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考察调研 >2018年 >2018年度调研材料选编

2018年调研材料选编:漳州部分(共4篇)

日期:2019/4/18        来源:本站        点击数:

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共云霄县委书记  王金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云霄县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开展 “三抓三比、十项竞赛” 和“百个项目大比拼”活动,突出精准扶贫,抓好“五业”“五共”“五查”等“三个五”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17 年3833 人贫困户脱贫、40 个贫困村脱贫,2018 年实现全面脱贫摘帽,以优异的脱贫成绩开启新时代的新征程。

1、抓好“五业”,打好主攻战。要发挥优势,寻找突破口,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打牢脱贫基础。一是抓产业。产业发展是强县富民的必由之路, 是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实施“养鸡生蛋”工程。整合部分财政资金,设立有偿扶贫基金,今年整合安排 1 亿元,投资县城投集团,按年 6%获取投资收益。收益部分主要用于支持未实现村财收入每年达到 10 万元以上的贫困村发展集体增收项目,其余部分用于支持贫困村发展生产、改善设施。加快“一区一湖两园”建设。“一区一湖”即按照“南扩北延” 城市发展战略,开发建设1500 亩的滨北新区和1500 亩的南湖湿地生态园。“两园”即加快开发建设 2300 亩的回乡创业园,为工业项目落地提供平台支撑,打造光电产业升级版;建设“农业大观园”,突出佳洲岛现代农业观光园、枇杷生态观光园、下河杨桃生态观光园、泮坑茶叶观光园、白石老茶树观光园、乌山凤顶茶叶观光园、马铺金竹柏观光园、马铺百草养生园、田坎葡萄采摘园、漳绿农业旅游观光园等 10 个特色园区建设, 抓好设施配套完善、丰富业态,带动群众增收。二是抓就业。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别是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提高合作社社员中贫困人口的比例。加大技能培训,深入开展“雨露计划”,今年安排培训 600 人,增强群众致富能力。三是抓家业。加快建成 1400 人造福工程和 4 个集中安置区,加快国定 40 人、省定 60 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让贫困群众早日搬入新居。要加快单人户、因病因残户安居工程建设,为特殊贫困户提供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要加快 40 个贫困村 139 个扶贫项目建设,有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四是抓学业。以获得国家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为契机,加大教育投入,对乡村教师实施每月人均 350 元的生活补助,落实贫困学生免学杂费政策,开展建档立卡对象户 1741 名困难学生的精准助学工作,发扬云霄人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发动社会扶贫志愿队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捐资助学,全年捐资助学 400 万元以上,重点向贫困学生倾斜,多方筹措保障每一位贫困学生都能上得起学。县第二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幼儿园今年秋季招生,新增城区小学学位 2000 个、幼儿园学位 400 个,办好各阶段教育,提升全县教育质量。五是抓保业。目前全县因病因残致贫占比达 51%。要扎实做好“两线合一”工作。要落实好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加强政策普及率、知晓率,组织实施好 13 种大病定点救治;不断规范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相关业务的办理,把费用的定额核定和结算做细、做准,完善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待遇支付的经办管理, 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一站式”结算服务、让群众安心、省心。要完善商业保险补充机制,推行“扶贫宝”,确保实现“伤残有救助”“大病有钱领”“住院有补贴”“创业有帮扶”“还贷有保障”。

2、抓好“五共”,共筑脱贫路。充分发挥困难群众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主体作用,用“五共”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增强脱贫实效性。一要共商脱贫方法。注重倾听民意,吸纳民愿,与群众一道商量发展规划、脱贫工作方案和脱贫计划,与贫困对象定期协商、共商,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意、谋民生,让群众“做自己的主”。二要共识脱贫目标。在共商的基础上,加强沟通协调,促进各方帮扶主体与贫困对象之间达成一致意见,达成脱贫的目标共识、计划共识、方案共识,从而增强被帮扶者的主体作用,提高脱贫主动性。三要共创脱贫事业。着力解决根据群众意愿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最初一公里”和确保群众干事创业意愿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群众从内心深处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共同完成脱贫大业。四要共管脱贫事务。在共建的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完善扶贫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的常态化、全流程监管,对扶贫专项资金和扶贫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共同监督,确保“好钢刀用在刀刃上”。五要共享脱贫成果。聚焦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出行难、公共配套差等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四难一差”问题,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和扶贫的成果,不断增强贫困对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抓好“五查”,精准保脱贫。深入开展“五查”活动,出台《云霄县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深化精准扶贫监督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要入户访查。由县扶贫办牵头,深化“千名干部结对子,进家入户帮脱贫”“三比三看”活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100% 回访,信息再核实、内业再完善、措施再细化,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要做好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对返贫、脱贫和遗漏的贫困人口进行识别,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进行核实,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对已经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村、贫困户分年度有序退出。二要督促检查。由县效能办牵头,对县直挂钩部门、结对帮扶干部的帮扶工作情况进行督查,重点检查帮扶措施是否到位、帮扶成效是否有力等情况,是否“挂真钩、挂实钩”。对帮扶工作只挂名不作为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通报批评、效能问责。三要审计核查。由县审计局牵头,全面核查相关扶贫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扶贫资金落实是否缩水走样、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分配中是否存在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私分,以及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问题。要通过查账目、对内业、看现场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审计核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确保政策、资金落实到位。四要专项巡查。由县巡察办牵头,将脱贫攻坚领域的监督检查作为重点工作,高效运作专项巡察小组,组织开展造福工程、农村危房改造、集中安置区建设等重点扶贫项目专项巡察,对在扶贫项目多、资金多、群众反映多,以及重复访、越级访多的重点村进行重点巡察,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抓好相关问题整改。五要线索排查。由县纪委牵头,全面摸排扶贫问题线索,综合运用联合督查、暗访督查、回访复查、热线电话等方式,定期对项目落地、资金使用等重点工作进行排查。同时,要成立扶贫举报中心,对信访举报要做到百分百初核,做到问题线索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于查处的典型案例要及时通报, 形成震慑。

