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实事求是精准发力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日期:2019/7/23        来源:三明建宁县老促会        点击数:

实事求是精准发力扶贫攻坚成效显著

——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体会

福建省建宁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2013年,建宁县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几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指引下,遵照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决战决胜的战斗姿态,全县上下创新思路、因地制宜、攻坚克难,到2018年实现了全县脱贫脱帽。全县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坚持高位推动,压实攻坚责任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分类施策,真抓实干,吹糠见米,确保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建宁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工作总揽,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实施“一把手”工程,配强工作力量。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县直有关部门等45个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下设扶贫办,配备8名专职人员,负责全面统筹推进全县扶贫开发工作;9个乡镇和92个建制村都设置了扶贫工作机构,配备专门扶贫工作人员和协管员,确保各级扶贫工作“有专人抓、有专人管、有专人干”。为进一步抓好扶贫工作的落实,县委选派了9名科级干部到各乡镇担任扶贫督察员,督促乡镇履行扶贫职责、完成扶贫目标任务以及县直驻村单位帮扶责任的落实。二是抓紧抓落实,构建攻坚合力。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脱贫攻坚大会,做到早安排、早部署,签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形成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责任落实体系。同时,县委、县政府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严格落实党政主要领导每月至少5个工作日用于抓扶贫的要求;实行精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现场推动和解决扶贫领域问题,推动各部门职责落实。形成了全县上下抓脱贫攻坚的合力。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健全制度体系。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出台了契合建宁实际的《建宁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2020年实施方案》和《产业扶贫实施办法》《金融扶贫实施办法》《社会力量扶贫实施办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贫实施办法》《农村低保兜底和医疗救助工作实施办法》《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办法》《贫困(空壳)村脱贫攻坚实施办法》等“1+N”系列政策。并出台了《建宁县“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建宁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2018—2020)年行动计划》《建宁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精准脱贫工作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

二、坚持靶向发力,筑牢攻坚基础。

脱贫攻坚,从严从实是要领,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抓重点、解难点、把握着力点。”建宁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核心不放松,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扶贫开发工作要求,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一是脱贫措施有招。强化工作指导,编印《精准扶贫应知应会手册》《脱贫摘帽冲刺作战图》《精准扶贫参阅资料》《精准扶贫扶持政策汇编》《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保险服务指南》《扶贫两册填写示范》等资料发放给挂包干部和贫困户,做到人手一册。全面推行“六个一”工作机制(制定一份脱贫计划、选准一项主导产业、解决一笔发展资金、确定一个帮扶主体、落实一套优惠政策、安排一类技能培训),实行挂图作战,做到“一村一业”帮扶措施到村,“一户一策”脱贫计划到户,确保项目、资金、帮扶力量精准到村到户。二是挂钩帮扶有力。全面落实“县领导挂乡镇、部门驻村、干部包户”三级挂包责任,全县92个村都有一个单位挂包,51个贫困(空壳)村均安排了一名省、市或县下派任第一书记或村主任助理,1579户贫困户都有一名体制内干部作为帮扶第一责任人。特别是省纪委挂钩帮扶建宁县以来,在资金安排、项目争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2017年至2018年共实施民生事业、基础设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生态文明等方面项目34个,协调资金约17.17亿元,极大增强了建宁县经济发展后劲。同时,山海协作对口帮扶成效明显,2012年至今台江区累计安排对口帮扶资金6000万元,用于扶持建宁县扶贫开发事业,并共建闽赣省际电商产业园。三是政策落实有效。住房安全保障方面。2016-2018全县累计完成造福工程扶贫搬迁6942849人,(贫困户3861381人),完成危房改造382户,委托第三方对贫困户住房(除享受造福工程和危房改造的外)逐一进行排查,确保每户贫困户住上安全住房;建成黄埠乡鑫埠小区、里心镇尊上排、伊家乡伊水佳人等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7个。教育扶贫方面,严格落实《关于做好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客坊、黄埠、伊家设立乡村教育扶贫基金,按规定标准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落实资助与补助政策。2013年以来全县贫困学生累计享受免除杂费、国家助学金、生活补助等政策扶持43704人次、2524.28万元。另外,省市纪委、“5+1”挂钩帮扶单位积极开展教育扶贫,采取党支部挂钩长效帮扶形式,为全县119名贫困家庭学生捐资助学58.82万元,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健康扶贫方面。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90218人,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范围,落实经补助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年度累计300元封顶政策,开通了医保即时结算业务,取消保障对象住院预付金,实行“先诊疗、后付费”,采用报帐一站式服务,阻断因病返贫因素。金融扶贫方面。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1560万元,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1174530.75万元,其中存量贷款6552978.65万元,贫困户贷款覆盖面达41.48%;落实贫困户残疾家庭小额贷款贴息、居家托养等扶持政策,为703户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提供了特别扶持和资助。技能培训方面。开展“雨露计划”培训贫困户1312人次、补助贫困户子女就读中职、大专院校55名,组织了13名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和45名农户进行创业培训。就业扶贫方面,开发公益岗位103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63名,每个岗位每月增收1280元;帮助贫困户介绍外出务工224人。兜底保障方面。制定《建宁县重点贫困人群脱贫帮扶工作实施方案》,7个乡(镇)相应注册成立扶贫开发基金会,基金会每年投资产生的效益优先用于重点贫困人群分红或救助,编密织牢兜底保障安全网。四是项目管理有章。制定出台《建宁县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打造廉洁示范工程实施意见》,通过政府招标采购,选择质量好、重信誉的地产品材料生产商进行集中供货,推行工程项目廉洁承诺制,防止工程预算决算优亲厚友、在隐蔽和增量工程上做手脚,把控好各个风险点,着力打造廉洁示范工程。五是资金监管有法。作为第一批全省扶贫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建设试点县,积极配合完成省县联动调试,有力推动了全省扶贫资金在线监管系统正式运行。先后制定《建宁县造福工程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建宁县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对项目资金流向实行全程监管,每个环节责任人实行签字背书,做到资金项目可追查、工作责任可追究。2016年以来,县财政共安排38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用于扶持产业发展、贫困村村财增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项目,极大改善了贫困乡村和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坚持“三个结合”,产业助力脱贫。

