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考察调研 >2020年

宁化县脱贫攻坚情况调查

日期:2020/6/29        来源:三明市老促会        点击数:

按:宁化县老促会的这篇调查报告,全面反映了宁化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情况,现予印发,供学习参考。(三明市老促会)

 

宁化县脱贫攻坚情况调查

                                                               宁化县老促会

为了解全县脱贫情况,县老促会于6月中旬由会长江华带队,副会长兼秘书长林宗河、副会长陈上安等5人,到安远镇政府、里坑村、永跃村调研,并通过其他形式向县委办、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等部门和城郊镇马源村、城南镇横锁村等乡村收集资料,全面了解全县脱贫攻坚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宁化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论述,认真按照省市的部署,坚持把扶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好的发展机遇来抓。在省市领导和机关部门的帮扶下,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14亿元,增长8.7%,公共财政收入19.63亿元,增长0.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71亿元,增长1.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69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83元,增长10.5%3个城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7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目前在册4614户,13044个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县委、县政府坚持精准施策,着力十个攻坚,脱贫攻坚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一、从医疗叠加保障上攻坚。制定出台系列健康扶贫政策,通过发放宣传册、干部入户宣传等方式,提高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对医疗叠加、精准扶贫政策的知晓度,进一步巩固提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医疗保障水平,确保贫困户看好病、就好医。2016-2019年,在省市医疗扶贫政策基础上,出台对个人承担部分再报销50%政策。全县共有449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医,累计补助6065万元(其中县、市医疗精准补助321万元)。

二、从住房提升保障上攻坚。帮助贫困户实现居者有其屋,2016-2019年,累计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881639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323879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0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03户。制定出台《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住房安全巩固提升工作的实施方案》(宁扶办【201915号),加大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排查和修复力度,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政府统规统建的集中安置点、政府同意购置以外的房屋进行住房安全评定,未发现C级及以上危房。县财政安排500万元对水沟排水不畅、墙面轻微开裂等影响住房安全的3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住房安全巩固提升,确保所有百姓住房安全。

三、从教育延伸保障上攻坚。按照习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要求,推进教育扶贫工作。2016-2019年,帮助332名贫困幼儿减免保育费,建档立卡大学生897人次获县级助学金653.2万元,帮助160名建档立卡大学生完成学业。2016年开始在教育扶贫中开展教师学历提升工程,经两年半努力,有63名教师分别获北师大本科、专科文凭。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入学信息和资助政策落实进行查缺补漏,彻底杜绝因贫失学辍学和“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

四、从饮水安全保障上攻坚。积极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2016-2019年,先后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国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项目、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等项目,投入2204万元解决71057个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五、从兜底覆盖保障上攻坚。认真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兜底政策,将农村最低生活标准线提高至6456元,让更多困难群众得到更多实惠。2016-2019年,累计为22555324人发放农村低保金7477.93万元,为582名特困人员发放救助金2373.19万元。积极探索土地量化择股、资源资产性收益等托底增收项目,切实化解“无劳动能力、无发展产业”等两无人员增收难题。截止2019年,全县实施托底增收项目196个,累计整合各类扶贫资金5600万余元,2100余名贫困人口获得分红400万余元,平均每人每年增收600余元。

         六、从扶残助残帮扶上攻坚。加大对残疾对象的关心关怀,强化扶残助残工作。2016-2019年,共核准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4834人次,发放补助金1214.41万元;核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1247人次,发放生活补贴768.78万元。5月下旬,省残联理事会副理事长、省盲协会长王永澄等5人,与安远镇永跃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立足于最困难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引爱心力量开展助残、助困、助学等三个层面的 “一助一”对接帮扶活动,并向特困户每户发放3000元慰问金和盲杖100根,价值3万元。