 

建好“四好农村路” 助推老区“乡村振兴”

2018专题调研报告

漳州市老促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总结我市在促老区发展道路先行方面的成功经验,更好推进老区村道路建设,年初我们就制定了关于开展建好四好农村路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方案,南靖、龙海、平和、诏安、云霄、长泰等县(区)老促会认真调研,并提交调研报告。今年 9 月至 10 月,市老促会调研组深入诏安建设乡月港村、山河村,平和大溪镇大芹村、大松村,南靖县南坑镇新罗村、葛竹村和“南芦线”葛竹至平和芦溪的土质公路现场察看,并与镇村干部群众座谈、听取意见与建议,还与市交通局领导,主管科室有关人员座谈,进而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高度重视、合理规划、精准促进、成效显著

近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老促会原会长黄长茂,现会长罗春生的推动下,市交通、财政、发改委、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认真协调,积极投入我市老区道路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高速路、国道、省道、县道、乡村道路建设从十二五起,突飞猛进。各级领导重视关心老区基点村道路建设,自 2012 年以来,作为扶持老区发展建设的第一个重要项目,五年来带动建设老区村水泥路超过 2000 公里,市财政累计投入 5000 万元(每公里补助 5 万元,计 1000 公里),同时带动各县(市、区) 政府出台配套资金。根据习总书记“四好公路建设”指示,市政府决定继续支持老区自然村水泥路建设,并提高补助金额,从 2018——2020 年市财政每年拨付 1200 万专项经费。从明年起,市政府还要统筹提取每年3000 万元,用以奖代补形式,支持农村路网建设。其中县道已达 1900 多公里,乡道 4000 多公里,村道 4000 多公里,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网络化公路交通大格局。

市交通局认真执行中央、省有关指示精神,做了大量有实效的工作,尤其是今年加大力度对已建公路的管护与运营的谋划,如要求设置各级公路“路长制”,乡镇设“路长办”加强管理。在养护经费筹措方面, 争取省与市、县各配套一半,做到每年县道 3 万元 / 公里、乡道 1.4 万 / 公里、村道 0.3 万 / 公里。实行分级管理,每 30 公里配以专人,定岗定位定责定酬,加强了执法管理。此外,还开展“漳州市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乡评选活动”,今年 11 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公正客观评估下达文件进行通报,有力促进“四好公路建设”。

(一)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老区经济发展。道路建设极大改善了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为农村产品迅速转化为商品创造了条件,使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向以市场为导向的高附加值农业转变,同时加快老区旅游等产业的形成,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如龙海东泗向利用“松西线”政治提升和东泗、双第连接线建设,使地处偏僻、落后的溪坂村因路通,村里土地增值,地租从每亩 300 元增至 4000—6000 元,单这一项累计每年群众增收 1500 万元。平和县大溪镇大芹村全村完成道路硬化 21.8 公里,村民种植的水果园运输方便,增值了。平和县文峰镇前埔村是较早道路硬化的,全村群众积极筹资,加上市县补助,一年内完成七公里道路建设,路通了,果农生产的蜜柚等水果收购价格立马比道路不好的地方每斤高出 0.08 至 0.10 元,每年的农产品都能适时出售,群众致富了,家家建起了小别墅。

(二)改变了群众的出行方式,提高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加快走得好”。

(三)老区道路建设加快了当地的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转变了群众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提高生活质量,对脱贫攻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让老区群众脱贫、摆脱贫穷、享受现代文明、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对于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群众文明文化素质与智力开发都提供了长远的影响。在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领导协调下,老区乡镇村公路交通运输、农业供销、商务、邮政、农村物流网络等资源的整合正在提升与完善。振兴乡村,道路先行,一条路、活了乡村,富了群众。

二、正视问题与不足,再完善、补齐短板

在调查当中,我们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表现在:1、构成农村“四通八达公路网络化”还须再努力。在重视主干道建设的同时,要注意乡村(自然村)这些“毛细血管”建设,有利于乡村更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目前还有部分人口200 人以上的自然村道路硬化尚未完成,县际、乡际、村际还有近 500—600 公里“断头路”未开通。2、在已建好的乡道村道方面,存在一些技术等级偏低、配套安全设施不足、路面宽度不够标准、毁损时有发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此外,还存在养护资金缺少、管理力度薄弱、执法不够有力、道路养护尚须加强的情况,这些都有待日后进一步提升与完善。

今年国家交通部印发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中指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更加注重与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脱贫、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相协调”。这是非常务实的好办法,对于解决当前农村公路总体发展水平仍较低,通达深度不够,路网密度不高,技术等级低,路况差,地区差异明显,运营滞后,发展不均衡等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促进老区公路标准化建设,特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充分认识习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农村四好公路”的重要意义,针对我市实际,要明确县乡镇二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农村公路建设负有主体责任,要强化认识、积极筹措资金,要建立以公共财政分级投入为主, 多渠道筹措为辅的筹措机制,如做好资源开发、金融、保险支持,鼓励捐助捐款等方式,要将建设专项资金纳入县、乡年初经费预算,用好用足中央、省对老区的优惠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补助经费。

(二)坚持大规划引领、高标准建设、新机制管养、一体化经营。

1、建议市县交通部门对农村公路数据库内的路线要根据“四好公路建设”的新要求,一切为了群众出行便利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及时做好后续更新与调整完善。做好路网优化,密度与分布衔接的合理性,做到因村施计、因路施政、科学做好资金配置,道路宽度、强度等规划, 严格招投标,施工单位的资政审查,建立“政府监督、群众参与、专业检测、施工自检”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

