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老区文苑

连续报道五:《一家三代,忠贞革命》的延续,我和我的祖国,这个镇,这个村,一家三代,忠贞革命

日期:2019/11/11        来源:宁德市老促会        点击数:

我和我的祖国   这个镇,这个村,一家三代,忠贞革命

(戚仕浩)

革命老妈妈汤银钗

汤银钗是宁德霍童镇后洋村人,二哥,三哥和四弟都是1932年参加革命的共产党员。他们先后为革命牺牲。15岁的汤银钗,嫁给中洋里村叶世妥为妻,相继生下五个儿子,都走上革命道路。老三叶伯安担任游击队长,汤银钗担任地下交通员。一次送情报途中被捕。敌人丧心病狂地操起刺刀向她刺去,她本能地一偏头,刀锋削到左胸前,乳房被剜去半片还连着皮,鲜血像喷泉般倾泻,撕心裂肺的疼痛,她咬紧牙根,不哼一声。受伤后汤银钗没等伤口全部痊愈,又忘我地投入革命,上山送信、下山筹粮,支援游击队。

193210月,她的四弟领来一位小伙子,叫小叶"要寄姐姐家中养伤。看他的年龄与自已的儿子相仿,汤银钗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下来。上山采草药,还四处向哺乳的妇女讨奶水,调和中草药给"小叶"敷上。经过两个月的有如生母般的细心照料,小叶"脚部伤口愈合,又投入革命队伍。汤银钗与小叶母子 情缘难断。过不久,小叶再次受伤,深夜里被抬进汤银钗家。这时小叶已与颜阿兰一起,组织发动了 霍童暴动 ,创建了闽东工农游击队。伤口就是敌人围剿时负伤的。这次伤口严重,又逢寒冬天气。汤银钗天天在寒风中上山釆集中草药,端药、喂饭、消毒伤口。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护理,小叶腿部的伤才逐渐愈合。这段舍命救的原来是叶飞。解放后,在福建省第一届英模代表会上,叶飞亲自把勋章挂在汤银钗伤痕累累的胸前,动情地称她为"革命老妈妈",后汤银钗进京见到毛主席、朱总司令。汤银钗70岁寿诞,被叶飞请到福州家里过。多少年后,叶飞得知汤银钗的二孙女叶辉玲,已是福州大学的领导,非常欣慰,高兴地与叶辉玲合影,并称她为红色第三代

人民好县长叶伯安

叶伯安是宁德本土的革命领导人。革命战争年代,手握机枪冲锋在前,屡立战功,成为闽东人民游击队参谋长。坚持在宁德西部虎贝山区的龙潭峽、虎头岩、九肩岭、五虎头与古田、屏南交界山区活动。叶伯安英勇杀敌,屡建奇功,成为闽东人民游击队一员虎将。

 

194981530岁的游击队长叶伯安,率領闽东人民游击队部分战士,如猛虎下山,清晨从虎贝出发,午后到达宁德县城北部的单石碑,百里路半天赶到,与解放军188团会师,解放宁德,接管旧政府。随即,成立新生政权宁德县人民政府筹委会。主任胡方度(188团政治处主任) 、副主任叶伯安。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叶伯安从1956年至1968年连任副县长。

革命斗争年代冲锋在前,社会主义建设勇挑重担。叶副县长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自告奋勇,勇挑重担。建国初期,宁德山区交通不便,建设宁德至古田的宁古路,成了西部山区老区人民迫切要求,也是当年建设的第一重要任务。在县领导分工会上,叶副县长主动请樱,卷起铺盖,搬到公路指挥部。叶总指挥多年来,住工区草棚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直至宁古公路顺利建成。

接着,全县修水利,叶副县长又把铺盖搬到马坂水利指挥部,深入五里洋稻谷主产区,听取群众意见,走群众路线,按时按质完成全县最大的产粮区水利枢纽工程,为广大农民帶来福音。文革期间,叶副县长受尽折磨,所谓假党员""走资派"在学习班接受审查,他始终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经受考验,他个人遭到迫害,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党委书记叶辉玲

叶伯安第二女儿叶辉玲,从小在虎贝中洋里山区长大,是奶奶汤银钗亲手带大。叶伯安子女5个,只有叶辉玲留在山上与祖母一起生活。身教言传,汤银钗从小灌输革命道理,下田劳动,与农民一样艰苦,锻练坚强意志。为她一生进步成长奠定了基础。叶辉玲在石后农村挿队,又经受锻练和考验。后来她大学毕业,先分配宁德县委报道组工作一年半,深入基层,经受锻炼,刻苦学习,得到提高。

叶辉玲刚参加工作,县委报道组热情关照这位革命后代。在县委大楼二层报道组只有两间办公室情况下,腾出一间做她宿舍。她从小崇拜革命老奶奶,单身宿舍里只挂着奶奶相片。其实她骨髓里流淌的是奶奶疾恶如仇的革命基因。当年,才跨出校门的小姑娘,就兴趣写端正党风的理论文章。如:<切莫小看小意思’><说人情><不纯与不足> <为明白人开路> <从难处下手><有口还须有心>等等。锋芒所向直指社会歪风邪气,为端正党风呼吁纳喊。县委领导特别疼爱这位理论水平高,写作能力强的革命后代,依依不捨地让她调走。

经过近两年的基层锻炼,然后才调省医科大学校刊编辑部,从宣传部秘书,副部长……到大学党委书记。她爱人范迪安,从助教到教授,直至中央美院院长、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副部级干部。薪尽火传。从革命老妈妈汤银钗,到副县长叶伯安,再到大学党委书记叶辉玲,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一家三代,忠贞革命。

虎贝山区,青山依旧在,红旗永不倒,一代更比一代强,革命传统大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