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老区文苑

凤起蛟腾,红色闽西启航地

——蛟洋从农民武装暴动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实践

日期:2020/4/3        来源:龙岩上杭县老促会        点击数:

凤起蛟腾,红色闽西启航地

——蛟洋从农民武装暴动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实践

作者:廖春荣

 

文昌阁

 

蛟洋镇位于上杭县东北部,地处新罗、连城、上杭三县(区)结合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蛟洋这片红土地上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毛泽东唯一一次参加指导的地方级党的代表大会中共闽西“一大”在这里召开。被毛泽东称之为“闽西傅先生”的傅柏翠领导家乡人民发动了蛟洋暴动,创办了全国苏区第一家农民银行和闽西第一所红军医院,深入开展土地革命,为三克龙岩城、三打“铁上杭”奠定了坚实的赤色根基。

 

 

 

蛟洋暴动,领导农民武装斗争的实践

 

1927年起,以蛟洋为中心的北四区在党的领导下成为闽西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19278月,留日归国的傅柏翠经罗明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在家乡蛟洋和北四区一带搞农民运动,并于当年10月在贻卿楼成立了中共蛟洋乡支部,傅柏翠任支部书记,使蛟洋成为上杭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区域。

1928年初,闽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者邓子恢调任上杭县委宣传部长,在蛟洋文昌阁、庄下分别协助创办了平民学校和农民夜校,以宣传革命思想,开展农民运动。

1928年春,随着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北四区党组织指导成立了北四区农民协会,并且提出耕者有其田”“废除捐税租息的口号,领导农民开展了减租、退租、抗税等一系列斗争,为武装革命做好积极准备。

19286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蛟洋农民进行武装暴动,打响了上杭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使蛟洋暴动成为闽西四大暴动之一,点燃了闽西土地革命烈火,揭开了上杭武装革命的序幕。

  

蛟洋农民银行旧址义合祠

 

农民银行,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

 

1927年冬,针对当时乡村高利贷横行的情况,在傅柏翠提议下,蛟洋农民协会从采伐售卖木材收入抽出2000元做本钱,在义合祠(即今蛟洋中学办公楼所在地)创办了中央苏区第一家农民集资银行——蛟洋农民银行,以方便穷苦群众的资金融通。蛟洋农民银行开办运营后,发行4000元纸币流通券,面值为1元、1角两种。当地农会工作人员和乡农民自卫队队员的津贴均用此流通券支付。农民生活有困难,可向银行借款,每人限借流通券5元,不计利息。此项流通券主要在蛟洋地区流通,但由于贸易往来频繁,也在龙岩县大池、小池乡以及连城县庙前乡一带流通使用。直到1931年初,蛟洋被诬指为“社会民主党巢穴”之后,农民银行才终止运作。但是蛟洋农民银行恪守信誉,所发行的通行券,全部以银元兑回销毁。

蛟洋农民银行是全国苏区第一家农民银行,开创了闽西及全国苏区办农民银行的先河,一定程度上,对促进苏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缓解了贫困农民生产生活困境,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

 

 

 

 

     

蛟洋红军医院旧址

 

蛟洋红军医院

 

红军医院,发动群众支持革命的实践

 

192967日,白砂战斗胜利后,毛泽东对傅柏翠说:“你们蛟洋一带赤色根基比较巩固,你回去设立一个红军医院,把沿途染病和在战斗中负伤的伤病员送到蛟洋去治疗。”蛟洋群众闻讯后,热烈响应,积极参与,在蛟洋傅氏宗祠创办了闽西第一家红军医院,仅用三两天的功夫就把180多名从江西南下时沿途负伤、染病的红四军伤病员顺利接到蛟洋治疗。乡苏主席傅燕兹负责场地、后勤等准备工作,组织群众送来床板、木板、门板和稻草。妇女们组织了义务洗衣队,帮助伤病员换洗衣服,有的群众长期帮助红军医院挑柴送米,帮助伤病员理发、送信、采购物品等。当时物资匮乏、条件艰苦,蛟洋人民倾力支援红军医院的救护工作,红军医院也免费为当地群众看病,充分体现了当时军民融合一家亲的景象。

 

蛟洋红军医院       

 

 

毛泽东对办好红军医院极为重视,不仅出席蛟洋红军医院的成立大会,还经常与朱德、陈毅、邓子恢等人一同莅临蛟洋红军医院检查指导工作、看望伤病员。成立之日,毛泽东语重心长的对大家说:“现在蛟洋红军后方医院办成了,这是一件大好事。蛟洋是红色基础牢固的地方,在这里办医院很安全,你们不要有顾虑。”

 

闽西“一大”,闽西人民革命斗争的实践

 

 《毛泽东指导中共闽西一大召开》油画

 

19287月,中共闽西临时特委在永定溪南成立,同时也成立了闽西暴动委员会,土地革命斗争烈火愈燃愈烈。为了解决闽西革命根据地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毛泽东的提议下,闽西(临时)特委决定19297月在蛟洋文昌阁召开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闽西党的总路线:坚决的领导群众,为实现闽西工农政权的割据而奋斗。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由邓子恢起草、毛泽东亲自修改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政治决议案》和《苏维埃政权决议案》《土地问题决议案》《CY问题决议案》《妇女问题决议案》等重要文件,选举新的中共闽西特委,推举邓子恢为特委书记。