2、全方位做好管护,制定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完善乡镇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组建乡、村公路养护队,健全乡、村、自然村三级公路管理体系、调动群众积极性,以承包养护、委托养护形式,减少养护成本,增大社会效益,做好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纠正重建设、轻养护的倾向,确保乡村公路级级有人管、路路有人养,养护必到位,安全又通畅。

(三)补齐“四好公路”建设短板。

1、当前要加强乡村“断头路”与公路配套设施的建设。2017 年下半年, 我会曾对全市老区村“断头路”与自然条件经济差的基点自然村道路问题做过摸底调查,初步估计至少有近 1000 多公里未硬化。从“断头路” 情况来讲,以南靖南坑镇至芦溪镇“南芦线”为例,南坑至葛竹村道路已硬化,双向车道,葛竹至芦溪镇这段属平和辖区,至目前道路未硬化,此段 5 公里如硬化完成,可以为两县群众互为出行节约运营成本,往漳州厦门方向运行可缩短距离三十多公里。我会认为“断头路”的修通, 可以促进边界流通,共享发展资源,发挥老区资源优势,加快老区农产品流通,发展老区“红色旅游”,对改善老区群众出行条件都有好处。因此建议县、乡政府应做好规划,科学论证,分轻重缓急,用三年时间,逐步解决此类问题,把它做为“德政工程”、“惠民工程”的“最后一公里”, 使老区群众更有交通便利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长期以来,老区村道路建设缺乏资金,路面建好后,就没有资金建设配套设施,致使早建的路面不同程度毁损,路肩、边沟无硬化,抗毁受灾能力低,又因地处偏僻山区,坡高弯多,安全系数低,缺少安全的防护设施及必要警示标志,建议县、乡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和风险隐患的排查,设置必要的设施,确保老区群众出行安全、顺畅。

2、改造提升“窄路基路面”,做到自然村通达、路面状况改善。过去因资金、技术力量及自然条件限制,有相当一部分已建好的硬化路面在 3.5 米宽以下,属单行道,这不利于运行安全,为减少安全事故, 建议县、乡主管部门组织调查组下基层调查摸底,弄清“真相”,研究解决办法,制定改造提升方案,分几年时间,逐步解决。

3、建议市、县交通、财政、老区办要用好市政府每年支持老区办1200 万元的专项资金,在下拨、验收等方面,严把质量关、要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杜绝基层挤占、挪用等现象发生,督促基层做好财务监管、加强工程建设中的廉政建设,真正把公路建成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阳光工程。

 

漳浦县以党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的对策研究

漳浦新闻中心:薛敏灵 曾小英

 

“贫困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表现形式,古今中外的众多事实证明,市场无法解决不平等问题,所以政府干预是必须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明确脱贫工作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要求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为更好落实中央、省、市的扶贫任务目标,漳浦县各级认真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在 2017 年底实现现有贫困对象全部摘帽,提前完成攻坚脱贫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以来对漳浦县脱贫攻坚工作所取得成就的调查研究与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漳浦县贫困户总体情况及致贫原因分析

漳浦县是福建省漳州市的人口第一大县,也是贫困人口大县。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 4490 户,贫困人口 11739 人。

(一)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缺乏劳动力的贫困人口一直以来都是扶贫工作的难点。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对农户而言,如果家庭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 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实现脱贫。漳浦县现有贫困户中,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所占比重较大,此类贫困户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就是脱了贫也容易返贫,需要政府和社会对他们进行“输血式”救助。

(二)长期患病或突患疾病和重病。贫困户中若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且医疗费用又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导致债台高筑。对贫困农户来说,生病以后,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对不能再扛、不能再拖的病,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这类贫困户因为长期积累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生病的痛楚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身缺乏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

(三)所处自然环境较差,资源贫乏。贫困农户往往居住分散且远离乡镇,交通不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贫困户经济的发展,对生活在很差的自然环境中的贫困户采取常规扶贫手段,往往会因为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然环境而效果较差。

(四)缺乏资金和项目帮扶等造血式帮扶。缺乏资金和项目帮扶的贫困农户的经济状况一般都处在脱贫的边缘线上,对此类贫困户采取帮扶措施容易见成效,针对这类贫困户,应从提供增收项目,提供资金、信息方面给予帮助,使其尽快摆脱贫困。

(五)现有劳动力文化素质差,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差。由于种种历史遗留原因,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导致失学,往往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既是贫困导致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素质状况较差,贫困人口中文盲率已接近一半,贫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不足三年,大大低于全县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存在很大的差距,从而导致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六)自然灾害是造成贫困和返贫的重要原因。漳浦县地处沿海地区,属典型的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秋两季常遭遇台风的侵袭而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洪涝灾害,而其他季节也随气候变暖现象导致降水不足甚至干旱现象,有的农户本来家庭经济状况就差,超过贫困线就不远,若遇天灾人祸,如种植业减产减收,养殖业遭遇洪灾,或因家庭成员突然伤残、死亡或其它自然灾害等,就极易造成贫困或导致返贫现象的发生。

(七)子女读书费用高昂致辍学,导致贫困代际循环。一些家庭子女众多,读书费用高昂无力承担,这类贫困户子女往往选择辍学打工赚钱,但往往由于知识水平低下而无力改变贫困现状,进而陷入贫困代际循环之中无法自拔。

二、漳浦县攻坚脱贫具体部署和实际举措

(一)具体部署:

1.   前期进行全面摸底,细致甄别,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各乡镇根据《中共漳浦县委、漳浦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二年行动的实施意见》(浦委发 [2016]3 号)以及中央和全省全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分别制定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二年行动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层层建立责任制,找准对象,认真了解不同贫困群体收入情况,客观的识别扶贫、低保对象,努力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扶贫对象严格按照“扶贫对象申请、村干部入户调查核实,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审查、对照标准条件按实际贫困情况倒排确定户数并进行公示,镇村主要领导审核签名上报”的程序进行识别,识别结果张榜公示有效后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加强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档”。切实做到精准识别,方能精准帮扶、精准施策,以期达到精准脱贫的最终目标。

