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老区文苑

观念不能“贫困”——闽东毛家坪特困村嬗变的启示

日期:2020/9/28        来源:宁德福安市老促会、老区办        点击数:

观念不能贫困”

 

——闽东毛家坪特困村变的启示

 

 

 茅棚土舍田地差,鸟不宿来猴不爬,乞丐路过不住脚,姑娘不来找夫家。 这是往昔“鸡鸣一声,两省三县相闻”的毛家坪,一句顺口溜道尽地处闽浙两省福安、寿宁、泰顺三县交界山村“苦瘠甲天下的艰难

时过境迁。今,这个山村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人均纯收人从1988不足200元提高到2019158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摘掉穷帽后,村民新建房屋74座,实现人畜分居硬化村道4000米,美化了村容村貌。新建村行政综合楼、党建扶贫展示室、思源古道森林公园等,成功将毛家坪打造成为村容整洁、村民富裕、村风文明的乡村振兴新典范。

毛家坪嬗变背后的故事, 不仅仅是一个边远特困村的传奇,还触发一连串观念转变给人颇多启示。

启示一:观念不能贫困”,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重访毛家坪在村史展览室看到一幅放大的照片:陈设简陋的小会议室里,习近平等领导人同群众围坐一起座谈。看到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了习总书记当年在毛家坪调研考察时一再强调的一句话: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

曾一度被称为我国东部沿海黄金断裂带闽东,是典型的老、少、边、岛、贫地区。福建23个省级贫困县中闽东占了6个,中国扶贫事业就发轫于闽东。1984年,《人民日报》发表一封《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读者来信,引起中央的高度关注,一场波澜壮阔、旷日持久的反贫困事业由此在全国推开。在这场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中,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首倡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工作方法,矢志改天换地,奋力摆脱贫困。通过下基层,发现贫困并不是像想象的那样简单:贫困就是因为农民素质低、没文化、愚昧、自然环境条件差,等等。把贫困的原因归结到穷苦农民本身,好像贫困与政府、党员干部的思想、主流人群观念没有多大关系。不是的!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解放思想是摆脱贫困的关键。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

贫穷是一种心态,不仅是金钱的缺乏,还有意识、毅力和行动上的贫乏。福安市过去长期采取无偿救济扶贫的办法,收效甚微。全市11万多农户,到1986年仍有4.3万多户缺吃少穿。实行有偿开发扶贫以来,每个贫困户都得先开发一两个种养项目,才给予补贴、贷款。这就促使农户克服依赖思想,自力更生加快脱贫步伐。只二三年功夫,全市近90%的贫困户先后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此外,摆脱贫困,不仅要摆脱头脑中的贫困更要摒弃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这段话,强调脚要走到群众中的群众路线。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习近平同志在深入全区九县和浙南调查研究后,形成调研文稿《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想》。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针对闽东实际,他明确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的指导思想,主张充分发挥宁德的山海优势,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立足本地资源进行工业开发,使农业、工业两个轮子转起来。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娓娓道来,思想深刻、篇章隽永,真知灼见、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他强调,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更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一滴水,既小且弱,对付顽石,肯定粉身碎骨。”“但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无数水滴前仆后继的粉身碎骨之中,体现在终于穿石的成功之中。

给人金钱是下策,给人能力是中策,给人观念是上策。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闽东工作时提出的观念不能贫困’” 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一系列思想方略,闪耀着“观念扶贫”的理论和实践的光芒,正如已故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为《摆脱贫困》一书作序言所说虽然近平同志已调离宁德,但今天是从昨天走过来的,他留下的这份精神财富,肯定会对继任者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摆脱贫困》一书文字不多,内涵却富含深意、富有远见、富于理想。摆脱贫困远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脱贫,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习总书记这句话,深刻阐明了党员干部头脑的理论武装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如《摆脱贫困》书末所言,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

启示二:自己努力摆脱贫困别人才能帮上你。

 

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数十栋老屋灰瓦白墙,老墙的苔藓记录着时光的积淀。沿着溪边的石板阶梯而上,仿佛入时间隧道。那种久经磨砺的古老沧桑感显而易见。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毛姓先人由大松奥里(现蛇头水尾)迁到毛家坪定居。位于海拔730米的家坪,曾因地理位置闭塞,当地的人们或多或少地都经历过穷及贫困,也多多少少尝试过其中之苦在革命战争年代,叶飞、曾志、范式人、陈挺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革命老区基点村毛家坪发动、领导农民革命活动,村里先后有13名革命烈士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1935年,毛家坪村曾遭受到国民党反动派杀、抢、烧的摧残,村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贫穷可想而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毛家坪村还很贫穷,人口不到300人,村中大多数的家庭终年以地瓜米为主粮,靠政府救济生存。出门靠步行,物资靠肩挑背驮到范坑乡15公里的山路来回要耗时6个钟头。由于山高路陡、信息闭塞、基础设施滞后等原因,“穷地方”没有摆脱贫困与落后。1983年,从八斗大队析出,升为行政村,是当时范坑乡特困村