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他在报告中精辟地分析了巩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六个有利条件,还为巩固发展闽西根据地制定了三条基本方针。

中共闽西“一大”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一次亲自参加并指导的地方党代表大会,它的胜利召开,是闽西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的里程碑。在闽西“一大”精神指引下,闽西根据地在党团、武装、土地革命、政权、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使得闽西革命斗争“二十年红旗不倒”,最终取得了革命成功。

     

                                                             中共闽西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旧址

 

      

中共闽西第一次党代表大会旧址 

 

          

中共闽西“一大”、红四军前委紧急会议会场旧址

 

前委紧急会议,维护政治领导核心的实践

 

19296月,闽粤赣三省国民党军队十四个团两万余兵力向闽西地区发动“三省会剿”,妄图让红四军无立足之地,将闽西红色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由于敌情紧急,729日,红四军前委书记陈毅和军长朱德赶到蛟洋,会同在蛟洋养病期间参加闽西“一大”的毛泽东等,召开前委紧急会议,研究应敌方案。会议作出三项决定:一是红四军兵分两路,一路驻防闽西,一路出征闽中,粉碎敌人“会剿”;二是由陈毅去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选朱德代理前委书记,林彪和傅柏翠为常委,有事可以三人商定,军事行动原则是“分散队伍,转移目标,缩小目标,同敌人作长期斗争”;三是毛泽东转移到乡间养病,同时指导地方工作。正是由于此次会议决定由陈毅前往上海向党中央汇报红四军的真实情况,提交了《关于朱毛红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等5份书面材料,才引起了中央的重视,由周恩来签发了陈毅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明确指出:“朱、毛两同志仍留前委工作……毛泽东仍为前委书记,并须使红军全体同志了解而接受。”促成了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重新当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可以说,在蛟洋文昌阁召开的前委紧急会议是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古田会议的前奏。

 

三年游击战,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实践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重要据点之双髻山

 

193410月中旬,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由于王明“左”倾错误指导而失败,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留在上杭的党政领导和红军游击队,被迫上山与敌人周旋。其中,上杭、永定、龙岩游击队第三支队,驻扎在双髻山贵竹坑一带,开展活动,坚持斗争。红军北上后,国民党反动派趁机大搞反攻复辟,地主豪绅配合国民党军“围剿”游击队,采取封锁革命基点村、“联合办公”、“移民并村”等手段来阻隔群众与游击队的来往,妄图困死山上的游击队。尽管敌人处心积虑阻拦、围剿、封锁,都割不断贵竹人民与红军游击队相连的心。贵竹人民总是千方百计机智巧妙地与游击队取得联系,冒着生命危险为游击队送盐、送米、送情报。

在艰苦的日子里,蛟洋人民发明了“担杆装盐”“双层桶装米”“大浦包装饭”等方法,帮助红军游击队解决粮食和军需品。英勇的蛟洋人民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为支援红军游击队,付出了巨大牺牲,涌现了许多像温寿先、袁梅招、华荣禧、华绵禧等一样可歌可泣的人物。贵竹坑,当年全村仅有38户,参加红军的就有18人,革命接头户10户,绝户14户,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小山村。

19368月,溪口乡“莲塘惨案”发生后,活动在贵竹坑一带的游击队考虑到他们在贵竹坑的活动太公开,担心会招惹国民党像对付溪口莲塘村民一样丧心病狂地摧残贵竹坑人民,于是,1936年下半年,这支游击队离开贵竹坑转战到白砂樟黄的老虎坑活动。谭震林在离开贵竹坑时对贵竹人民说:“几年来,你们支持革命斗争,支持游击队,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这一光荣传统是应该发扬下去的。”

 

赤色蛟洋,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龙岩城

 

毛泽东同志在蛟洋文昌阁的前委紧急会议上提出:“我不去上海,要坚持闽西地方工作。只要发动群众,建立政权,扩大革命武装力量和革命根据地,就能粉碎敌人的会剿,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

蛟洋暴动后,蛟洋农民自卫军奉命开赴永定,转战闽西,相继参加支援永定暴动、攻打龙岩白土、永定坎市和上杭稔田等斗争。

192812月,受福建省委指派,罗明到蛟洋传达中共“六大”精神,鼓励傅柏翠等扩大工农武装,建议把游击队改编为教导队。

为进一步扩大红军,加强闽西革命武装的建设,1929年春,省委委派罗瑞卿、曾醒吾到蛟洋担任军事教官,对红军教导队进行培训。

19295月中旬,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第二次入闽,决定攻克龙岩城。在蛟洋红军教导队及当地武装和群众的接应下,朱毛红军经上杭古田直奔龙岩,首克龙岩城,毛泽东为这次胜利所振奋,也为革命前景所鼓舞,在马背上哼成了“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的诗词。

1929526日,蛟洋武装改组成为闽西工农红军五十九团。1929年底,傅柏翠等率领五十九团途径大禾坑,赶往龙岩,于62日抵达龙岩江山铜钵村,配合红四军第二次攻克龙岩城。

19298月至9月间,蛟洋革命武装参加三打“铁上杭”,在朱德同志的带领下,攻克了400年来无人攻破的“铁上杭”,打破了汀江天险的神话。

凤起蛟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系列蛟洋革命运动,为全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实践注入生机、树立榜样,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经验,蛟洋因此成为红色闽西启航地,推动中国革命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廖春荣:系上杭县蛟洋镇党委组织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