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老区建设发展 看望老区人民群众
日期:2017/9/11  来源:宁德市老促会  点击数:
关心老区建设发展 看望老区人民群众
福建省宁德市政协主席兰斯琦深入老区基点村调研
8月24日上午,迎着处暑节气的最后一波热浪,福建宁徳市政协主席兰斯琦深入蕉城区边远山区的霍童镇上洋、坑头老区基点村和八斗畬族老区村调研。市老促会会长陈成章、市政协秘书长陈鸿飞、市农业、水利、交通、民宗等部门领导和蕉城区政协主席兰晓平、霍童镇党委书记钟宜平等参加调研。
市政协主席兰斯埼真心实意关心老区建设发展工作,他带领市直有关部门领导一起深入老区基点村调研,为了把关心老区建设发展落实在行动上,真正为老区群众办实亊做好亊。他们走村进户,慰问”革命五老” 和特困户;现场听取汇报、现场了解项目、现埸帮助解决难题。
坑头村是红色革命摇蓝,是1934年宁德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宁德县委的诞生地。当年革命红旗飘飘,如今茶叶飘香万里。打造特色茶叶产业发展,引领村民脱贫致富,使之成为蕉城区老区基点村的第一个美丽乡村。1999年时任福建省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坑头村,慰问看望老区群众,语重心长地勉励干部群众:”一定要加大脱贫致富奔小康力度,还要继续落实责任,基本实现五通工程,不等于不要扶贫,还要継续做好配套设施工程,帮助坑头老区群众解决生产出路问题”
十八年来,宁徳市老促会牢记习主席教导,坚定不移挂点帮扶。蕉城区历任党委书记把自已挂钩点设在坑头,一任接着一任干,精心帮扶、尽心尽责,他们认真贯彻习主席关于扶贫工作的思想,以” 滴水穿石” 的精神、以” 弱鸟先飞” 的意识,带领群众艰苦奋斗终于有了变化:目前全村”金观音” 茶叶1400亩,去年茶叶年产值1600多万元,村里办起茶叶专业合作社,创办加工销售公司8个,建设茶叶集中加工区 1个。2016年人均纯收入13600元。这个村大力推广” 五新” 技术,实施” 科技兴茶” ,进行茶厂环境和设备更新,并在蕉城区率先釆用机械化釆茶,不断提高茶叶品质,2014年该村高山茶园申报创建国家级茶业标准园获得成功。金观音茶叶在宁德市多届茶王比赛中获得茶王奖、金奖、优质奖等多种荣誉称号,成为闽东茶叶明星村。但是集体村财收入除了财政转移支付外,几乎为零。村委决定开荒种茶50亩,今后作为集体收入,但苦于缺乏启动资金。兰斯琦主席听了介绍十分高兴,他说,坑头坚持红旗不倒,革命精神值得学习。市老促会18年挂点至今不容易,特别是呼吁修建公路,帮助宣传,值得在职同志学习,希望继续挂出成效。他要求市农业局负责帮助协调,从救灾、技改、茶苗等方面解决不少于10万元的资金。经实地査看对坑头村两座50米长的跨溪桥梁建设,兰主席要求水利部门和镇村干部做好先期勘查上报计划,他帮助一起向水利部门领导沟通资金扶持。在坑头村,兰主席参观了梅坑地区革命展陈馆和宁徳县苏維埃政府遗址,走访革命五老,緬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
八斗畲族村2000年从大石行政村分出来时背着5万元债务,人均纯收入只有1560元的贫困村。在省扶贫两会、各级民盟和市老促会等挂钩单位帮扶下,艰苦奋斗,抓好茶叶、脐橙、毛竹三项特色产业,全面建设美丽畲村,2016年人均纯达收入1.16万元,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宁德市老区脱贫示范村。兰斯琦主席实地参观八斗村容村貌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对于该村今后建设给予大力支持,经过现场协调,市民宗局局长蓝旋飞当场表态,支持该村光伏电站建设5万元,产业项目资金5万元。
在上洋村,兰斯琦主席听取了九贝红色旅游公路支线建设项目汇报,上洋、坑头的12公里连接线项目已列入蕉城区政府十三五规划,该项目预算资金4000多万元。前期测量设计已完成,该项目的建成受益于闭塞的梅溪、坑头、上洋、后洋4个基点村近3000名村民,打开通向西部通道,连接古田、虎贝、九都一带,其意义十分重大。兰主席听后非常高兴,他强调要致富,先修路,要组织力量早日动工,并协调交通局选择前期小项目,对上洋、坑头村先期适当补助。上洋村水利工程也要先期报计划,他会一起关注,争取资金扶持。
在现场查看项目中,兰斯琦主席发现基层干部,在项目建设选择上不当地方及时加以纠正。如坑头村打造精准扶贫示范村,下步计划筹建电商扶贫馆。计划以扶贫馆为载体,以茶业展示、推销、营销、体验等活动为主,还计划购置旧房进行拆装,需投入100万元。兰主席认为此项建设沒有意义,要调整思路,重新策划,不必要搞电商馆,可以先利用村委楼空余房间办展示馆。
在调研中,兰斯琦主席一路赞扬老区村天兰水绿山青,是难得的好地方。虽是初次来到,让他感觉良好。他高兴地说,高山气候凉爽,今天风和日丽,但愿今年风调雨顺。我来到这里,接受传统教育,品尝优美茶叶,呼吸新鲜空气,真想下次再来。在八斗村,兰主席亲切看望了钟月均和钟月兰两户畲族同胞精准扶贫困难户,并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