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福鼎市店下镇筼筜村旧的城墙
日期:2020/6/4  来源:宁德福鼎市老促会  点击数:
福鼎市店下镇筼筜村旧的城墙
筼筜村是福鼎革命历史策源地,福鼎党的创建者和革命创始人、领导人,首任县委书记黄淑琮烈士的诞生地。
筼筜人民坚持进行长期艰苦卓绝英勇的斗争,直至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和卓越的贡献。全村遭受疯狂烧杀抡掠,被烧民房40多间,被摧残死亡绝户16户,被杀害革命志士100多人,共有46人被评为革命烈士。筼筜村被冠予“福鼎革命第一村”。1984年福鼎县委、县政府在筼筜立“中共福鼎县委成立纪念碑”。2010年建立“福鼎革命策源地筼筜历史纪念馆”,作为福鼎境内重点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筼筜自然村,位于店下镇东南方向,距集镇二十五华里许、距太姥山镇的隔壁小筼筜村五华里、距沙埕镇的隔壁交椅坪村十华里,上溯到几百年前。
筼筜有座城墙,始建于明洪二年间,历史久远,据传黄氏先辈迁徙到此,人们以勤劳、耘海耕田地,奋发图强,勤奋劳作,并根据潮涨时捕鱼,潮落时讨海,并种植农田地,个个丰衣足食,繁衍生息,生活过得般实,可谓六畜兴旺,国泰民安。由于此地地理条件及经济丰殷,也因此成为了海盗倭寇的求索目标,时常会遇到海盗的抢夺劫掠。于是黄氏祖先们多次与当时农家商榷,最后商定只有围筑城墙,有钱多出无钱少出钱,关起城门,才能抵御倭寇海盗的侵袭。
城墙结构全部采用石料筑砌而成,整座城墙成四周环型,三个门,中间为大门,旱椭圆形,周长3800多米,高3---5米多,宽5米多,东西中城门是拱长方型并有城门关锁。城门头种有1棵榕树,东向1棵,西向1棵,至今只有仅剩2棵长势甚旺,郁郁葱葱,被市政府评为保护树种。城墙的筑砌可是一番考究:其工程量之大。在那个年代其工程建筑的可想而知,不知花费了多少年月,多少经费,多少汗水。
现不知是何世纪多少年代,这座城墙逐步被拆去了,只剩下东边和西边一部残垣断壁还依稀可以留给后人见证。
福鼎市店下镇大筼筜堡《州志》、,《省志》皆为:“大筼筜城”明洪武二年,置福宁卫军防守,又移蒋洋巡检于此。大筼筜巡检洪武间由蒋洋徙坡驻。
大筼筜在草堂山东南、西山夹峙,南临大海。姥屿前绕嵛山,一沙环涌如虬龙状。有堡、旧筼筜巡检司驻此。
当时大筼筜巡检洪武由蒋洋徙驻有28人,他们有:
黄和 南海人、黄鹗 余姚人、章 恩 山阴人、陆坤 丰城人、
曹明美 永兴人、廖容 吉水人、林敏 太平人、陈永富、 和州人、
饶友 南城人、何锡 高明人。刘廷善 慈溪人、项鉴 鄞县人、
朱 潮 丰城人。吴廷拱 庆元人。汪麟 钱塘人。叶 忠 天台人、
谢试 上虞人。项必英 鄞县人。冯应时 仁和人。徐璜 金溪人、
余良栋 新城人。潘士敬 湖口人。刘 滚 产德人。方可聘 遂安人、
罗凤梧 英德人、马文言 会稽人、余友德 乳源人、查懋成 常熟人。
福鼎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2020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