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老区文苑

简讯:项目推动老区建设 助力福安老区振兴

日期:2020/1/2        来源:宁德福安市老促会、老区办        点击数:

项目推动老区建设  助力福安老区振兴

 

福安是福建省重点老区县(市),是闽东革命的中心,是中央红军长征前与中央革命根据地并存的全国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素有“闽东延安”的美誉,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范式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对这块热土充满深厚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这里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重要的萌发地之一。

近年来,福安市委、市政府大力弘扬老区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的殷切嘱托,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深入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和一二六行动计划,团结带领老区人民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奋力冲刺。为改善老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老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全面振兴老区乡村,助力老区经济发展。根据《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发[2016]2号)文件精神。今年共投入1074万元专项用于老区基础设施、美丽乡村、革命遗址修缮等项目建设。其中本级财政投入925万元,向中央、省、宁德市上级争取专项扶持资金149万元。

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根据安委发[2016]2号文件规定,下达560万元补助56个老区基点村重点项目建设,40万元补助老区基点村道路建设。改善了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老区乡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立足老区基点村农业资源禀赋,加大老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大力发展生产性项目,建设5000亩老区高山标准化生态茶产业,大力推进茶叶精深加工。加快发展林下种养植,进一步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在赛岐、溪柄、社口等老区乡镇创建市本级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扶持和引导贝牛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产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探索形成“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实现每个老区建制村重点抓好1-2个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特色产业项目,有效助推革命老区产业聚集、农民增收。

是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今年康厝乡象地村老区基点村被列入2019年省级“美丽乡村”,松罗乡古厝村、甘棠镇大车村、下白石镇英平村被列入市本级“美丽乡村”建设,每个村给予财政专项补助55万元。截止目前,全市已有26个老区基点村建成“美丽乡村”,改变了老区人民的人居环境,提高老区人民的幸福感。溪尾镇仙洋村、潭头镇下洋村两个老区基点村入选首批福建省“森林村庄”。

四是修缮保护革命遗址。2019年投入专项资金150万元修复了溪柄镇东坪村闽东红军独立师“后方医院”革命遗址、立新村闽东革命烈士施霖故居、立新村田头岗“革命长楼厝”、斗面村闽东苏维埃政府旧址、下白石镇英平村改建阮英平烈士纪念楼5处革命遗址。启动“兰田暴动”主题公园建设。打造“红色教育,绿色休闲”的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经典线路,促进老区农村群众增产增收,缩短老区村与全市发展的平均水平,促进老区农村跨越发展。

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市61个老区基点村村财收益达5万元以上的村17个占27.8%,村财收益达10万元以上的村10个占16.4%。其余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统一纳入市级统筹运营管理,全市每年安排2000万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补助金额达446.78万元。全市安排52名副处级以上领导挂钩帮扶61个老区基点村,向贫困、软弱涣散和集体经济薄弱的老区基点村党组织选派4名第一书记。目前,全市61个老区基点村基本消灭了老区村贫困居民吃饭、穿衣无保障的问题,人均收入1.8万元以上的18个,占29.5%,老区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林华光)

福安市老促会 市老区办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