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市革命基点村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日期:2017/12/12  来源:龙岩市老促会  点击数:
漳平市革命基点村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我们在2016年3月份开始对全市省定革命基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走访了扶贫办、帮扶干部、村干部,深入龙车、岭下、新坑等革命基点村的部分脱贫户、贫困户,对全市九个有省定革命基点村的贫困户进行了解,现将情况汇总如下:
一、基本情况
漳平市全市贫困户3385户,贫困人口10010人,已脱贫1617户,占47.77%,脱贫人口4738人,占47.33%。九个有省定革命基点村的行政村贫困户209户,占全市贫困户的 6.17%,贫困人口632人,占全市贫困人口的6.31%。已脱贫110户,占贫困户的52.63%,脱贫人口352人,占55.7%
31个革命基点村总户数1644户,总人口8008人,贫困户104户,占6.33%;贫困人口293人,占3.65%;2016年间已故3户3人。实际贫困户101户290人,已脱贫46户,占45.54%,已脱贫人口130人,占44.83%
31个革命基点村贫困户101户中,单人户12户,占11.88%;已脱贫7户,占58.33%。双人户33户,占32.67%;已脱贫 14户,占42.42%。3人户30户,占29.7%;已脱贫12户,占40%。4人户16户,占15.84%;已脱贫6户,占37.5%。5人户7户,占6.93%;已脱贫4户,占57.14%。6人户2户,占1.98%;已脱贫1户,占50%。7人户1户,占1%。已脱贫1户,占100%。46户已脱贫户中有10户是列入低保户,2户是列入五保户。
漳平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革命基点村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全市干部走村入户,精准核实,全心挂钩,多方发力,全面打响扶贫攻坚战役。
二、主要做法
一是高度重视革命基点村精准扶贫工作。把革命基点村的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全市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决不让革命基点村脱贫攻坚拖住全市后腿。市长马勇亲自挂钩革命基点村的贫困户的帮扶工作,把工作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安排到革命基点村贫困户挂钩。同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建立市、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各级党政一把手总负责,落实“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三位一体综合措施,做到革命基点村干部挂钩全方位、全覆盖、不脱贫、不脱钩。漳平市人民政府于今年3月21日又发了漳政办〔2017〕67号“漳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通知”,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二是干部挂钩扶真贫、真扶贫。革命基点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包村干部及乡镇挂钩领导共102人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进驻革命基点村开展帮扶工作。入户宣传脱贫攻坚的意义和国家优惠政策,指导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和措施。马勇市长亲自带头挂两户。每个帮扶人员每季度入户一次,国庆、春节分别给予慰问。每个帮扶人员对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都十分了解,帮助他们寻找脱贫路子,有的安排他们当村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有的介绍他们到台资企业打工,有的指导他们发展种养业,帮助他们创业贷款,有的指导帮助他们争取政策补助贷款资金进行危房改造、修缮,有的帮他们争取易地搬迁补助和集中安置指标。新坑革命基点村政府扶持建立新坑、小村光伏发电,总投资40万元,政府扶持20万元,15户贫困户每户出3500元,每户再贷款4000元。建成后供电公司以每度0.98元收购。预计三年可收回投资,三年后收益归贫困户。为贫困户增加收入保障脱贫奠定基础。这是一个扶持贫困村贫困户的一个好的项目和好的办法。
三是帮扶尽心尽责、工作到位。1. 由帮扶人员到各户发给贫困户一千元起动资金;春节前又发放500元慰问金;老促会国庆期间发给两百元慰问金;有的发给食用油两桶。2. 有2户子女就学得到补助;有4户高中子女享受黄仲咸教育基金奖助学金各一千元;3. 已脱贫户中有26户易地搬迁或危房改造、修缮得到补助共159.9万元;有17户得到创业贷款共43.6万元。马勇市长挂扶的是后盂村冬坑革命基点村的吕光才贫困户,吕光才母亲病重住院,市长亲自送去2千元慰问金,又帮他解决小孩就学学费2千元。还有10户列入低保,2户列入五保。
四是全面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将“要我脱贫”变身“我要脱贫”,在基点村扶贫攻坚战役中,原政府推动、干部挂钩帮扶外,部分基点村贫困户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抓住机遇,找准项目,奋力拼搏,力争早日摆脱贫困帽子。有的利用国家优惠政策,贷款发展种养业,如龙车村的陈忠明、陈仙梅、陈新行、游金堆、岭下陈建潮等种植蔬菜人均收入提高到6000元以上,际头陈悦钟承包85亩竹林,人均收入13000多元;有的贷款外出做生意,如龙车陈铭地到广州做服装生意;有的外出务工,如龙车陈福山、游振金、岭下陈庆文、冬坑吕水河、际头陈悦钟、曾江福等外出务工收入人均都万元以上;有的利用国家补助或贷款修建住房进行易地搬迁改善居住条件,有26户进行易地搬迁或住房修缮。