 

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贫穷”的观念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贫穷和自卑曾长期笼罩着“与世无争的古朴生活”。 “以穷为荣”“穷帽子戴着舒服”的观念,也一度在部分贫困群众中间“很流行”1988年的深冬时节,时任宁德地委书记近平同志深入范坑省定老区特困乡村调研。习书记翻山越岭来到毛家坪村,得知村民常年喝未经处理、存在感染危险的地窖水时,不顾天寒地冻、山路结冰,前往一公里开外的后山勘察水源为解决饮用水问题,当场拍板决定拨款2.6万元修建水库。上世纪八年代,宁德地区行署财政收入也才一亿多元,2.6万元算是笔巨款,可见习书记对贫困山区人民的深情厚谊! 1988年冬至19905月期间,习书记先后三次走进被称为福安西伯利亚的毛家坪访贫问苦,满怀深情和群众促膝谈心,宣讲党的农村政策、扶贫政策,打消了群众担心政策会变的疑虑。同时,引导村民克服人穷气短的悲观情绪树立穷则思变的信心。他调研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安贫乐道穷自在靠、要,怨天尤人。摆脱贫困,其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说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

针对部分贫困户安于现状、甘于贫困,宁愿苦熬、不愿苦干的现象,村里掀起“头脑风暴”,调动老党员、村干部的工作激情,发挥他们勤劳致富的带头作用。通过典型引领,调动了群众主动脱贫的积极性坚定了贫困户自强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和决心,真正实现要我脱贫我要脱贫的转变。贫困群众观念转变日子新,贫困户有六从以前“站墙根、晒太阳,等救济睡着吃”变为“靠双手干着吃”。他在乡镇、村干部的帮扶下,利用3万元贴息贷款养鹅200只,每只卖出150元的好价钱,年收入超过2万元,顺利脱了贫

随着从争着当贫困户到比着摘穷帽子观念的转变, 脱贫光荣成为越来越多贫困户的共识。在毛家坪,越来越多像毛有六一样的人,正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着贫困的现状。村里创建“省界生态农业精品区” ,积极推动致富能人尝试带头种植车厘子、桃树,引导其他村民发展经济作物此外,积极向上级争取农业发展资金发展高山农业种植。发动农民改造提升现有山地茶园种植安吉白茶50亩、生态太子参300亩、高山晚季节葡萄50亩。现在的毛家坪,除了传统农耕生活,太子参种植、光伏发电、鸡鹅养殖、油茶种植也是重要的经济支柱,致富的步子越迈越大。催生了群众发展的生动力的同时,以打造党建示范点为抓手创建党员、村干部联系点等服务平台,实现服务群众全天候,村里民生诉求、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一一得到解决。比如,为让贫困户有靠谱的脱贫产业,毛家坪引进了养鸡项目,但因为经验不足、技术把握不到位,病死率较高,这可愁坏了贫困户林培基。村里挂钩党员得知情况后,协调对接福州超大集团对林培基进行技术指导。去年,鸡病死率从原来的160多只降到了30只,鸡蛋销售增收8000多元林培基说

 

   “国家政策这么好,再脱不了贫就会被人瞧不起”。多年来,各级政府坚持精准扶贫、智力扶贫、创业扶贫、协同扶贫,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是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有力举措。得益上级的倾心帮扶,毛家坪终于在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喝水不忘挖井人,乡亲将习书记拨款修建的水库取名为“思源水库”,寓意饮水思源。循着用毛石料新修的山道,来到“思源水库”旁汩汩山水依旧清澈,顺着水渠滋养灌溉着农田,太子参板栗、葡萄等作物正吸收着春的滋养,酝酿盛夏的激情

