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挂点帮扶是实践“宁德模式”精准扶贫的好办法

日期:2017/11/22        来源:宁德市老促会        点击数:

挂点帮扶是实践“宁德模式”精准扶贫的好办法

——宁德市促会20年来挂点工作做法

宁德市老促会戚仕浩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中,联系实际,总结经验。我们认为挂点扶贫是切合实际的一种做法。也是践行习总书记当年在宁德工作期间始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他倡导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为闽东扶贫开发总结出”滴水穿石” 、”弱鸟先飞” 和” 四下基层” 等思想理论,至今是宁德老区干部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

挂点,在福建全省老促会社团中,我市是个首试。自1998年以来,市、县老促会都把挂点作为情注老区的重点工作。现将实践情况综述如下

 

一,明确定位主动作为挂点扶贫

老促会是社团组织其性质特点是,一沒权、二沒钱、三沒体力,只能作为联系老区人民、了解老区实情的渠道和手段,并作出示范,以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促进部门关心老区建设。老促会成立后,着重选择有代表性的老区基点村挂点帮扶。20年来,市县两级老促会先后挂点32个基点村。其中,市老促会挂点3个村、各县市29个村。总共为老区村的发展,牵线搭桥引进扶持资金达9128万元。

福安市老促会会长詹翠霞,通过点上掌握实情,写出了包括有成绩、有问题、有对策的5个问题、6条建议的老促会调研报告,抓住机遇大胆向市委主要领导汇报,促使市委出台发展老区的政策"干货",包括市本級财政每年安排,每个老区基点村专项补助资金10万元、每年安排修复革命旧址100万元在内的多项实惠,有力促进了全市61个革命基点村的发展建设。

二,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挂点扶贫

一切从实际出发,村里极需解决什么问题,就全力帮扶解决。比如,市老促会挂点蕉城区坑头村。出行受阻,闭塞成了落后根本原因,这是最需解决的大问题。老促会就以“五通”为切入点,加快改善老区村基础设施。1998年,老促会率先呼吁解决公路问题,争取到了国家交通部特批200万元,为“五通”筹集了第一笔资金。经过老促会的挂点帮扶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199911月,该村实现了“五通”。随后,还作为全省老区“五通”建设现场会唯一的参观点,发挥了示范作用。

该村经济发展受阻,群众收入低。就帮助解决发展主导产业,增加群众收入。1999114日,时任代省长的习近平,深入坑头村调研和慰问,他强调,“一定要加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力度,还要继续落实责任,基本实现五通工程,不等于不要扶贫,还要继续做好配套设施工程。帮助坑头老区群众解决生产出路问题。”习总书记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为当年老促会的挂点扶贫指明了方向。“五通”之后,坑头村民基本生活有了改善,但主导产业仍是该村的一大难题,是阻碍发展的瓶颈。村民养猪、种香菇等均以失败告终。坑头村海拔高、有大片荒山,适合发展茶叶。老促会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动员、支持村民栽培优质茶——金观音。市老促会帮助引进省农科院茶科所专家,长期驻村挂点帮扶,手把手传授技术。试种成功适合本地气候土埌特点的茶叶优质品种。扩大金观音种植面积,从全村600亩发展到1400亩。市老促会赞助一笔款购买茶苗,还帮助培养本地种茶能手谢郑生,负责茶叶生产,支持他带头成立村茶叶专业社。在他带动下,目前全村茶叶加工厂7家,涉茶企业合作社6家,在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等地设连锁店40多家,从亊种植、加工、销售人员260多人。2010年,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品种示范现场会在坑头召开。2011年,坑头金源茶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十大茶叶专业合作社。2013年,金源合作社被评为福建省示范社,今年坑头高山茶园申报创建国家茶业标淮园。坑头茶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去年人均年收入达13600元,实现脱贫致富。如今,坑头村成了老区明星村,輻射周围老区村,起了示范带头作用。带动了邻近的八斗、上洋、梅溪、后洋等村的三百户茶农,也进行品种更新。接着霍童全镇也被带动起来,全镇1. 7万亩茶园改种金观音6千亩。市老促会根据习总书记深入坑头村调研和慰问时的叮嘱,帮助坑头老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出路问题,连续在坑头挂点十八年至今。<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社专门作了报道,题目是:”一个明星村的诞生。”省<红土地>杂志以” 坑头:开启美丽乡村新一轮发展” 作了介紹。

