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建言献策 >2019年 >设区市片会交流探讨

龙岩市老促会开展“不让一个革命基点村掉队”专题调研情况汇报

日期:2019/12/4        来源:龙岩市老促会        点击数:

 龙岩市老促会开展“不让一个革命基点村掉队”

专题调研情况汇报

 

龙岩市老促会

20191126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习总书记反复向全党、全国强调“要饮水思源,决不能忘了老区苏区人民”。在今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忘记老区,就是忘本,忘记历史,就是背叛”。要求福建代表团的与会同志“要梳理排查、抓紧工作,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老区苏区和福建深厚感情与老区情怀,也为我们老促会工作指明了方向。

全国“两会”后,全省上下纷纷掀起了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热潮。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政策实施、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老区苏区倾斜扶持;省人大开展了《福建省促进革命老区发展条例》修订立法调研,并把修订《条例》纳入今年立法计划。龙岩作为中央苏区核心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不仅是巨大鼓舞,更是有力鞭策。全市迅速学习贯彻,明确提出从三方面发力,凝心聚力加快促进脱贫奔小康。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坚决不让苏区人民在奔小康进程中掉队”。

龙岩市老促会将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今年的重要工作。在做好其他常规工作外,把开展“不让一个革命基点村掉队”调研,作为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现汇报如下:

一、调研背景

我市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是老区中的老区。当年,十多万闽西儿女参加红军。这里,走出了4位党和国家领导人、71位开国将军、90多位省部级领导;这里,是共和国政治家、军事家和著名将帅战斗成长的地方,在共和国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中,有5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9位元帅、8位大将、33位上将在这里战斗、工作、生活过。我市有省定革命基点村610个(其中,建制村134个,3.3万户、13.5万人)。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原因,如今总体发展水平在全市平均线下,有的甚至还很困难,是脱贫奔小康的难点和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三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会议重要讲话发表后,我会于六、七月联合市民政局,有针对性地选择了25个发展相对滞后的革命基点村,采取表格摸底、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革命基点村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住房安全、脱贫攻坚、社会事业发展、以及在决胜全面小康进程中的突出困难问题、薄弱环节、能否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问题,开展了“不让一个革命基点村掉队”专题调研

二、调研主要内容

(一、)我市革命基点村在脱贫奔小康进程中取得的成效

调研中我们看到,在市委、市政府高度关心、重视下,革命基点村脱贫奔小康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革命基点村脱贫工作取得巨大成效,全市贫困革命基点村陆续“摘帽”,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并且没有出现返贫;二是经济发展取得成效明显,产生了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永定区湖坑镇南江村等一批经济发展先进村、典型村;三是基本实现了路、水、电、电视电话、网络“五通”,涌现出了如永定区金砂乡秀山村、连城县庙前镇水北村等一批小楼林立、村容整洁、水清岸绿的美丽基点村典型。

(二、)我市革命基点村在全面小康进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交通瓶颈制约经济发展截止2018年底,我市还有76个革命基点村241.57公里道路未硬化。已经硬化的道路路龄普遍在10年以上,损坏较严重。路窄弯多坡陡,大车无法进出,成为基点村引进项目、盘活资源、发展壮大经济的最大“拦路虎”。

二是缺乏主导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大部分弱、小、散,存在组织化、公司化程度普遍不高的问题。在产业选择上存在盲目和跟风现象,普遍缺乏大户、龙头企业带动和专业行业协会统筹和指导,难形成规模化、特色强的主导支撑产业。村民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打工,村集体经济也比较薄弱

三是部分村干部履职不到位。在位不在岗,基点村人口外流、老龄化问题突出、吸引人才难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基点村“两委”干部成为“三脱”干部(脱离原住所、脱离农村、脱离农业)。个别村“两委”不仅常住县城,甚至在县城租房当作本村的办公场所,村民要办事还要进城找人,缺少公仆情怀和担当精神,更无法带动引领本村发展。调研的25个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孩子随父母外出上学,村中只剩老人留守。基点村既吸引不了也留不住人才,缺乏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有思路的人才,科技普及率低。

