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福安老区:把幸福写进老百姓“医教住行”中
日期:2019/12/13  来源:宁德福安老促会、老区办  点击数:
福安老区:把幸福写进老百姓“医教住行”中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以来,福安市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从医、教、住、行等方面着手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堵心事。
把握脉搏“切”症结,聚焦学前解民痛
曾有人编写了一句顺口溜:“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一句看似调侃的话,却道出很多家长的心声。
近年,随着城市人口规模持续快速扩大,二孩政策的放开,由于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导致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紧缺、矛盾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更好实现幼有所育。福安市教育局在主题教育走访中,着力解决家长最为关切学前教育问题,加大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推动小区配套幼儿园用建设。在成立“第一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源组建“第二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扩大城区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积极破解城区优质公办园“入园难”问题。
“我市在2018年认定了第一批24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增加5500多个学位基础上,持续推进第二批普惠性民办园认定,2019年10月8日确认了17所普惠性民办园,增加普惠性民办园学位约3300个。”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福安市甘棠第二中心幼儿园局部四层主体、局部二层主体正在建设中,预计2020年秋季投入使用。芦春小区二层主体施工中,计划2020年秋季投入使用。秦阳小区配套幼儿园已完成食堂装修,正进行附属工程建设,计划2020年春季投入使用。通过城区幼儿园扩容建设工程,将逐年缓解“大班额”现象。
此外,福安还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民办幼儿园购买服务奖补资金338.78万元,支付设备款72.01万元,发放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标创优提级奖励20万元,支付教玩具采购款41.97万元,合计共发放472.76万元。多措并举努力缓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倾听建议“闻”呼声,补乡土医疗短板
“以前看病都要往福安城关跑,现在我们乡镇的卫生院医疗设备不断在改善,医资力量也逐渐在增强,很开心乡镇卫生院有这些进步。不过住院条件仍然艰苦,高端仪器设备还是比较欠缺。”家住福安市溪柄镇的林阿姨告诉记者。
面对乡镇医疗卫生资源不足、基础设备滞后等短板,福安市卫健局听取群众意见,实地调研后,切实加大医疗民生投入,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努力实现乡镇卫生院基本设备“双达标”。
福安市卫健局相关人员介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总体要求,对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面积未达标的范坑、潭头、城阳、甘棠、罗江、溪柄、穆阳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期投入1180万元,已全面动工。对基础设备不达标乡镇卫生院设备采购纳入市卫生补短板PPP项目,投入3千多万元配备“新六件”(B超、心电图、数字X光机、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将在2020年投入使用。
经过此次“双达标”建设项目,福安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达到建设标准。
贴近民间“问”良方,打造幸福养老园
位于溪尾镇坎下村弘林敬老院是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先进单位,也是宁德市唯一一所达到省两星级的乡镇敬老院。目前入住老人76位,大多为五保对象。敬老院内时常笑声连连,热闹非凡,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该养老院主动创新资金筹措方式,通过“综合统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方式,走出一条“众筹式”的筹资路,有效保证了日常工作运转。期间鼓励行动方便的老人力所能及参加集体劳动,种植水稻、采集蜂蜜,增加收入。为提高院内“精细化”管理水平,主动创新内部管理模式,实行“镇分管领导为主导、院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的院长负责制,院内设置各服务部门,细心周到记录院内老人的饮食起居。该院还拥有一支懂管理、懂护理的专业化队伍,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员学习会和讲座,不断提升护理水平。
据了解,福安市民政局始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坚持把养老事业作为补齐短板的重点工作来开展。围绕“一乡一镇一院多园”目标,目前已建成市社会福利中心1所、乡镇敬老院18所、五保幸福园23个、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46个、农村幸福院143个、老人活动点100多个。基本建成了“公建民营、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康养旅游、互联网+”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模式。
深入乡村“望”民情,打通“最后一公里”
修一条路、造一线景、富一方百姓。福安市交通运输局在开展主题教育中,把群众出行难放在首位,深入乡村实地了解,针对群众反映“高峰人找车、平时车找人”、农村学生出行返家难、物流驿站运输难等热点问题,积极主动作为,采取有力措施帮助解决。
该部门引入“互联网+农村运输”的发展模式,将农村运输、特色产业、生态旅游、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相结合,推出APP预约一站式经营服务,实现人、车、物三方生产要素的有机共享,畅通农产品进城、生产生活物资下乡双向流通渠道,解决农村出行物流问题。
同时,在全市17个乡镇投放67辆统一车型、标志、车身颜色和905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系统的新能源村村通客车,并在乡镇设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客车提供充电网络。在部分偏远山村设置一键叫车装备,电召平台根据群众实际出行需要自动派单,便捷快速提供车辆。
截至目前,福安市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营保障机制,实现100%农村通车率,农村客运企业7家,市内农村班线107条,农村客运班车433辆6716座,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打通农村客运“最后一公里”。(郭杨贞 雷津慧)
福安市老促会 市老区办
2019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