2.   中期以党建为抓手助推扶贫进程,提升攻坚脱贫质量。党政领导分级负责,加强组织领导,为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镇一级承担具体脱贫攻坚主体责任,镇党政主要领导为乡镇第一责任人;村级重点抓好 “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组织实施,努力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对贫困对象进行进退识别、政策兜底对象认定以及建档立卡等关键环节, 须由村书记和村主任签名上报,再由镇主要领导审核签字确认。

3.   后期不断完善扶贫机制,加强考核督查问责,全面提升扶贫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倒逼扶贫项目早出成效。建立年度扶贫开发工作督查制度,对未按计划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的村主干进行约谈。加强脱贫离任审计,做到任期交接一本明白账;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监督,发挥好村级党风廉政监督员的作用,将不规范扶贫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制定扶贫开发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提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在村级重点工作考评中的权重。

(二)帮扶措施:

1.   生产资料补贴。扶贫对象从事种养业,根据其种养规模和实际情况, 提供相应扶持额度的扶贫资金。

2.   改善生活条件。扶贫对象、住房困难户的危旧房进行修缮,无房户给予帮助解决住房等,提供相应扶持额度的建设材料。

3.   引导就业。帮助扶贫对象进行劳动力转移就业。针对贫困户自主资源少,资金欠缺,生产技能水平低,劳动能力差的现象,镇、村因势利导,通过引导零散的土地自愿有偿流转,发展现代高优农业,壮大产业规模, 原来的农户劳动力转移到规模产业务工,这样既有租金收入,也有工资收入,从而增加家庭收入,加快脱贫致富过程。

4.   协调资金贷款。扶贫对象所有村已开展互助资金试点的,根据扶贫对象的实际需要申请,协调优先发放贷款帮助其创业。

(三)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漳浦县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1.   干部围着扶贫转,实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一户一策”。龙岭村位于石榴镇的西北部,有 6 个自然村 321 户 1192 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贫困面积较大等综合因素,2014 年被确定为市级贫困村,2016 年精准识别后全村贫困户 24 户,贫困人口 78 人。为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漳浦县委书记亲自挂勾龙岭,带领县有关部门、镇党委政府负责人,帮助龙岭村制定精准扶贫规划,打响了龙岭村贫困户脱贫攻坚战。这些贫困户中,龙岭村选定了 4 户有养鸡、养鸭、养蜂意向的贫困户,由村拨付资金,每户 3000 元帮助他们搭盖养殖所需设施, 由帮扶责任人具体帮助,现这个项目已落实到各家各户。我们的帮扶工作队深入到贫困户家中摸底数,结合帮扶对象的能力、特长、意愿等,及时理清帮扶思路,找准帮扶方法,不断加强跟踪帮扶,真正让帮扶有措施、见成效。

2.   产业跟着扶贫做,打造各具特色的脱贫示范项目。为加快推进特色产业项目,漳浦及时制定《扶贫小额贷款贴息实施办法》,确定承贷金融机构,落实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 800 万元,并创建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基金,对有项目缺乏资金的 600 多个贫困户给予 3—5 万的贴息贷款。同时制定出台《关于贫困村脱贫攻坚县级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重点扶持贫困村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展生产,对因病残致灾、因学致贫的贫困户给予救助扶持,贫困村的造血功能得到大大的增强。

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等原则,漳浦重点培育贫困村和贫困户特色增收产业。在石榴龙岭村扶持发展家兔家禽养殖和辣木种植;在南浦美林村发展竹笋种植和竹笋深加工产业;在南浦中西村结合山区特色,发展桃李梅种植;在赤岭畲族乡土塔村鼓励种植蜜柚、“茂谷柑”等名优水果;在湖西后洞村鼓励种植油茶经济林木…… 这些扶贫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3.   基建随着扶贫走,促进基础设施到村到户,改变发展条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打出“组合拳”,啃下“硬骨头”!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漳浦大力实施小康路、小康电、小康房等项目建设,县委县政府将贫困村脱贫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范畴,加大对贫困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彻底解决贫困村道路、饮用水、垃圾收集、通讯、网络等问题,切实打造宜居环境。

新厝村是漳浦六鳌镇的一个 2000 人口左右的小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依托村老人理事会,充分发动群众拆除危旧房、猪圈、旱厕一百多间,规划建设新厝村新区,用于集中安置住房困难户或危旧住房户。新区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群众自建、基础设施统建的办法,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住房条件在改善,道路在畅通,产业在兴旺,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精准扶贫正让漳浦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结合富美乡村建设和“双百行动”积极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也解决一部分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实现有效增收……

4.   党委牵头、政府贴息贷款,企业技术支持。漳浦县前亭镇助发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与贫困户合作模式成立养牛专业社,贫困户通过政府贴息贷款进行融资入股,漳浦延源畜牧养殖公司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和产销服务,实现利益共享,让“贫困户真正当老板”。

前亭镇党委、政府多措并举保证扶贫项目充分落实发展。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本村精准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求各村提高认识,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政治任务,各村书记主任各确保完成一户以上扶贫户参与合伙养殖骆驼牛,并作为挂钩帮扶人监管扶贫户的经营情况;“合伙饲养骆驼牛养殖公司”的扶贫户股东对后蔡、刘下、顶埕等征地村进行倾斜;为增强扶贫户的致富信心,激发他们的参股热情,对每一户参股扶贫户给予 3000 元产业帮扶资金;为解决贫困户养殖后顾之忧,镇政府免费为贫困户及其所饲养骆驼牛办理免费保险,每头骆驼牛保费一千元,死亡可获偿一万一千两百元的理赔款;养殖户每人每年意外保险费两百八十元,发生意外可获得最高三十万元的理赔款。