习近平指出,“要想解决好精准扶贫问题,就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具体的实施方略,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建宁县委、县政府坚持“三个结合”,较好地解决了习总书记提出的“怎么扶”问题。

一是坚持“特色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结合县情实际,出台了《建宁县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2016—2020年实施方案》,同步制定了《产业扶贫实施办法》《金融扶贫实施办法》等七个配套扶持政策文件,构建“1+N扶贫政策保障体系。推进实施种子、果子、莲子“三子”优势产业扶贫,全县每年稳定杂交水稻制种13万亩,建莲种植5万亩,“两桃一梨”12万亩,烟叶面积3万亩,林下产业20万亩,增育9个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电商企业292家,全县“三子”种植的贫困户超过贫困户总数的三分之二,产业增收实现“短平快”。比如,贫困户采取“烟后制种”轮作模式,亩产值可达8000元,种植2—3亩,当年即可实现脱贫。二是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帮扶”相结合。按照习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来建宁调研时提出的“建立健全形式多样的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有效扶贫机制”等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台了《建宁县社会力量扶贫实施办法》,采取抓增收送项目、抓就业送岗位、抓兜底送保障、抓扶志送技术、抓挂钩送温暖等“五抓五送”措施,通过量化析股、基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可持续、管长远的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如里心精准农机专业合作社、闽赣农机植保合作联合社将资产量化析股给当地的贫困村和贫困户,每年实现分红37万元,带动贫困村年均增收1万元和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目前,全县有40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2个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参与扶贫。三是坚持“重点扶持”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建宁县水稻制种基地村企合作整村推进实施方案》。依托全县12万亩制种优势产业,探索“种业整村推进”扶贫试点工作,选择基础好、信誉高、实力强的种子企业合作,加大重点扶持,采取整村推进措施,签订村企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带动贫困户和贫困村增收。种子企业对贫困户实行定单生产、保底价收购、提供技术服务等基础上,给予村财每亩补助45元,同时县里给予贫困户生产资料补助资金150/亩,实现全县制种的贫困(空壳)村、贫困户全覆盖,为种业助力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2018年,442户贫困户制种4293亩,实现户均增收1.94万元。

四、坚持从严从实,转变攻坚作风。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出台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风清气正。一是严把“识别关”。制定出如《建宁县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贫困空壳村、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摘帽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等文件,按照“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等程序要求,严格“进”“退”标准,定期对全县贫困人口进行全面核实核查,扎实做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做到应进则进,应退则退,应扶则扶。2018年底,全县确认在库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794912人(其中国定对象7902462人)。二是严把“考评关”。制定《建宁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在乡(镇)和县直部门年度绩效考核中的比重,通过细化任务清单和问责清单,做到不脱贫不脱责,通过全员全域全过程立体式多层次考核,切实发挥了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三是严把“问责关”。对照扶贫“六个要求”,研究制定《建宁县扶贫开发精准监督工作方案》《建宁县扶贫开发项目监督管理十四条措施》《建宁县扶贫工作自查自纠实施方案》等文件,深入开展“三必访”“六必查”,做到“3100%”(贫困人口100%入户核查、扶贫资金项目100%现场核查、脱贫数据100%核对)。同时,注重发挥好“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组、巡查办、县纪委监察机关”四支队伍力量作用,持续开展扶贫领域“1+X+Y”专项督查、机动式专项巡查、“全交叉”专项巡查,打好扶贫精准监督组合拳。四是严把“导向关”。落实好《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建宁县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整治“为官不为”暂行办法》等措施。鲜明树立“重绩效、看实效、比担当”用人导向,充分运用“三听三看”考察办法,探索建立干部“八小时以外”延伸考察机制,注重对扶贫一线干部的锻炼和增养,27名表现优秀的扶贫一线干部作为重点培养考察对象,为推进精准脱贫营造了良好环境,有效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五、坚持常态常效,提升攻坚成果。