五是脱贫攻坚成效显著。101户贫困户已有46户脱贫户,人均纯收入最低都有3800元以上,高的有22600元。10户列入低保户的人均收入都达到4300元以上。2户列入五保户的实行集中供养。
革命基点村贫困户未脱贫55户160人中。有14户已安排落实低保户,3户是五保户。计划2017年底脱贫29户86人。已经实施易地搬迁5户,灾后重建1户。计划易地搬迁10户、集中安置的3户。
三、存在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同时也发现了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革命基点村贫困户脱贫比率低于全市比率,全市户脱贫47.77%,人口脱贫47.33%。而革命基点村的户脱贫45.54%,人口脱贫44.83%,分别低2.23%和2.5%。
二是集中安置不到位,有4户计划2016年集中安置,但因进展缓慢,至今未安置,造成这四户仍住在危房中,未实现脱贫。
三是帮扶措施不尽到位,有的帮扶干部把走访次数当着任务,没有帮贫困户提出或指导可行性脱贫项目措施,贫困户仅凭帮扶人员来走几趟,领到1000元起动资金和500元慰问金就算脱贫。脱贫户基础不牢,有的还很脆弱,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在贫困边沿,有12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在5000元以下,最低的一户才3800元。有的贫困户没有可持续发展项目,极有可能存在返贫危险。全市革命基点村46户脱贫户中,除2户列入五保户外,其它44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以上的只有7户,其它37户都没有达到全市农民人均收入水平。12户在5000元以下,7户在5000至6000元之间,18户在6000至9000元之间。其中8户仍依赖低保补助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因计算方法不一,造成我们调研的数字与扶贫办统计数字不一,有的我们调查的数据高,有的低。但都达到脱贫标准。扶贫办的数字是根据帮扶干部对贫困户长年跟踪的结果,因此,最后我们以扶贫办的统计数字为准)。
扶持革命基点村建立光伏发电是个很好的项目,不但可解决贫困户有个稳定的收入,还可增加村集体收入,而且是一个新能源环保生态项目。但是,新坑、后盂村因是被确定为贫困村,才有这一扶持项目,其它革命基点村没有这一政策。而这一项目效益如何一些群众不了解,如后盂村目前还没有落实实施。
四是创业贷款困难,受指标影响,有的经申请有贷到,有的有申请则没有到位。有贷到位的也是在2016年下半年甚至是第四季度才到位,因此发挥其效益迟缓。
五是未脱贫户55户中脱贫难度更大,有8户是因长年病或残致贫,12户是低保户,3户是五保户。虽计划27户2017年脱贫,但有的没有具体措施和具体项目。其它28户要脱贫难度更大。
六是部份革命基点村道路还没有改造硬化,村民反映强烈。就是早期已经硬化的也只有3.5米宽,极不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应进行第二轮改造的呼声强烈。
四、意见建议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脱贫攻坚计划,进一步制定革命基点村脱贫攻坚措施,继续做到脱贫攻坚人员、项目、资金三落实,把国家脱贫攻坚优惠政策和改革开放成果让革命基点村群众和贫困户充分、及时享受。以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为动力,坚决打好革命基点村和老区村脱贫攻坚战役,让革命基点村尽早摆脱贫困帽子,确保2020年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脱贫。
2.将革命基点村贫困户中因老、残且多病无子女的达到五保条件老人及时纳入五保,让他们老有所养,摆脱贫困。一家多人残、病无劳动力的家庭符合低保条件的纳入低保扶持。
3.全面提高贫困户医保报销比率,解决因病至贫问题。继续帮助解决贫困户子女上高中、大学的基本费用,解决因学致贫问题。
4.尽快落实易地搬迁和集中安置项目,整合社会资源着重帮助仍然居住在严重危房里的贫困户,让他们改善居住条件。
5.帮扶人员继续做好帮扶措施,做到脱贫不脱钩、不脱策,继续关心脱贫户,防止返贫。确实为贫困户出谋划策,帮助贫困户寻找脱贫项目,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和有实际意义可操作性的脱贫项目和计划,创业贷款要及时,让贫困户尽早发挥经济效益,筑牢脱贫基础,让贫困户真正脱贫。
6.每个革命基点村都建立光伏电站,增加革命基点村集体收入,或贫困户收入。
7.提高革命基点村造福工程补助标准,以帮助人口稀少的自然村贫困户的搬迁。如漳平市的蜘蛛形、田头、半岭、下宫、上雷石、四旺、内佳山、坪仑、淇洋、际头等革命基点村都应列入造福工程整村搬迁范围。
8.加大力度解决革命基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落实实施还没有改造硬化的革命基点村道路建设;政府应尽快出台革命基点村村道第二轮拓宽硬化政策并付之实施;帮助革命基点村尽快利用红色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村庄整治;加快革命基点村农田整治、水利、林区道路建设的实施。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利用革命基点村红色资源,开发红色旅游和美丽乡村旅游项目,提高革命基点村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漳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