合作社共有股东 32 人,其中 28 位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投入 5 万块钱贷款,外加政府的 3000 元补助,其余四位贫困户未投入贷款,按照一股份 1000 元的原则,其中的 28 位贫困户每人持有 53 股份,分得了 5300元的分红,4 户贫困户每人持有 3 股份,每人分得了 300 块钱的分红。同时,前亭镇结合山、海、田三维产业的资源优势和社会能人带动人文优势,从产业项目扶贫、创新创业就业扶贫、教育帮扶扶贫、保障救助扶贫、协调信贷助力扶贫等方面因户施策、精准扶贫,实现了山上发展水果种植、海里发展水产养殖、田间发展果蔬种植和多个专业合作社的良好成效。去年 12 月,前亭镇实现了贫困户全部脱贫。

5.   利用电商等助力发展电商精准扶贫,提升脱贫质量。为了做实电商扶贫,漳浦县通过入户调查了解贫困户实际情况,通过公众号形式 + 社群营销 + 微商城实现用户与店铺互通,形成社群生态闭环,帮助品牌在移动端,在年轻人里更有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品牌打通新的销售渠道。用较低的运营成本提升用户粘性,引导客户复购。我县还利用“一镇一品” 活动,免费为贫困户的农产品进行统一的品牌策划、包装和推广,并组织相关培训机构到贫困村办理农村电商免费培训班、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和创业培训班。

在致力于我县打赢自身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漳浦剪纸协会率团将世界非遗漳浦剪纸艺术带进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贫困乡镇青山乡,用艺术开展精准扶贫活动。此次活动为期一周,共培训当地贫困户近百名,助力他们借助艺术力量脱掉贫困帽。漳浦剪纸协会自 2015 年开始,已连续三年成功开展此类活动。此举不但促进了省际之间的文化交流,还帮助300 名以上贫困人口掌握世界非遗漳浦剪纸技巧,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

三、漳浦县攻坚脱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一)识别难以做到精准。漳浦县是人口大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需要进入户核实的数量多、任务重,加上很大一部分青壮年靠外出务工为主,家里都是留守老人与儿童,难以逐户逐项核实任务,特别是经济收入情况难以准确核实,即使专门组织开展了扶贫对象数据核实及清洗工作,但由于规定的进退标准都是面上的指标,甚至有的识别标准出现朝令夕改现象,因此让核实人员难以把握界定,特别是以往确定的农村低保对象,存在识别不准和标准不统一现象,造成已纳入的农村低保人员与精准识别的贫困户标准存在现实差异。

(二)措施难以满足精准。精准扶贫工作量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但精准扶贫尚处于政策衔接期、机制转轨期,以致措施落实有难度。如因户施策对每户贫困户制定了“一对一”的帮扶措施,但因部分贫困户家庭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实施规划扶持项目中出现劳动力紧缺和种植项目后期管护难到位现象;部分贫困户发展意识差,“等、靠、要”思想严重,贫困户自身脱贫能力和脱贫基础薄弱;培育扶贫主导产业难,农民难以摸清市场规律,无法规避市场风险,就算产业搞起来了,但终因市场因素而半途而废,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力弱,县域涉农龙头企业较少,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不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是空壳子、空架子,吸纳带动贫困户作用不明显。

(三)力量尚未适应精准。由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按照干部结对帮扶机制,部分机关单位的现有干部职工很难与所包扶村的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结对帮扶,即便实现了帮扶全覆盖,很容易出现“一帮多”现象;另外,机关单位只能优先选择贫困村的帮扶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其他兜底贫困户只能由镇村两级干部、党员组长等结对帮联,在帮扶力度、帮扶效果上与精准扶贫的要求有差距。

四、针对提升攻坚脱贫质量的建议

(一)精准核实扶贫对象,提高兜底扶持比例。继续认真核实贫困人口数据,进一步准确掌握贫困状况,同时,按照农村低保对象直接纳入扶贫对象的规定,建议结合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标准,统一细化农村低保对象的评定细则,对以往已纳入的农村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进退机制,缩短评定时间。同时,针对贫困人口贫困状况,适当提高贫困人口中兜底扶持人口的数量。

(二)完善帮扶配套政策,提高帮扶工作实效。精准扶贫是一项巨大综合性工程,需要大量资金予以保障,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出台完善精准扶贫各项优惠政策。一是完善保障式扶贫政策。重点是提高国家补助标准,如住房搬迁补助、低保五保残疾人救助、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农村养老补助等标准。二是完善资金配套政策。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各块资金的整合力度,完善配套政策,加快对贫困村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完善智力帮扶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掌握技能的水平;加大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为贫困户脱贫提供智力保障。四是完善对口帮扶政策。重点解决干部对口帮扶中的实效性,提高对接率,发挥广大干部在帮扶过程中的作用和实效。

(三)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提高产业扶贫作用。培育发展以庄园经济、种植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产业帮扶载体和平台,按照就近原则,整合贫困户的土地、山林等资源,以挂靠、参股分红等方式,推进农村生产要素集聚,释放农村生产要素的整体效应。同时,出台对“农家乐”、庄园经济、种植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的配套奖励扶持措施, 通过项目、资金、技术等支持,提高其参与农村贫困户脱贫帮扶的积极性、主动性,扩大农村贫困户脱贫帮扶工作的社会参与面。