四是“三难”问题仍然突出。上学难、看病难,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上学难我市基点村分布分散,远离乡镇。教育部门实行撤点并校后,村里的学生要到十几甚至几十公里外的中心校或集镇上学,家长只好放弃村里的农田山林,租房陪读照顾,给本不富裕的家庭再添沉重负担。看病难由于村级卫生室基本设在村部所在地,基点村群众看病距离远。有的村医到龄退休了,没有年轻医生接班,导致村级卫生室关门住房安全方面。由于一些贫困边缘户因为不属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无法享受政策,仍有不少群众住在土坯房里。这些土坯房都依山而建,由于地势陡峭、地面狭窄、年代久远,不少已成危房。遇上春汛雨季,泥石流、山体滑坡安全隐患严重。

(三、)我们的意见建议

一要加大对革命基点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组织领导。一是建立挂钩帮扶制度。参考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建立市级统筹、县(市、区)负总责、乡镇主抓、部门联系、领导干部挂钩入户的工作责任制;二是认真摸排。对全市有人居住的革命基点村进行全面梳理排查,重点关注困难较多、问题较大、存在掉队风险的村,按“一个都不掉队”的要求,倒排时间、任务,分析问题、制定精准帮扶措施;三是定期研究。建议明年上半年召开革命基点村决胜全面小康专题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四是设立革命基点村全面小康专项扶持资金,做好可能掉队的基点村发展兜底保障。

二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人才保障。一是参考借鉴向脱贫攻坚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的做法,向基点行政村和含基点村的行政村派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二是为基点村引智引才给予政策倾斜。比如,在引导大学生回乡创业上给予补助金或一次性奖励金;在土地、税收、贷款等上予以照顾、减免等政策;对来自基点村就读大中专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帮助基点村人才成长;三是切实加强基点村基层组织建设。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要选好配强基点村党支部,同时,要建立、完善和落实村“两委”履职考评、监督、退出机制,加强对村“两委”特别是村主干的检查督促,对无心、无空、无意履职,空挂“头衔”的村干部进行问责、清理,确保党的基层组织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四是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宣传、主题教育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基点村群众内生动力。

三要认真规划和实施革命基点村道路建设任务。对基点村道路建设应给予更大倾斜和特殊扶持政策,加大市、县财政投入,提高市本级补助标准,列入市级财政预算,免除基点村配套;由职能部门具体规划,对基点村道路硬化和改造提升进行统筹安排,力争在2020年全部落实硬化和改造提升。加大对基点村生产道路的建设力度。建议由林业、农业农村部门对基点村竹山便道、农田综合整治等进行摸底,科学规划,给予倾斜扶持,降低产业发展成本,确保基点村林木产品和生产资料送得进、运得出。

四要因地制宜,支持革命基点村找准稳定实现全面小康的产业路径。一是总结推广上杭县在发展壮大基点村集体经济上的成功经验。建议党委、政府对革命基点村每年安排一定的“以奖代补”专项帮扶资金,将资金拨付国投公司,由公司统一市场化运营管理,年度收益按适当百分比计算作为村集体收入,以持续稳定增加村财收入;二是发挥革命基点村所具有的“绿色”和“红色”两方面的突出优势。建议由发改部门组织力量帮助革命基点村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带动基点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并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扶持,帮助基点村引进项目、资金、龙头企业、经营大户等,走出一条“资产盘活、资源开发、村企合作、专业合作”的发展之路;三是在基点村打造更多高质量的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把发展革命基点村红色旅游纳入全市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部署。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红色革命旧址、文物的发掘、修缮、保护和建设力度;深挖红色旅游内涵,打造以红色旅游为主题、风格多样的基点村旅游产品和线路,打造诸如长汀南山镇中复村、上杭古田镇吴地村、新罗江山镇山塘村等红色旅游品牌村,助力基点村脱贫致富。

