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考察调研 >2017年

产业脱贫谱新篇

日期:2017/12/12        来源:龙岩市老促会        点击数:

产业脱贫谱新篇

         ——武平县武东镇张畲革命基点村

 

    一、基本情况

张畲村是省定革命基点村。位于武东镇西部,距镇政府10公里,12个村民小组,3821382人;耕地面积960亩,林地面积5600亩,其中竹林面积300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43102人,2016年脱贫2760人,未脱贫1642人,2017年新增16人。2016年村财收入5.2万元。

二、工作特色

1、革命历史风采

张畲上屋革命基点村,在19278月,受八一南昌起义军入闽活动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及组织发展迅速,当时该村有志进步青年朱发古、林营妹夫妇组织和发动同村青年建立读书会,书写红色标语,宣传革命道理,积极发动农民开展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建立农会组织。朱发古带领张畲村赤卫队员、革命群众200多人举行武装暴动,他们高举红旗,高呼口号,号召贫苦农民起来闹革命。他们打开了土豪的谷仓,杀了土豪家的猪,贫苦农民扬眉吐气。

只有几十户人家的上屋革命基点村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革命,尤其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村青壮年男女积极参加赤卫队、游击队、少先队、儿童团,全民武装抗击敌人,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以朱发古夫妇为代表的许多优秀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据统计,建国后全村评为革命烈士16名。这些英雄儿女的革命事迹永载史册,浩然正气与日月长存。

2、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革命战争时期,老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为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村两委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攻坚工作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加快基础设施和美丽乡村建设。一是以革命基点村道路、人饮、供电、通信等生活设施和农业生产设施建设为重点,村主干道路面硬化、道路畅通;村里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村民户户通电、电视收视、通信设施全覆盖;帮助群众解决了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生存难等实际问题,为摆脱革命基点村自然条件障碍奠定了发展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以整治村容村貌为中心,抓好工农业、生活等污染;森林、植被、河道等生态保护;以及抓好村容维护、环境绿化、改厕等环境整治。通过整治村容村貌得到大为改观。三是精神食粮丰富。村里体育文化设施齐全,有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老年活动室、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等一应齐全。

3、扶贫攻坚与特色产业成绩显著

村党支部把扶贫攻坚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因人制宜,分别施策,对症下药,为贫困户谋项目,找路子,创收入。坚持以产业开发与本村自然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该村具有几百年编织藤椅传统工艺的历史,远近闻名。全村占百分之八十的农户都会编织藤椅,产品销往省内外,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村里成立了藤椅协会,组织贫困户加工藤椅,为该村贫困户提供了便利的就业门路,增加了家庭收入,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

此外,充分发挥本村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毛竹林,同时,依托生态资源,促进旅游开发;依托林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渠道;利用农业资源,兴办农家院,发展种、养殖业。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快全村脱贫致富步伐,到2018年将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6194人全部实现摘帽脱贫,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