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简讯:学习“惠女精神”努力做好新时期老区工作

日期:2018/5/7        来源:泉州惠安县老促会        点击数:

学习“惠女精神”努力做好新时期老区工作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发扬“红船精神”、“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惠女精神”是惠安一代人艰苦创业的典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激励我们当前做好老区工作的动力。新时期重温“惠女精神”,对做好新时期老区工作更具有现实意义。426日上午,惠安县老促会在惠女水库召开“学习惠女精神,努力做好新时期老区工作”座谈会。泉州市人大原副主任、市老促会会长孙增福,市计生局原局长、市老促会副会长蒋德明,县人大原主任、县老促会名誉会长江炳其,县委原正处级干部、县老促会会长林应欣,县民政局党组书记王江龙、惠女水库管理局局长张锡庭等领导以及县老促会副会长、正、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各老区村理事(联络员)等90多人参加座谈会。

60多年前,为改变惠安当时洪涝风沙、水土流失、穷山恶水、田瘠粮缺的贫困面貌,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惠安县委、县政府提出“变赤土为青山,变地瓜县为米粮川”的号召,立志“找寻水源、引水灌田、苦战三年、造福百年”,惠安人以惠女为主力,从远在几十里乃至百余里的家中走出来,背上锄头、畚箕和地瓜干,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逢沟搭桥,在短短的十九个月里,修建起一座高52.5米、堤顶长350米、宽9米的大型水库。60多年来,它一直传颂着惠安妇女战天斗地的辉煌篇章。

座谈会前,大家在实地参观惠女水库全貌、惠女水库纪念馆、惠女雕像,细心品读惠女水库放歌、惠女颂等惠女精神诗篇,详细了解惠女水库建设历程、地理特点、库容、利用率等情况后,深切地感受到,正是在党的号召和组织领导下,惠安广大劳动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迸发出了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惠女水库这个史无前例的英雄业绩。形成了宝贵的惠女精神,正如196364日福建日报社论所说的:惠女水库建设的胜利,是党的领导胜利,也是惠安县劳动妇女和人民的雄心壮志和艰苦奋斗精神的胜利。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党的群众路线在惠女水库的建设中迸发出了巨大能量。

座谈会上,首先组织大家观看惠女水库建设录相,再现60年前惠安女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创下了建设水利工程的历史巨迹,广大惠安女凭着“锄头、畚箕加薯干”,靠着挑战极限的惊人毅力,筑起了拦河大坝,建起了大型水库,在战胜困难中体现惠女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惠女水库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郑建梅作“惠女水库建设”与“惠女精神报告”,她详细介绍了在“万女锁蛟龙”那段燃情岁月里,惠安妇女战天斗地的生动场面,并对“惠女精神”的锻造形成作了说明。惠安人创造的精神,当精神永存,激情永续;港墘村张向锋、湖埭头村辛金春、王孙村何丽萍、瑞东村李灿龙等4个老区村代表,他们结合本村实际,就学习惠女精神的体会,如何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做好新时期老区村建设工作作了较好的发言。县民政局党组书记王江龙也就学习惠女精神,有效推进老区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县老促会名誉会长江炳其发言说:重温惠女精神,感慨万千,这种革命精神,艰苦精神,我们不能忘记,要让我们的下一代知道,代代相传,要感恩。新时代是奋斗的时代,人生只在奋斗才是幸福的人生,幸福的生活是靠奋斗出来的,我们学习惠女精神要与时代相结合,将老区美丽乡村建设好。市老促会孙增福会长发言说:第一要进一步深刻领会惠女精神的内涵,它的内涵就是不忘初心,牢记历史,它充分体现我们惠女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和创业精神,老区建设很需要这种精神。第二要传承红色基因,继承红色传统,把惠女精神与老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学习惠女精神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要结合我们老区精神,结合我们工作来学习,努力开创老区工作新局面。第三要脚踏实地有做有为,继续把惠安的老区工作抓实抓好;县老促会林应欣会长在座谈会讲话中,提出了如何在新时期参观惠女水库、学习惠女精神对于促进老区村、老促会工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新时期做好老区工作,我们要认真想一想,在那么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能战天斗地建成惠女水库形成惠女精神,无愧于时代,激励着后代人,我们今天再不勤奋工作,再不为老区脱贫致富改变面貌尽力尽为,我们就愧对家乡父老,愧对惠女水库建设者,愧对惠女精神。

时代在进步,条件在改变,“惠女精神却永存”。惠女精神

实质上是惠安人民爱拼敢赢精神的生动写照,体现惠安人的精神品质,是惠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体现当今的时代价值。“惠女精神”应该成为我们正视困难、直面挑战、团结协作、拼搏创业的导向和人生坐标。全县老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学习和弘扬“惠女精神”,努力做好新时期老区各项工作。

一是要学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意志。惠女水库建设年代,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广大惠女凭着“锄头、畚箕加薯干”,靠着挑战极限的惊人毅力,一锄一锄、一铲铲筑起了包括拦河大坝,百米大石拱渡槽、千米大隧洞,万米石堤和百余公里干支渠在内的大型水利工程。学习和弘扬“惠女精神”就是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激发全县老区干部群众不服输、不言败、爱拼敢赢的精神,敢于在困难中前进,在困难中发展,在战胜困难中体现作为。

二是要学习尊重科学、自力更生的态度。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单靠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讲究科学。在建设过程中,广大惠安妇女虽然文化低,但她们坚持边劳动边学习、边实践边创新,掀起了技术革新和工具改革运动,先后创造了许许多多高效的操作办法,创制了544000多件便捷工具,科学提高生产效率。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广大老区党员干部要学习她们那种“苦干加巧干”的精神,学习规律、顺应规律,促进全县老区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取得新进展。

三是要学习无私奉献的品格。在参与水库建设大军中,党员干部,特别是广大妇女干部,不计名、不计利,吃苦在前,以身作则,有力地发挥了主心骨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团结协作的意识。学习和弘扬“惠女精神”就是要求全县老区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群众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建设老区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各自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工作,与广大老区群众一起,努力为老区的幸福生活共同奋斗。

四是要学习拼搏创业的激情。在困难的年代,广大惠女怀着“现在苦一些,以后就不会艰苦了,现在还要吃地瓜干,以后就天天可以吃大米了”的朴实情感,怀着造福子孙后代,建设美好家园的创业热情,使当时有限的物质和技术力量发挥了最大的效能,使十年九旱的“地瓜县”变成了“米粮川”。回顾30年改革开放历程,展望新时期的发展,学习和弘扬“惠女精神”,就是要求老区广大党员干部珍惜各级党委、政府加快脱贫功坚力度,支持老区开展建设的历史契机,珍惜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坚实发展基础,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为振兴老区乡村战略再立新功,为“五个惠安”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黄培泉

 

   

 惠安县老促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