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村情创特色 围绕优势促发展——关于革命基点村岩背村发展特色经济的调研
日期:2017/12/13  来源:龙岩市老促会  点击数:
立足村情创特色 围绕优势促发展
——关于革命基点村岩背村发展特色经济的调研
连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连城县老区办联合调研组
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农村小康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革命基点村特色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9月下旬,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县老区办联合组织专题调研组前往省定革命基点村庙前镇岩背村,通过听取汇报,召开镇村干部、特色种养专业户等座谈会,实地察看产业经济示范点等方式作一初步了解。
一、庙前镇岩背村基本情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谭震林、张鼎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岩背村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开展革命工作。岩背人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当时总人口仅200多人的村就有28人参加红军,25人参加游击队,先后共有48人为革命事业壮烈牺牲,在册烈士22名,五老人员23人,现仍健在五老人员1名。
岩背村是庙前镇最偏远的村(离镇政府所在地30公里),全村有上岩、下岩、中坪、马家坪4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共232户688人;山地面积6万余亩,其中农田面积680亩、毛竹林面积2万余亩,村落平均海拔750米,是连城县典型的高山边远山村。
二、 岩背村发展特色经济情况
岩背村在发展壮大毛竹经济支柱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利用山地资源,积极发展特色经济。近年来,该村发展特色经济取得初步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是抓特色品种,积极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据统计,岩背村有8户村民种植反季节蔬菜40亩;有11户养中华蜂(其中2户200箱以上,1户100箱以上)800箱;有6户养牛60头;有2户种植红心猕猴桃各10亩;有2户养黑山羊各存栏100只以上;有2户养殖野生石蛙约4000只,1户养殖人工石蛙3000多只;有1户种植日本脆柿50亩;有1户种植百香果20亩。其它特产还有竹笋干、笋罐头、野生红菇、灵芝等。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特色产业收入占农民增收部分的80%以上。
二是抓示范带动,引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岩背村两委班子坚持“先示范,后推动”的原则,先由村干部建立示范点、示范片或具有影响力的能人大户示范种植,让群众从示范种植的过程中看到效益、学到技术以此激发群众的热情,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变政府行政推动为群众自觉要求。如:2010年村党支部书记罗佑彭带头种植红心猕猴桃10亩,今年都已部分投产,产品供不应求,效益十分可观。2011年开始逐年增加中华蜂养殖,近两年产量达2000斤以上,蜂蜜产值在10万元以上。今年,罗佑彭又规划建设更具市场潜力的野果农场20亩,准备种植野生木通果(俗名牛合卵)、水汇五味子、野橄榄、野荔枝、龙爪果等本地特有野果。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罗水松也种植红心猕猴桃10亩。
三是抓基础设施,破解特色产业发展“瓶颈”。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岩背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有效解决这个突出问题,岩背村两委通过争取项目扶持和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化解。2011年10月筹资85万元完成行政村通马家坪道路硬化一期长2.52公里;2015年2月又筹资23.8万元完成行政村通马家坪道路硬化二期工程0.7公里;今年9月又筹资150万元实施上岩自然村道路硬化3.25公里。为了发展休闲旅游业,村两委发动村民捐资30余万元完成下岩溪拦河坝建设,建成后可蓄水1.5万立方米,既极大改观了村容村貌,又为今后发展河道养殖和游客休闲垂钓创造条件。
三、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交通依然不便,环境整治有待加强。岩背村通村公路18.6公里于1998年开通,在省、市、县有关部门的扶持下,2004年开始历时4年完成了水泥路面硬化。但路面宽度小,弯多坡陡,交通路况仍然较差。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还必须按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来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整治,让游客进得来、住得下、吃得放心、玩得开心。
2、产业调整不快,规模效益有待扩大。岩背村村民收入主要还是靠毛竹产业收入。特色种养虽有一些发展,但未形成规模,效益也小。要突破“一家一户成规模”的发展模式,提高土地流转,鼓励能人、协会承包经营,造就一批经营大户,走出了一条适合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3、村财匮乏,筹资难度大。地处高山,远离镇所在地和国道,集体经济空乏,技术欠缺,项目难立,产业调整不快,规模效益小。
四、几点建议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牺牲和重要贡献。2015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5〕64号),2016年6月3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闽委办发〔2016〕24号)。《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都指出“要以改变老区发展面貌为目标,以贫困老区为重点,到2020年,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对此,针对革命基点村发展特色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指导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推进革命基点村特色产业发展: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薄弱是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瓶颈。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基础,必须加大投入,改变目前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保证特色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2、强化科技兴业意识。技术缺乏是阻碍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特色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科技离不开人才,必须解决目前山区边远村缺乏科技人员的现象,保证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
3、着力自有品牌创建。品牌建设是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每个特色产业都要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就没有竞争力,创品牌是保证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
4、积极拓展产品市场。市场开拓是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要素。特色产业的发展关键要靠市场,有市场就有销路,群众就增加了收入,才能提高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
5、继续做强毛竹产业。毛竹产业是该村的支柱产业,要在科技兴竹上下功夫,以期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6、做好旅游规划。县旅游部门要帮助该村做好旅游规划,做到全面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
连城县老区办
2016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