(四)脱贫不脱政策帮扶,巩固精准扶贫成果。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保障。现阶段漳浦县已到了攻坚脱贫的深水区,为了防止贫困户脱贫后因重大疾病等问题再度返贫,巩固漳浦县攻坚脱贫成果与实效,漳浦县委戴书记在石榴镇龙岭村调研与干部探讨脱贫摘帽后的发展工作时强调,要脱贫不脱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继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多谋福利;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进一步增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的信心,充分调动他们勤劳致富的积极性,使他们和全县人民一道,共同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脱贫不脱政策,方能巩固扶贫成果,攻克深度贫困难题。

我们要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主动担当作为,严格落实责任,强化监督检查问责,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坚决防止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等问题。坚持为民务实,把脱贫富民战略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攻坚克难、推动落实,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始终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关于龙海老区“四好”农村路问题的调研报告

龙海市老促会

 

根据漳州市老促会关于老区“四好”农村路调研的通知,我市老促会于 6 月 19 日到市交通运输局联系并研究调研有关事宜,决定采取重点老区乡镇场调查和其他老区乡镇呈报书面汇报材料相结合的办法来进行。随后,从 7 月 26 日起,市老促会正副会长与市交通运输局干部一道,先后深入双第农场和程溪镇、东泗乡等老区开展实地调研,同时阅读了其他老区乡镇报送的书面材料。经过汇总分析研究,现把我会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我市现有 14 个乡镇 2 个农场、225 个行政村,总人口约 80 万人。境内农村公路(群养公路)在省农村公路网总里程 1172.68 公里,其中县道 105.14 公里,乡道 427.27 公里,村道 630.20 公里;桥梁 213 座(5157.16延米)。全市老区农村公路(群养公路)在省农村公路网总里程 686.106 公里,占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的 58.51%,其中县道 98.93 公里,乡道253.032 公里,村道 334.144 公里;老区桥梁 99 座(1986.5 延米),占全市桥梁总数的 46.48%。

一、老区农村公路主干线提升改造和老区村道的全面硬化

2015 年以来,我市人民政府对老区道路建设高度重视,积极自筹并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先后对白水、东泗、程溪、双第等 4 个老区乡(镇) 场和有老区村的紫泥镇的农村公路主干线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其中:双第农场主干线总投资 14244 万元,全长 12.99 公里,路基宽 12 米;东泗乡主干线总投资 6862 万元,全长 8.39 公里,路基宽 23 米;程溪镇主干线总投资 5550 万元,全长 7.9 公里,路基宽 24 米;紫泥镇主干线总投资9108 万元,全长 3.7 公里,路基宽 15-20 米;白水镇主干线总投资 3700万元,全长 8 公里,路基宽 16 米。这 5 条老区乡(镇)场公路主干线的提升改造共向上级争取建设资金 10247 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 6148 万元, 5 个乡(镇)场自筹配套资金 23069 万元,合计总投资 39464 万元,提升改造总里程 40.99 公里,较好解决了 5 个乡(镇)场、40 个老区村出行难的问题。

我市“五套”领导班子成员不断增强老区意识,把老区道路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效果明显。2016 年,市委书记郑隆松亲自带队,向市有关部门筹资 100 万元,对程溪镇粗坑村 3.4 公里的危险路段进行维修、道路并宽,确保了老区人民的出行安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明福率领市有关部门领导到老区乡镇现场办公,解决“古八线”6 公里道路并宽硬化,总投资1100 万元,现已完工通车,受到乡镇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我市老促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各老区乡(镇)场和老区村的积极配合下,也对全市老区村道路硬化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2012 年底,市委、市政府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龙委 [2012]97 号),吹响了我市老区新一轮道路硬化建设的号角。从 2013 年起,市老促会正副会长把很多精力用在老区道路硬化上,市民政局(老区办)、财政局、交通运输局有关领导也将老区道路硬化视为已任,给予密切配合。

我市老区道路硬化建设是从革命基点村抓起的。全市有 10 个革命基点村(自然村),市政府下决心在一年内把村主干道、绕村道全部硬化完成, 并从政策上给予最大优惠,规定主干道硬化路面宽 3.5 米以上,厚 18 厘米以上的,每平方米面积补助 65 元,绕村道硬化路面宽 2.2 米以上,厚10 厘米以上的,每平方米面积补助 35 元。各革命基点村干部群众积极性很高,一年内就完成村道路硬化 12.05 公里,路面总面积 5.66 万平方米,获市政府补助 328.16 万元。2014 年接着抓一般老区村道路硬化,建设标准不变,补助标准按道路里程计算,村主干道每公里补助 16 万元,绕村道每公里补助 8 万元(后因主干道硬化基本完成,剩下的多数是绕村道,又调整为每公里一律补助 8 万元),但老区乡(镇)场、老区村道路硬化的热情和干劲不减,一直保持到现在。每年老区道路硬化都要经过申报、设计、招投标、组织施工、质量监管和上述四个单位联合验收等环节,从而确保道路硬化的公开性、合理性和道路质量的优化。从 2014 年至 2017 的四年间,全市 103 个老区村(居),共硬化村道 126.701 公里,共获市政府补助 1087.224 万元。如果加上 2013 年革命基点村道路硬化的里程,累计硬化道路 138.751 公里,获市政府补助 1415.384 万元。

二、老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与措施的落实

在我市老区村道路硬化和主干线提升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创新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的意见》(闽政 [2017]50 号)、《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农村公路养护省级补助管理工作规定》(闽交建 [2017]105 号),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不断加强和规范老区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市交通运输局、乡镇公路管理站和村公路管理员做好各级老区农村公路的经常巡查、严格执法,及时进行日常修护,特别是自然灾害后的大中修,切实保护路产路权,保证老区群众出行安全。而平时则为主抓好公路保洁。保洁员兼管各级城乡生活区和农村公路的清扫保洁工作。全市老区在农村公路养护中出现了不少好的典型。