    七、从扶贫小额信贷上攻坚。坚持“应贷尽贷”“户贷户用户还”原则,加大对发展产业和资金贷款需求的贫困对象扶贫担保力度。2016-2019年,累计完成担保贷款17346625.74万元,其中为贫困户担保贷款16835683.74万元,扶持贫困对象1599户,风险担保基金放大规模3.4倍、贫困户覆盖面34.64%;为贫困户和低保户发放贴息资金463.55万元。注重做好扶贫担保贷款的逾期防范和化解工作,积极宣传“有贷有还,再贷不难”的信贷政策,累计收回到期扶贫小额信贷资金5586.58万元,全县扶贫信贷不良贷款逾期发生率为零。

八、从扶贫改革创新上攻坚。秉承“扶贫、改革、试验”的先行先试精神,深入探索扶贫改革经验,扎实推进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一方面,以贫困村、脱贫户脱贫“双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扶贫工程项目。2016-2019年,累计实施贫困村资源资产收益扶贫项目77个,下拨补助资金2075万元;完成家门口就业扶贫工程项目37个,建设设施农业1679亩,建设标准化厂房3604平方米,发展来料加工企业36个,精准扶贫试点示范工程34个,收益贫困人口11763516人。另一方面,围绕“完善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健全贫困户创业就业帮扶制度”等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并形成实地调查报告。安远镇永跃村注重产业扶贫,采取“党支部+农户+专业合作社”的运转运作模式,以支部带动项目,以项目促进脱贫为核心,种植“七叶一枝花、百香果、人参果”等经济作物,助力了18户贫困户年增收2万元。

九、从村财稳定增收上攻坚。选好配强贫困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持续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强化产业培育。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思路,多元化培育支柱产业,先后培育下伊有机贡米、石牛“王中王”辣椒、团结“小黄瓜”、安乐鲜切花等多个产业,7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均有1个以上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林)场。建立完善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51人,培训贫困户265人,代工2600余户贫困户共同发展。二是强化村财增收。2017年起,将70个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资金5300万元投向县城市经营公司、水电开发公司等国有企业,共获益535.19万元,平均每村每年增收2.5万余元;实施烟叶税收返还政策,2017-2019年,累计返还174个村集体收入薄弱村烟叶税1956.34万元,其中返还65个有种植烟叶且只有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建档立卡贫困烟叶税1218.08万元,平均每个贫困户每年增收6.25万元以上;对66个自有收入低于5万元的非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投资收益政策,共获益163万元,平均每村每年收益2.5万余元,全面消除村财收入低于5万元的村。三是强化组织建设。从发挥党组织的方向引领、示范先导和统筹协调作用,推动脱贫攻坚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2016-2019年,先后下派第一书记162人、驻村蹲点干部101人、大学生村官59人,帮助61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强堡垒、树正气。实施人才回引,筑巢引凤工程,将6名本土大学生、72名退伍军人、302名在外创业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组织班子,持续夯实基层党组织脱贫攻坚基础。

十、从克服疫情影响上攻坚。我县制定下发《宁化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全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通知》(宁扶办【20201号)、《宁化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贫困人口就近务工意愿摸排的通知》《宁化县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十条措施》(宁扶组【20201号)等一系列文件,从消费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生活补助、贫困村疫情防控等方面精准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增产增收,把新冠肺炎疫情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的一项降到最低,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截止目前,已解决贫困人口公益岗位120个、务工滞留150余人、贫困劳力实现家门就就业36人;帮助代购农资1.5吨、销售鸡、鸭3600余只,减少贫困户损失120万元;为6389名城乡低保、特困等困难人群发放生活补助194万元,为13044名贫困户发放补助391.3万元(因疫情影响,生活补助200/人、春耕备耕农资补助100元/人)。同时,鼓励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的在编在岗干部职工(卫生系统医护人员和教育系统学校教师除外)和中央、省、市驻宁单位干部,每人出资300元,用于购买建党立卡贫困户或关联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营主体的农副产品,解决因疫情影响造成农副产品滞销问题。

县委、县政府将根据省市工作部署,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紧绷脱贫攻坚这根弦,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