致力建立健全扶贫长效机制,切实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果。一是突出“造血式”扶贫。持续深化“五抓五送”扶贫模式,建立全县脱贫攻坚项目库,大力支持贫困户发展莲业、种业、果蔬、林业、烟叶、旅游、电商等七大扶贫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两个以上增收项目,夯实贫困村和贫困户可持续增收产业基础。近年来,全县稳定杂交水稻制种13万亩,建莲种植5万亩,“两桃一梨”12万亩,烟叶面积3万亩,林下产业20万亩,培育9个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电商企业292家。农村电商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得到省政府李德金副省长充分肯定,全省农村电商助推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在建宁县召开,有力拓展了全县贫困户的增收渠道。二是突出“融合式”扶贫。持续深化“348”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认真组织开展“创新贫困村项目帮扶机制”两个课题试验项目,大力推进党建带创、特色产业带动、经营主体和社会力量助推、抱团融合发展、量化折股“123”机制(围绕“一个目标”<实现“贫困户和贫困村双增收、持续增收”的目标>、抓住“两个关键”<科学选准经营主体、优化选好入股项目>、突出“三个精准”<收益主体精准、资金监管精准、收益可持续精准>)、种业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基金会等扶贫模式,实施“五子”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电商和光伏等扶贫项目,有效推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同步增收,46个退出的贫困(空壳)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比如,全县首批确定里心镇、均口镇为扶贫资金量化折股试点示范乡镇,在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增加溪口镇闽赣省际农机植保服务中心、黄埠乡桃路际水电站、客坊乡海宏达、闽源电力等实施主体,投入扶贫资金5194万元,每年可实现收益363万元以上,辐射带动试点村51个、贫困人口3500多人实现增收。建宁县精准扶贫特色亮点和典型做法先后在人民网、福建日报、东南卫视等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量化折股扶贫模式获评全国“2017精准扶贫十佳典型”。三是突出“联动式”扶贫。一方面,强化党建引领。注重抓好“领头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队伍;通过组建“党员110”服务队和开展农村“信誉党员”评选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2018年省、市、县选派的51名驻村任职干部累计向上争取项目资金7800余万元,落实项目190余个。另一方面,引导社会力量帮扶。充分发挥工青妇和工商联、扶贫协会、侨办、志愿者联谊会等桥梁纽带作用,鼓励社会组织、非公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宁籍乡贤参与扶贫开发,“百企帮百村”、“10.17”扶贫日、捐资助贫等活动实现常态化。目前,全县有160多家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参与开发,涌现了文鑫莲业、富强石材、鑫锦宏、海宏达、精准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一批社会力量扶贫典范,形成了全员参与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经过几年的努力,建宁县脱贫攻坚各项主要指标均已达到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出标准。一是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截至2018年底,全县“回头看”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6个贫困(空壳)村退出,3个市级重点乡可实现全部脱帽退出。新识别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515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7.74%下降到0.01%3月初,建宁县接受省上第三方评估检查,综合贫困发生率、漏评率、错退率、群众满意度均达到了重点县退出标准。二是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8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470元,比增9.8%,比全省平均增幅9.1%0.7个百分点,占全省平均水平17821元的86.8%,高于85%。近三年(2016—2018年)平均增幅9.7%,高于全省平均增幅的8.9%三是农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18年,全县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8.2%,加上在异地参保人数,参保率可达99.27%,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为100%,家庭医生签约率100%;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6144元,高于省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350元和国家扶贫标准3100元,占上年度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07667.69%,高于25%,农村居民安全饮用水率100%,农村集中式供水覆盖率达85.59%;农村贫困户厕所改造率100%;所有通村公路全部硬化,农村公路里程达901公里,每百平方农村公路密度68.17公里,实现100%建制村通硬化公路,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广播电视、宽带、供电网络实现全覆盖。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8亿元。再次获评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各项指标均达到重点县退出要求。

面对新时代、新方位、新使命,脱贫脱帽后将突出巩固提升,以滚石上山的劲头和决心,一定要有更多的新作为、新成效,为巩固脱贫和新时代新建宁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