如双第农场现有县道 11.14 公里、乡道 7.6 公里、村道 7.53 公里,桥梁一座 40 延米,2013 年以来共投入建设资金 21200 万元。对这些已建道路桥梁,该农场“严”字当头抓管理,“畅”字当头抓养护,建立了“政府负责、部门执法、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网络化管理体系。他们组织派出所、道安办等部门开展公路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超载超限运输车辆,今年已处理交通违规案件 87 起,货运治超治限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为改变农场公路存在的“重建轻养”现象,农场制定了《公路管理养护办法》,落实了公路日常养护资金;投资 200 万元(其中市交通局补助92 万元),建成农村公路应急基地;投资 500 万元,在 2 条农场主干道旁安路灯,确保夜间出行安全。聘用农村公路专管员 2 名,按责任区划为 2 块分别管理,每日巡查一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人每年补贴在市补 3 万元基础上增至 5 万元。建立长效养护保洁制度,在完善领导挂钩责任和分级巡查的同时,推行分段承包的养护模式,定期修护已建道路。健全环卫管理、专业承包机制,由专业保洁队进行日常保洁,每年都签订保洁协议,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全场配备专业保洁队伍 4 支,保洁员 19 名。还投资 100 万元,购置 2 台道路养护专用车:一台是洒水车, 一台是清扫车。此外,还发动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参与道路保洁,使农场老区公路养护工作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程溪镇现有县道 15.71 公里,镇道 125.3 公里,村道 48.169 公里。为了保护好来之不易的公路硬化成果,他们把道路养护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不懈经常抓,各村均设有道路养护员,每日巡查道路一次,对巡查出来的道路隐患能整治的及时整治到位,对较大隐患一时难于整治的,就提交领导班子研究处理。近年来,因自然灾害等因素损坏的公路都及时进行大中修,平均每年投资 130 多万元(含市补助)。平时每季度整理公路路肩、清水沟一次,每年也要投资 150 万元左右(含上级补助)。各村设公路保洁员。按责任区分别清扫道路,每年也要付出不少资金。今年起,镇里配备 3 名农村公路专管员,其补贴资金由市里发给,对该镇老区公路的养护又有进一步的推进。

今年,我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创新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龙政综 [2018]112 号),决定层层建立农村公路路长制度,设立县乡村各级路长。市人民政府市长任全市总路长,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主要负责人各任本乡镇路长、本村路长。下设总路长办公室和乡镇路长办公室作为协调组织机构。并明确了各项公路养护资金保障。这项工作,我市目前正在部署推进,并已在各乡镇配备了 2 名农村公路专管员,负起了日常路况巡查,隐患排查,灾毁信息上报及保险理赔, 协助交通执法部门现场执法和涉路纠纷调处等工作。各级路长制度的推行,将对老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老区农村公路运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老区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必然会带来运营的良好效果。目前,我市 7 个老区乡(镇)场和 8 个老区分布乡镇,除个别地方的个别路段外, 都已运营市级公交线路,配有环保公交车辆。货运车辆、旅游车辆、私家车辆也在农村公路上通行无阻。路通、车通、财源通,给各老区乡(镇)场、老区村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丰厚的经济效益。程溪镇地处山区, 靠山公路弯道多、坡度大,有些临崖临水道路风险高,由于公路护坡、排水设施建设跟不上,抗洪能力低,安保系数低,群众出行很不方便,从程溪坐车到漳州要一个半小时以上。现在不一样了,路况好,运营好, 大大缩短了来回时间,而且安全舒适,不颠簸。镇干部和群众评论说: 现在的程溪路晴雨通畅,灾后修复,平安出行,便捷无阻。

双第农场老区公路原来路况很差,一遇雨天更是满路泥泞,极难行走。该农场住有 8 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对农场路况非常不满意,从2010 年开始接连不断地向国务院侨办、省侨办和省长信箱投递信访件, 强烈要求改变双第路况,但都得不到解决。2014 年后,在国家推进高速公路建设,特别是地方掀起老区公路硬化高潮的大背景下,双第农场投资 5800 万元,建设高速公路连接线 3.82 公里;投资 1.4 亿元,硬化双榜公路 13 公里;投资 1000 万元,在农场 8 条道路上安装路灯;还拟投资3000 万元,搞公路两旁绿化工程(已完成设计)。所有这一切,彻底改变了农场的路况,也彻底改变了归侨的看法。近年来,农场公路养护管理上水平,运营能力大提高。市公交车从石码到双第每半小时一班,沿途双向设了 26 个站台,群众来往十分方便,大大促进了归侨的出行和旅游业的发展。该农场目前建有成规模的鹭凯生态庄园和“乡下人”园艺等旅游产业 2 家,“农家乐”等小型旅游业 5 家,还有一家休闲酒店“中经万方”正在筹建。鹭凯生态庄园旅游特色明显,既是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又是学生学研旅行基地、又是老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基地,是漳州市授予的“十佳旅游线路”、“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旺季每天游客2000 至 4000 人,淡季每天也有 500 至 1000 人,年营业额可达 5000 万元左右。“乡下人”园艺种有多肉植物、绿化苗木 2000 亩,除了旅游收入外,每年产值可达 8000 万元。