在寻找各种乡土重建路径的今天,有一种普遍性的认识——村庄的希望是让外出者回流。如果让年轻人回归,必须要有情感的归属、产业的支撑,这是乡土文化复育的重要前提。共同记忆是一条连接着祖先和后辈的精神纽带,它让我们始终带着祖先的生存智慧,坚定而从容地走下去。走进新修的毛家坪党建扶贫展示馆,村民动情地讲述30年前,习书记拨款3万元,毛家坪村建小学,提前谋划智力扶贫的生动往事。毛家坪村从1988年全村仅有因贫困辍学的半个初中生到现在已有41名大学生,教育正改变着毛家坪村的面貌思源农业发展开发公司,返乡大学生正甩开臂膀创业。他们就立足生态环境生态资源,发展高山高质量"两茶一药”培植计划,提出绿色产品接大城市高端社区行销推介思路;针对海拔高、雾气重,如何解决传粉问题,提高葡萄坐果率;针对水源足、控水难,如何开展多种生产,提高梯田产值; 针对试点智能生态养鸡增收项目,如何创办‘扶贫菜’农家乐,增加村财和农民收入;针对成立村校对接点引进大学智力与项目支持,提升村里发展后劲,展开广泛交流,形成共识。一批思想解放、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崭露头角,构建起了“互联网+乡村众创+精准扶贫”的创新模式,进一步明晰了毛家坪发展方向。福建农林大学团委副书记、蜂学专业硕士叶善斌表示,愿为毛家坪的发展牵线搭桥,提供智力支持与创业机会,为山村的快速发展加油助力。

启示三:内源式反贫困视角,精神扶贫是一个重要环节

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要梳理排查、抓紧工作,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 2019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饱含着对老区人民的关心关怀这为我们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毛家坪乡亲们心头一暖不禁想起领袖在闽东提倡“弱鸟先飞”的故事——“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1988年,走完闽东九县后,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以“弱鸟如何先飞”为题写下闽东九县调查随感写道,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

当时,不少同志把脱贫的希望寄托在国家多拨资金、多一点关照上。习近平同志认为:“我们有必要摆正一个位置:把解决原材料、资金短缺的关键,放到我们自己身上来,这个位置的转变,是‘先飞’意识的第一要义。我们要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先求诸己。”“我们完全有能力在一些未受制约的领域,在贫困地区中具备独特优势的地方搞超常发展。”

要“先飞”,得拿出“敢飞”的精气神来。

习近平同志发现,因为在福建9个地市中经济排老九,宁德的同志到省里开会,都坐在最后一排,不敢大声说话。

习近平同志深感这一局面要改变。到宁德工作后,他到省里开会,总是坐第一排,争着第一个发言。他深信,扶贫扶志,贫困地区缺精气神不行。不能因为定为贫困县、贫困地区,就习惯于讲我们县如何如何贫困,久而久之,见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由自卑感而产生“贫困县意识”。

有了“先飞”的意识,还得有“能飞”的“翅膀”。

 

习近平同志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期间,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和脱贫工作。为了访真贫、看真贫,他的足迹几乎跑遍了全省的特困地区和贫困家庭。 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比如,精神扶贫,就是习总书记长期领导农村反贫困工作的实践基础上的产物。他多次强调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

 

消除贫穷观念 树立创富思维在毛家坪党建扶贫展示馆里,一块展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上面显示的是毛家坪村党员设岗定责的一览表,清楚地公布了每个岗位负责人的岗位名称、职责内容以及联系方式,打通乡村服务“最后一公里”随着脱贫工作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根除精神贫困正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治贫要围绕消除贫困群众的思想贫困和能力贫困奋力攻坚,确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毛家坪村被列为党建示范点和乡村振兴试点村为契机,将饮水思源·党建扶贫园作为典型示范来培育既抓物质扶贫更抓精神扶贫,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村里所有党员进行定岗定责,推行四议两公开、党员义务服务日、党员联系点等服务制度,每周确定2天为集中代办日,创建党代表、人大代表履职联系点等服务平台实现服务群众全天候,村里民生诉求、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一一得到解决。物质上的贫困好帮扶,但精神上的空虚难解决面对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现状,驻村工作队不仅组织了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更加坚定了毛家坪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

决战贫困、时不我待。撸起袖子加油干, “视觉贫困”与绝对贫困同步消除。毛家坪向着旧貌变新颜、人居环境大提升的目标奋力冲刺,全面实施改水改厕、农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旧村复垦,做到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保持乡村的独特风貌,被评为省森林村庄。浙江吉利集团捐资110万元用于水库的修缮和提升,还捐建了自来水净化池,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得到进一步保障。村两委利用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帮扶资金30万元,结合广电网络业务特点,建设毛家坪数字家庭示范村。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不惧风雨,坚韧前行。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个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个重大实践课题。内源式反贫困视角,精神扶贫是一个重要环节。毛家坪扶贫收获的不只有“脱贫奔小康”,还有摆脱贫困的那股精神力量

(福安市老促会 老区办特邀通讯员:郑

福安市老促会  老区办

                                                    20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