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考察调研 >2017年

简讯:补民生“短板”让苏区人民有“获得感”

日期:2017/9/29        来源:三明市民政局        点击数:

补民生短板让苏区人民有获得感

——2016年市委市政府苏区调研办实事项目纪实

苏区调研办实事活动,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实际行动,是贯彻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聚焦最急、最难、最盼的民生事业短板项目。年初,三明市市委书记杜源生、市长余红胜分赴明溪、清流、宁化、将乐、泰宁、建宁等地调研,听取老区干部群众建议意见,帮助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共为7个原中央苏区县的12个老区村安排群众最急、最盼的民生项目12个,总投资651.52万元,其中市财政补助200万元。受益农户421户、3.8万人。

2003年起,市委、市政府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民生之事,多解民生之忧,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十四年来,共安排159个老区村群众生产生活急需解决的项目304个,总投资9860万元,惠及老区群众约28万人。苏区调研已成为我市老区工作一个独特品牌。

一、着眼实情解难事。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市、县老区部门进行了实地考察,针对我市苏区存在的主要民生基础设施短板,征询群众意见,慎重遴选老区群众急需的农村交通、水利、农业、防灾减灾等生产、生活项目,分轻重

缓急,坚持量力而行、好中选优的原则,确保项目建成后成为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满意工程

明溪县城关乡罗翠村距县城17公里,海拔880米,四周群山环抱、翠竹延绵,是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长期以来村民采用古井及自制压缩井取水,每逢雨季,井水浑浊,无法饮用。为补齐罗翠村农村安全用水短板,经村两委及村民小组代表讨论研究决定修建翠竹洋组饮用水工程。总投资16.8万元,新建80立方米蓄水池,拦水坝1座,三级过滤池1座,PE引水管1000米。项目建成后,解决了当地3个自然村251名村民的安全用水问题,是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的好项目。

二、结合重点谋实事。办实事项目重点在一个字,坚持科学地干、脚踏实地地干,确保办实事项目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各地都能把握重点、抓住关键,同时与近年来我市实施的老区村跨越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民生重点工作相结合,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老区人民得实惠 幸福工程暖人心。

斗埕村地处建宁县濉溪镇城郊,距县城4公里,是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原来的韩家园小组道路狭窄泥泞,凹凸不平,车辆难以通行,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满足村民生活和生产之需,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道路硬化后受益人口431人、耕地450亩、果山620亩、毛竹

300亩、食用菌基地1个,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衔接部门办好事。为了提高苏区调研项目的受益面,苏区干部群众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充分利苏区老区的优惠政策,衔接财政、发改、农业、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做好办实事项目资金的整合、捆绑和使用工作,花小钱办大事、办好事。努力把苏区调研项目办成惠及苏区发展,造福百姓生活的民心工程

苦竹坑路是清流县嵩口镇马排村甜福自然村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全长2.1公里,路面狭窄凹凸不平,坡陡弯多,严重影响甜福村村民出行安全和生产运输。村民盼望修这条村道,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被列入2016年苏区调研办实事项目后,经过多个部门协调,项目采用资金拼盘的形式,市发改补助以工代赈资金90万元,苏区调研20万,剩余由村民自筹。项目建成后,改善了甜福村208人的生产生活条件,苦竹坑路变成了村民心中的甜心路

四、高效管理帮美事。苏区调研项目是党和政府对老区人民的特殊关怀,是在财力较紧的情况下挤出来支持老区建设的爱民项目,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各苏区县高度重视,坚持把调研项目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按照协调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的原则,督促老区乡村组织有资质的专业技术力量对工程进行优化设计,严格进行项目招投标,力争把办实事项目都做成优质工程

宁化县曹坊镇的三黄村,曾是全县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去年“5·19”“7·3”两次重特大洪灾中,三黄村村部通往沙洲坝组的道路受损严重。项目完工后,解决了全村385人的出行问题。看着新修水泥路,村民们心里美滋滋。为确保道路养得好,用得好。受益群众自发成立道路养护小组,以户为单位,三户为一小组,每季度一轮,对道路进行养护。若因自然灾害毁坏道路,全民出工维修。最大程度的发挥办实事项目的效益。(三明市民政局 陈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