东泗乡过去曾被人戏称为“咸菜乡”。路难走,人贫困。1995 年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龙浦公路龙海段第一期工程”的议案,一年后,龙浦公路东泗段已初具雏形。后来该路段又不断拓宽完善, 从 324 国道直通漳浦花都,全长 5.6 公里,故取名花都大道东泗段。随后,又兴建松西线整治提升工程,东泗双第连接线和靖海高速东泗段等项目,并大量硬化老区村道,使该乡经济发展环境起了大变化。全乡有县道 20.76 公里,乡道 10.61 公里,村道 19.92 公里,桥梁 422.92 延米。近年来,他们积极抓好公路养护保洁,提高公路运营效率,促进了经济的腾飞。全乡发展白对虾养殖 502.7 公顷,年产量 4155.9 吨,年创产值10610 万元,全乡有水产育苗场 32 家,年销售虾苗 261.1 亿尾,年创产值 7651 万元。全乡还引进漳州鑫居旺养殖有限公司、漳州鑫荣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 4 家,打破了过去“零引进”的历史。更为可喜的是老区溪坂村,自从花都大道打通后,群众收入大增,开始在村里建楼房, 村民建路养护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全村 5 名保洁员、1 部垃圾车,把 8 公里的村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村容村貌变样了,上门租地、买花木的人多了,村里的土地就增值了,花木的利润就上去了。原来溪坂村偏僻落后, 每亩地租只有 250 至 300 元,现在猛增到 4000 至 6000 元。全村每年出租土地 500 余亩,已连续出租 6 年,累计增加村民收入约 1500 万元。村民把过去的抛荒地充分利用起来,种植地被绿化苗,每亩平均收入 7 万元,最高可达 10 万元。全村有 50 人专做花木生意,把花木销往厦门、漳州、泉州、福州和广东等地,年销售额都在千万元以上。村民陈伯赞年销售额达到 2000 多万元。全村花木营销额累计可达 5500 多万元。目前,全村户户有存款,存款额多数在 10 万元以上,80% 的农户建新楼房,全村低保户由 5 年前的 40 户 83 人减少到现在 10 户 19 人,多数是孤寡老弱户。溪坂村因路通路好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四、我市老区公路管护、运营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近年来,我市老区农村公路在建设、管护、运营等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从这次调查的情况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   老区农村公路建设管护工作发展不够平衡,仍存在遗漏、不足之处。在公路建设上,上半市老区村积极性较高,硬化公路里程较多,而下半市的一些老区村热情稍减,公路硬化还有遗漏。在公路管护上,多数老区乡(镇)场认真负责,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而少数老区乡镇则不然,公路管理站平时工作干得少,养护成效一般,汇报时言之无物。

(2)   老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缺乏资金,致使管护,执法不够有力。程溪、九湖、颜厝三镇都反映这个问题。尤其是程溪镇反映,由于国道324 线过境该镇,公路车流量大,以大型货车居多,且超载超重现象普遍, 致使道路受损程度严重。虽然镇村场均配有道路养护人员,但因长期资金不足,养护经费紧张,管护人员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公路养护的深化,对超载超重车辆的执法也时紧时松。

(3)   老区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偏低,安保措施配备不足。表现为公路大多为单车道,一些路段的路基、路面宽度不够,造成会车相当困难。缺乏必要的桥涵、标志牌、红绿灯等设施的配套,出行安全存有隐患。而这部分公路多数属乡道和村道,管理职责在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因资金和技术力量薄弱,难于改变等级偏低和安保不力的现状,只能求助于市交通部门的帮助支持来解决。

(4)   老区农村公路管理推行路长制,市政府出台了实施意见,从机构建立、组织实施、资金保障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还提出要抓“四好” 农村路示范路的建设,但至今还未看到对老区有什么斜倾支持的优惠政策。另外,有些群众说:前段搞 河长制,现在搞路长制,以后不知还要搞什么制,而且都要市长、乡镇长来负责,他们工作那么多,忙得过来吗?担心虎头鼠尾。

(5)   老区农村公路运营公交车还有遗漏,需进一步完善。如程溪镇反映,漳州市到程溪镇区和洋奎、上坪、塔潭有 4 条公交线路,而我市到程溪只有 1 条公交线路,程溪群众到石码等地交通不方便。

针对上述问题,参照我市政府出台的有关文件及政策,提出如下建议。

(一)落实分级管理职责,促进老区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的平衡发展。按照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市人民政府是本辖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发挥市交通运输局、乡镇场公路管理站和村委会公路管理员的作用,实施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分级管理责任制。镇、村各级组织一定要勇于担当,振奋精神, 切实把本辖区农村公路,特别是老区公路进一步建设、管护好。

(二)落实养护资金保障,加大老区农村公路管理和执法力度。根据省人民政府闽政 [2017]50 号文件精神,从 2018 年起,农村公路养护各级配套及省厅补助资金合计,每年每公里县道 30000 元,乡道 14000 元,村道 4000 元,其中我市配套资金每年每公里县道 8000 元,乡道 4000 元,村道 2000 元,还有日常养护保洁及专管员补助,路肩整治及绿化补助, 大中修养护专项补助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各乡镇场和行政村在我市文件实施后可对号入座,申报获取。虽说各级配套补助力度大,但还是不能满足公路养护管理的需要。各乡镇政府及村委会可采取一事一议和企业自愿捐助等办法取得部分资金用于公路养护管理之需。有了必要的资金保障后,要加大老区公路养护管理力度,及时修复破损路面,完善交通标志牌和红绿灯等安保设施,提高安全系数,做好保洁工作。要严格执法,切实解决超载超限量等公路违规问题,把“四好”公路建设推向前进。

(三)落实路长制举措,确保老区公路养护管理常抓不懈。推行路长制是加强农村公路管理的创新之举,一定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切实落到实处。既要竖牌子,更要见行动;既要抓示范,更要推全面;既要“新官”上任三把火,更要长久坚持出成效。要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路长制给公路养护管理带来的好处和变化。同时要协助抓好公路运营工作。建议给程溪镇增开市公交线路。

(四)落实老区示范,对老区“四好”农村路建设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支持。革命老区有的地处山区,道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排水系统不完善,行车安全系数有待提高。建议通过“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建设,对老区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补助。由市老促会打报告提出倾斜补助标准, 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院进行简易设计,把补助资金列入年度预算。示范路建成后,按设计标准验收,获取倾斜补助资金,推动老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