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老区历史 >老区革命史

红色情怀,新店记忆

日期:2020/7/3        来源:吴志中        点击数:

红色情怀,新店记忆

许大限

 

晋江市安海镇新店村是一个有着革命传统、饱含着红色情怀的村落。从这里,走出了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泉州团队总指挥兼政委、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先后担任晋江县县长、泉州市市长、晋江专署专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的许集美同志;走出了在许集美同志引领下,曾经穿过枪林弹雨、为新中国的诞生甘于奉献的许自竹、许友进、许胜利、许自行、许书偶、许书团等一批革命前辈。

位于村庄的西北面的大刺墓,即是新店村留存至今的革命遗址,也是中共泉州地下党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之一。大刺墓共有5孔,原本就是一座长满勾刺和杂草的荒废古墓,墓穴进口倒勾刺垂满,地形地势十分隐蔽。当时,这个墓穴是新店村地下组织的隐蔽点,也是地下组织的联络点,更是地下活动和游击斗争的临时指挥部。

据“五老”人员回忆,在新店村开展地下活动有许自竹、许书纪、许书焁、许书坤、许自章、许书燕、许书若、许书为、许书晃、许书兴、许书物、许自立、许书调等同志。1944年参与地下组织活动的许自竹同志是我党的地下交通员、武装游击队员,也是新店村从事地下组织的领导人,曾在其家中建立地下活动据点。

19456月“科任事件”后,敌人搜查很紧,时任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纪的许集美同志回到白色恐怖的老家新店村,开展地下活动,就隐蔽在大刺墓,以这墓穴地作为联络布置工作和安居的地方。新店村的地下同志为他们站岗、放哨,同他们一起在墓穴里生活。19466月,许自竹被敌伪通缉,也隐蔽在大刺墓。许自竹的母亲为他们煮饭、烧水,并提供生活用品;由其大哥许自章假上山干农活,以锄头、畚箕、竹笠、草篮等作掩盖,秘密送到墓穴。当时,经常往来于大刺墓的还有灵山区区长许清湖及地下党员许书斋、许友进、许胜利、许步晓、许书协、许自然、许书纪、许存(女)、许自雄等同志。

由此,大刺墓成为当时游击队的临时指挥部。在这里,许集美一方面对群众进行革命气节教育,一方面组织农民武装,手持鸟枪长矛,打土豪,惩恶霸,镇压特务,开展反“三征”斗争。

19475月,游击队武装攻打安海镇时,就先在大刺墓召集有关人员会议,由刘仲彬、许书纪等同志传送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指示,发动带领新店村的地下群众,组织36人到安海六角亭锯国民党的军用电线柱;出动全村群众70多人,挖断西畲桥;破坏溪边、平坑等桥梁要道及军用电线柱,使新店村的游击队顺利巧夺东石水警部队的武器。

1948年,许集美極救“厦门城工部事件”,也是在大刺墓做出的正确选择。当时省委在福州城工部错杀了许多同志,继而又准备对厦门城工部进行整肃。许集美接到省委的指示后,就在大刺墓召开紧急秘密会议,并表示如果有责任自己承担,马上派庄建国同志到厦门城工部布置组织疏散,一路南下(香港),一路北上(华东区),一路到中央苏区,才使得厦门城工部的同志避免发生不应发生的灾难,保存了革命力量。

19495月,新店村革命群众还在许集美同志的领导下,参加塔头万人“反清乡”。同年7月,参加龙园、羊角山反国民党“围剿”,勇敢地捍卫党的老区根据地。此外,还组织担架队,掩护、接送游击队伤病员等。他们众志成城,支援前线,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泉州、厦门等地区,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新店村大刺墓是当时中共安海区委、灵山区工委的重要地下交通站,是中共泉州中心县委领导与晋江沿海各区委联系地下斗争工作的重要根据点。当时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许集美等同志,要到晋江沿海各区工委开展地下工作(比如去晋江侨区工委、埭头交通站、五斗交通站、街口烧灰、石龟、运伙区工委科任交通站、东石塔头、石狮区委官头交通站、永宁、金井等工委),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爱国游击斗争,他们傍晚从南安岭兜(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所在地)出发,到晋江沿海各区委一般要走3040多公里,为了身份安全都是由交通员带路走偏避小路,扮成商人作掩护。到半夜,则隐蔽在大刺墓歇脚休息一下。有时来的人多,还安排到村里地下群众的牛栏里。有时在大刺墓过夜,还临时召开会议研究对敌斗争工作,由本村地下交通员接头、站岗、安排送水送饭。

现在,大刺墓已经成为新店村的红色记忆。我们下一代人应该好好保护这个革命的遗址,铭记这段光辉的历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