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美丽公约:守护“会呼吸的秋茄”

日期:2018/7/31        来源:宁德福安市老促会        点击数:

 美丽公约:守护“会呼吸的秋茄”

         7月26日,在“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国际日”到来之际,笔者游走福安市南端沿海半岛,看到红树林滋养下的入海口渔村—— “飞地渔村”垂青“绿色海堤” 当我们将时针回拨到1997年,福安沿海相继建造下塘、马头和农场连家船民安置点,建房33栋,安置60户290人。这3个新造的渔民新村,地盘属湾坞镇管辖,村民却属隔岸的下白石镇下岐村管理,被称为“飞地渔村”。 告别水上漂之后,“海上吉普赛人”转型蔚然成风。上岸船民,除了完善自然村基础设施、解决饮水、修缮安置点道路外,还特别守护村海堤外那一片红树林,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据了解,历史上赛江下游白马港两侧曾经天然分布一个树种叫“秋茄”的红树林,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处的滩涂,受周期性潮水浸淹,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秋茄”的种子可以在树上的果实中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再脱离母株,坠落于淤泥中发育生长,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俗称“海榕树”“海薜荔”,福安沿海人叫“绿色海堤”。上世纪这里的红树林,一度遭到严重破坏,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天然林所剩无几。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国家重视沿海防护林建设,不断恢复红树林。滩涂的“绿色海堤”,牢牢扎

入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有效抵御风浪袭击,使这里变成一个安静的海湾。 “洗脚上岸”自发“净湾行动” 过去,终年在海上颠簸的连家船民,吃喝拉撒都在小船上。船民舱内生火煮饭,生活靠打鱼、拾贝为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贝壳就地堆积在海岸边,造出了一片片“陆地”,棚屋也建在海蛎子壳堆成的“陆地”上。短篷、棚屋将所有的悲哀与落寞,统统付予沧桑的岁月。从前这里垃圾成堆、杂草丛生,并淤积了大量淤泥。一到夏季,蚊蝇乱飞,臭气冲天。 自从“洗脚上岸”以来,短篷、棚屋的荒滩生活习俗依然落后。因此, 保护红树林的 “净湾行动”,是“飞地渔村”实践海湾生态修复与整治的举措之一。在清退无序的养殖户的同时,逐步建立起污水处理、海域环境监测、渔船生活垃圾收集、人工岛礁扩建、增殖放流、红珊瑚资源保护等多元生态保护模式。 一场“净湾行动”展开了。小船停泊在白马江畔的小渔港,只见“保护红树林”的标识非常醒目。正在打捞湿地内漂浮物的义务护林员说:“福安市沿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入选省首批重要湿地名录以来,政府主导加上民间参与,为探索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探索,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力量参与到红树林的保护中来。我们志愿者们还自发组织了保护红树林义务巡查队,每个月组织一至两次

到红树林区域巡查。主要看是否有破坏红树林的行为发生,或者潜在的一些威胁。”红树林有利改善沿海滩涂的生态环境,海洋贝类生物量明显增长,贝、蛤、螺、蛏,以及鱼、虾、蟹也多了起来,看得见的生态效益也提高了群众参与保护红树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下岐渔村下塘船民党小组,探索“飞地”管理模式,党员带头保护这一带湾畔分布的红树林湿地。在红树林旁修建堤坝,经常清理滩涂,使红树林的面积不断增大,提升了海域胎生和泌盐生态涵养功能。湾坞农场将580亩滩涂改造成养殖塘进行养殖,收获良好。 红树林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齐头并进“护湿地”,助推“飞地”发展从“黑乎乎”变为“绿油油”。2016年福安市完成红树林恢复种植146亩;2017年在福安市继续开展互花米草除治1400亩,开展红树林恢复种植1633亩。放眼眺望,“飞地渔村”前面滩涂上蜿蜒一片红树林,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缠绕两公里长的海滩,令人赏心悦目。 “美丽公约”永续“秋茄风光” 下塘“飞地渔村”附近的滩涂一片红树林,随着潮起潮落,或露出滩涂或与海水浑然一体,再加上鲜艳的小渔船点缀其中,带来了另一番风情。红树林把滩涂又隔成了一条条蜿蜒曲折的水道,小船行驶在这天然植物组成的水道上,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图案。 据慕名而来的厦门大学海洋保护调查组同学说,闽东地区红树林成片规模比较大的一块就数福安的湾坞——马头。

在海堤外成长的红树林,以它宽广博大的胸怀,荫庇着海鸟、鱼虾、贝壳等各种生物,保护着白马江两岸渔村百姓年年安居乐业。夏季高温催化,成片的红树林长得格外茂盛,郁郁葱葱,引来成群白鹭栖居。“我们引入国家‘封闭海湾生态修’公益性项目,借助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科研力量,今年还打算试种红添菜、翠芦莉、海马齿等海水蔬菜和海上花卉,恢复海洋生态环境的多元结构,守望这片红树林。”下岐村党支部书记说。 保“秋茄”,护“渔村”。去年3月以来,下岐村两委积极响应福安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爱我福安,从我做起”,“美丽公约”约你一起绿化、美化渔村。村委会把渔民公园列入“一事一议”项目范畴,还采取群众筹资筹劳、向各方争取资金等方式,共投入12万元修建渔民广场。同时,开展党员志愿者认领和兑换“微心愿”活动。党徽戴起来,身份亮出来。“美我下岐,从我干起。”原先的村边垃圾场填上黄土,栽上草木。经过大家的努力,许多以前“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一片片美丽的花园,面貌焕然一新。红树林为“飞地渔村”添彩不少。远望,红树林外几条渔船正满载而归;对岸灯火随着夜幕降临显得格外醒目。 夏日的傍晚,太阳落山了,一阵阵海风,把一天的炎热收去。有一只水鸟飞过,湾坞海堤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有成双成对的伴侣、有踩着悠闲步伐的老伴、有蹒跚学步的幼童……坐在护堤坡上,偶尔发现穿着入时的男女正聚精会神垂钓红树林底下的螃蟹……有一种情调叫红树林夏风,生

活在“飞地渔村”附近的男男女女忙碌一天后,来到消暑纳凉的好去处——湾坞海堤上,深深吸一大口新鲜空气,意味深长夸一句:“会呼吸的‘秋茄’,好舒爽!”(福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特邀通讯员:郑望)

 

 

福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2018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