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考察调研 >2017年

精准扶贫路子宽

日期:2017/12/12        来源:龙岩市老促会        点击数:

精准扶贫路子宽

     武平县省定革命基点村象洞镇光彩村

 

    一、基本情况

光彩村是武平县省定革命基点村,又是省定贫困村。全村24个村民小组,6282568人。拥有耕地面积2216亩,山林面积37800多亩,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66194人,其中2016年已脱贫44119人。

二、工作特色

1、革命历史风采

全村有省定革命基点村(自然村)7个,是一个著名的20年红旗不倒的革命老区村。1929年冬,中共武平第一个临时县委在光彩村张天堂革命基点村成立。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陈仲平同志诞生在这里。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受八一南昌起义军进入象洞和红四军主力入闽的影响,在中共武平临时县委的领导下,光彩村革命基点村成立了赤卫队和农民协会,发动贫苦青壮年参加象洞区农民武装暴动,同时,还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斗争,革命烈火如火如荼。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象洞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成立了光彩中心党支部,中共党员发展到46名,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地方自卫队疯狂扫荡,人民游击队在革命基点村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开展了向国民党反动派英勇奋战的铁钉岽、白石顶战斗,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光彩7个革命基点村人民为了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代价,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为了革命胜利而殉难人员有21人,革命五老人员53人,革命烈士7人。他们作出的贡献,党和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

2、美丽乡村建设成绩喜人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项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农村的发展。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积极为老区人民多办好事、实事,建设美丽家园、美丽乡村。近年来,村里按照上级部署,狠抓工作落实。首先,抓科学规划,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布局,聘请县、镇规划设计专家和技术人员来村规划设计,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设计。第二,抓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市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投入300万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修筑村里沿河堤坝、步行道、村主干道路铺设水泥,实现全部硬化。家家户户还用上了自来水,村民们饮上了安全水、放心水;村主干道安装路灯,实施绿美化、亮化工程。第三,抓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村里兴建了蓝球场、乒乓球室,购置了体育健身器材;组建了舞狮队和农民业余舞蹈队;兴建了农民文化公园、农村幸福院、居家养老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精神文化生活十分活跃。与此同时,还抓好革命基点村红色旅游项目建设——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事迹陈列室、张天堂临时县委旧址、红土地茶园等一批红色旅游品牌。极大地丰富和加强了革命传统教育。第四,抓治村容村貌整治。治理垃圾乱扔、乱堆放;拆除污染环境的一大批养猪场,保护生态环境,还村庄一个绿水青山。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休闲娱乐文明建设,邻里之间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社会治安稳定,使广大干群对脱贫攻坚实现全面水康目标更加充满信心。

3、精准扶贫,培育特色产业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党中央吹响了扶贫攻坚的战斗号角,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村党支部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结合本村实际,针对全村20166619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门别类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他们中有的家庭因病人长期卧床而面临窘境,有的家庭因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而负担沉重,还有的家庭因灾、因伤而负债累累等等。可以说,精准扶贫已到了攻坚克难的冲刺阶段。二是进一步细化脱贫措施,因人制宜,分别施策,对症施策,逐一化解难题。三是通过结对帮扶,捆绑责任。市、县、镇、村四级单位和干部挂钩帮扶贫困户,为他们解决一些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四是聚力发展,全力推动产业扶持。(1)投资50万元兴建60千瓦光伏发电,动员贫困户入股,投产后,每年可为村财取入7万元,入股的贫困户从中得到分红收入。(2)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一些贫困户,利用申请扶贫小额贷款3万元资金,兴建家庭农场,养鸡、养鸭、养羊、养牛和水面养鱼;以及种植果树、仙草等经济作物,增加家庭收入,大多数贫困户实现了当年脱贫摘帽。(3)发挥当地企业家、经济能人投资兴业,推进扶贫。吸纳贫困户到企业、项目基地常年务工,为贫困户提供便利的就业门路,增加收入。(4)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中心,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2016年共组织30多名贫困户参加“雨露计划”培训,邀请农业专家对福建白兔、象洞鸡饲养、柚子栽培等方面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有效地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就业能力,增加了家庭收入,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

通过特色产业支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将在三年内如期实现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