三,培养干部改变观念挂点扶贫

加强班子建设,培养过得硬的带头人。市和县两级老促会在挂点中,十分视培养村骨干,使他成为实干苦干、长期在村的劳动致富带头人。我们举办了基层干部培训班、读书班,组织学习<摆脫贫困>一书,加深理解习总书记倡导的"滴水穿石""弱鸟先飞""四下基层"等理念。以思想观念转变为突破点,首先是要扫除干部存在着“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等落后观念,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脱贫致富;同时,老促会还注重引导帮助村干部,接受外地新鲜经验,转变粗放简单的种养殖生产方式,建立起精耕细作、品种改良、深度加工和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的新模式。提高附加值,获取资源、产品的效益最大化。并且注意发现和培养干部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包办代替、大胆创业创新的典型。蕉城区老促会挂点九都镇赖岭革命基点村,全村189户,780人,外出人口550人,留守230人,11个自然村分散,群众生活来源以竹木和外出打工为主。村党支部书记吴祖添(现为村民主任),实干苦干、思想转変快,挂点五年时间,他进步快,接受了新生事物,走科学种、养之路。成立仙峰农业合作社,入社50名,主要经营翠冠梨、金线莲、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2014年,区老促会组织村干到外地取经回来后,村民筹资50万元,吴祖添带头开展黄兔养殖。目前,兔场有种兔400只,存栏量3000多只,年出栏量11000只,去年纯收入15万元。村民分紅10万元,村集体分红5万元,在场养免的村民工资收入10万元。办了养兔场后,对村里精准扶贫工作带来活力,先后对10多户较为贫困村民组织养兔培训,有劳力的聘为饲养员,每月酬劳2000元,助其脱贫致富。目前,黄兔养殖又投入40万元,完善了免场环评建设,聘请专业兽医一名,初步完善兔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兔场周围山场广阔,发展前景看好,是扩大规模养殖的理想之地。吴祖添先<干部带头致富群众快步跟上>先进亊迹,被省扶贫杂志<滴水缘>釆用。

四,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挂点扶贫

老促会十分注重挂点帮扶的经验总结、交流和推广。如及时总结、大力宣传和推广福安市老促会的挂点村春雷云畲族村和周宁县老促会的挂点村苏家山革命基点村,干部带头艰苦奋斗,带领群众实践” 宁德模式”, 实现脫贫致富迈入小康道路的先进典型。春雷云村党支部书记彭绍梅和苏家山村的党支部书记苏文达,被中国老促会评为全国老区村减贫先进个人,极大鼓舞了全市农村基层干部信心和勇气。以示范带动提高成效为落脚点,扩大挂点帮扶影响。市老促会十分注重挂点帮扶的经验总结和交流,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实地走访、宣传报道等方式,进行学习推广。近年来,老促会四次召开了全市老促会挂点村经验交流会,让各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更好地开展挂点帮扶工作。

五,加强宣传发动社会挂点帮扶

老促会挂点工作取得成绩后,我们通过报刋、广播、网絡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老区精神、历史贡献和面貌变化,让全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部门都来关心老区建设。蕉城区八斗村看到坑头村挂点带来巨变后,积极要求部门挂点八斗村。该村女支部书记章金英,在自己八斗村公路上,多次拦截往山顶坑头村去的市老促会领导,要求挂点帮扶。后市老促会,省扶贫两会、民盟中央、省、市、区四级机构及有关部门先后20多个单位都来帮扶。八斗畲族村各项建设突飞猛进,村容村貌发里日新月异变化,群众生活水平年年提高。2000年人均收入1560元,提高到2016年的11600元。先后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