五要重视解决住房、医疗、教育和安全饮用水问题。1、排查梳理危房。针对革命基点村土坯房、危旧房仍突出问题,建议住建部门组织一次梳理排查。逐户制定计划和措施,对废弃无人住的老旧土坯房进行拆除;需改造的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方式和建设标准,确保在2020年实现住房安全;2、加强基点村医疗卫生工作。加强建制村医疗室建设,对驻村医生给予必要补贴,吸引和留住人才。在没有驻村医生的村,要求乡镇卫生院每周定期派医生坐诊、巡诊;3、破解“上学难”。针对基点村孩子入托、入学远、陪读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对教学点进行统筹合理安排,尽量让幼儿、小学低年级孩子就近入学。对有孩子在乡镇或县城入托、入读小学的基点村困难群众家庭,应给予适当的补助;4、确保饮水安全。饮水安全是“两不愁”内在要求。建议有关部门对革命基点村饮水设施进行一次梳理排查,对年久破损、锈蚀的供水管、蓄水池等设施进行更新。

三、专题调研报告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一)市委书记许维泽对报告作出重要批示

专题调研报告于830日呈送市委、市政府,市委许维泽书记99日作出长篇批示:市老促会、民政局专题调研对革命基点村所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给予肯定,实事求是。提出基点村当前存在困难和问题以及意见和建议应予以重视。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指示精神,认真搞好老区苏区脱贫攻坚奔小康工作。请王龙、朝阳同志研究解决所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也同意明华、昌建同志的意见”市委副书记、新罗区委书记何明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宣传部部长詹昌建,副市长张朝阳都先后作出了批示。根据领导批示精神,市政府办立即行动,进行部署落实,将调研报告中提出的四大问题和五点建议分解到市民政、组织、财政、卫健、农业、交通、水利、教育等部门,要求结合各自职能提出解决办法和落实措施。

 (二、)市政府召开推进革命基点村脱贫攻坚专题会议进行推进落实1030下午,龙岩市常务副市长王龙亲自主持召开了由副市长张朝阳及市政府办、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发改、财政、教育、住建、交通、水利、卫健、人社、文旅、林业、农业农村等14个部门领导参加的推进革命基点村脱贫攻坚工作专题会议,讨论市老促会专题调研报告,逐条研究落实 调研报告所提意见建议。会议首先听取了市老促会开展专题调研的目的背景、主要内容,特别是革命基点村在决胜全面小康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建议及民政局关于革命基点村脱贫攻坚情况汇报;之后,各部门针对革命基点村面临的交通、产业发展、部分村干部在位不在岗、上学、看病、住房和安全饮用水等方面的困难、问题逐一进行解答,提出对策措施。副市长张朝阳对市老促会开展的专项调研工作和各部门发言给予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会议主持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龙在听取大家汇报发言后,代表市委、市政府高度肯定了市老促会工作,衷心感谢老促会老同志所做的工作,特别是专题调研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市委高度重视。针对调研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意见建议结合各部门汇报,对革命基点村脱贫奔小康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高度关心和重视革命基点村脱贫攻坚奔小康工作,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要落实好革命基点村所在县、乡镇的主体责任及相关部门的管理、监督、协调、配合等责任,要履职尽责,在全市开展“五个一”活动进行具体贯彻落实:一是由市民政局、市府办牵头围绕2020年革命基点村实现脱贫奔小康目标制订出台一套扶持政策;二是请张朝阳副市长亲自抓,组织力量开展一次专项摸底调查。摸清实际情况,提出解决办法,签订责任书,指定责任人;三是明确一批帮扶项目。重点聚焦出行难、就医难、安全饮用水、乡村振兴、村容村貌建设等确定帮扶项目;四是由组织部门负责筛选,派驻一批基点村驻村干部;五是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对“五个一”工作进行具体部署,明确牵头市领导、牵头单位,落实责任人。并要求一至四项工作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争取在十二月中旬再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进行研究部署,会议主题就是在奔小康路上不让一个革命基点村掉队。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明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切实为闽西老区人民办实事,按照习总书记指示抓紧工作,确保闽西老区革命基点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

龙岩市委主要领导对市老促会专题调研报告作出重要批示,并召开有如此之多党政部门领导参加的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落实,这是龙岩市老促会创会以来的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老区、对革命基点村的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大力配合和支持,对报告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并提出对策、意见,令全市老促会系统同志深感振奋和充满信心。目前,“五个一”中的出台一个政策,在市政府办牵头下,相关职能部门结合调研报告的建议意见提出了12条政策措施正在征求意见中。其他“四个一”工作各相关领导和部门也在落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