节日,组织青少年学生到闽东革命烈士陵园献花、扫墓。让青少年一代进一步了解福安革命斗争史和革命先烈及老区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区宣传活动。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弘扬老区苏区革命精神,讲好老区红色革命故事,讲好老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故事,讲好老促会故事,省老促会委托福建东哥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一行8人,于6月5日至6月8日走近福安革命老区,拍摄“不忘初心服务老区”纪实专题片”。省拍摄组先后到福安市溪柄柏柱洋斗面村拍摄闽东苏区纪念馆以及中共闽东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共青团闽东特委和闽东妇女联合会等旧址,拍摄传承红色基因及唱红歌。省拍摄组到社口镇坦洋村、范坑乡毛家坪村拍摄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期间,心系老区人民,多次深入老区基点村,留下“四进坦洋”“三上毛家坪”等爱民足迹,到溪潭镇凤林村拍摄被誉为“百旅之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机械化步兵第58旅,打响了闽东工农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兰田暴动”旧址。到甘棠镇观里村拍摄观里革命老区纪念园、中共安德县委旧址、安德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独立营旧址、连栋乡村别墅等。到赛岐镇拍摄狮子头老区基点村叶飞广场、象环村万亩葡萄园等。协助老区基点村开展系列活动。协助潭头镇下洋村“2020年福安市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潭头镇下洋村第五届开镰节”等系列活动。
四、借助外围力量努力提高老区宣传工作
福安市老促会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大力宣传老区精神、历史贡献和作用,宣传老区人民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创业,让老区观念、老区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心、重视老区发展和各界支持帮助老区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近年来,我会还积极整理福安老区革命遗址、遗物以及老区基点村改革开放以来变化等文字资料,组织完成了《福建红色遗产》和《闽东老区扶贫路》福安篇的编撰工作,并编印了《福安老区发展之路》,进一步丰富福安革命老区历史和现状资料编印了《福安老区发展之路》和《福安老区脱贫攻坚文集》。为了促进老区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展现福安老区新貌,用老区精神推动福安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与市老区办联合聘用了26名主要来自新闻、新媒体行业的革命老区特邀通迅员,为老区宣传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致力于多角度宣传福安宣传老区。今年共20篇来自特邀通讯员的文章被《中国老区建设》《红土地》等杂志采用。截止目前,我会向上级老促会报送信息382条,共有362条稿件被《中国老区建设》、《红土地》等杂志、网站、简报采用。其中《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第8期老区论坛官员在线栏目刊登市委书记叶其发到闽东革命纪念馆调研的文章,《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第11期老区论坛官员在线栏目刊登市委书记叶其发到松罗乡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文章。编发16期简报。市老区办、市老促会连续十年荣获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三等奖”,林华光同志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老区建设》优秀通讯员。
四、结合红色旅游开发弘扬革命老区精神
弘扬老区革命精神,保护和修缮革命遗址,把开发红色旅游产业与宣传老区结合起来,把革命历史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市加强了老区革命历史遗址与纪念物的保护,“十三五”期间市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修缮革命遗址,助推老区红色旅游今年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修缮北山村船民工会旧址,山下村闽东分田斗争纪念碑、立峰村马立峰烈士纪念室、纪念亭,牛落洋村中共福(安)霞(浦)边区县委员会旧址,杜坑村畲嫂救曾志旧址,南溪村北上抗日先遣队驻地,后楼村中共(福)安福(宁)边区县委员会旧址。同时我会积极牵线搭桥,积极筹措资金,使这些工程项目顺利竣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把“红色”景点系统地、连片地开发起来,鼓励发展休闲养生、民俗体验、农业观光、库区游乐、畲族文化等旅游业,努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带动老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增强老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革命老区精神是老区建设的强大动力,传承红色基因是文明的神圣使命,新时代、新任务、新征程,下一步福安市老促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扎实做好老区宣传工作,弘扬老区精神,促进老区全面发展。助力福安老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福安老区建设作出贡献。
福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2020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