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基层动态

简讯:福安市老促会为老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日期:2017/7/25        来源:宁德福安市老促会        点击数:

福安市老促会为老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近年来,在福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福建省、宁德市老促会的精心指导下,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扶贫工作会议要求,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认真落实各级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一系列工作部署,有效发挥桥梁纽带、协调联系、建言献策等作用,促进了福安老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一、突出宣传,提高了福安老区影响

始终注重宣传老区,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红军长征胜利、闽东苏区创建纪念日以及革命烈士诞辰纪念日等为契机,举办了革命故事演讲会、走进革命老区教育基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摄制了《为了老区》老促会工作掠影画册、黄仲咸助学金受助学生感谢信摘录--《丰碑颂》、《老区工作成就影录片》。配合相关部门拍摄《千里赛江行》大型电视专题片,老区红色经典内容在《柏柱年轮》、《红色丰碑》、《水韵潭川》等专辑中分别展播。组织编写了《马立峰纪念文集》、《闽东红都柏柱洋》、《范式人纪念文集》、《陈挺将军文集》等著作,协办了黄峰将军纪念文集首发式。完成《闽东老区扶贫路》福安篇的编撰工作,回顾了福安老区基点村的脱贫致富历程,为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提供例证,并编印了《福安老区发展之路》。近年来,聘请了15名老区义务通讯员,组织编写老区信息427篇,其中306篇被《中国老区建设》、《红土地》等上级报刊、电视台、网站采用,仅今年以来被采用81篇,市老促会及乡镇分会10人次先后获得全国老区妇女创业创新标兵全国优秀老区工作者、“全国革命老区减贫贡献奖”、“福建省老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二、注重调研,促进了老区持续发展

始终围绕老区群众关切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有力促成各方支持老区建设发展。

一是聚焦发展短板。我们注重从政策层面提出事关促进老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建议。2009年针对部分老区村村财空壳情况,提出加大老区村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采纳,市财政决定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480万元支持61个老区基点行政村建设,安排资金12万元支持4个老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并由10位市领导挂点空壳老区基点村;2013年促成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委发〔20138号);2015年组织人员深入16个乡镇61个老区基点行政村,调研老区基点村在革命精神传承、经济社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情况,形成《福安市老区基点村情况调研报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了重要批示,促成《中共福安市委、福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发[2016]2号)、《关于印发市副处级以上领导挂钩帮扶老区基点村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出台,为市里制定新一轮支持老区发展政策起到参谋助手作用。

二是聚焦遗址保护。市老促会与市党史办、老区办联合对全市所有老区革命历史遗址和纪念物进行详细摸底,完成全市老区标志物编制工作,是闽东各县市老区标志物编制最完整的县市之一。主动牵线搭桥,促成闽东苏区纪念馆、马立峰烈士纪念室和潭头镇后洋村三英纪念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如期竣工。多方筹措资金50多万元,对康厝凤洋、甘棠观里、溪柄山下、溪柄立峰、下白石英平等老区基点村革命旧址修缮工程进行补助。仅2015年,我市共争取到国家、省、市革命遗址(文保单位)保护专项补助经费680多万元,修缮了狮峰寺、中共闽东特委等四座旧址、甘棠暴动旧址、赛岐店前詹建忠故居,新建了赛岐狮子头叶飞脱险纪念亭等历史遗址。其中,狮峰寺于2006525日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成为宁德市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上半年在市党史办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整理完善了福安老区革命遗址、遗物,及时完成《福建红色遗产》福安篇的编撰工作。

三是聚焦社会民生。着力助推老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61个老区基点村全面实现“五通”(通公路水泥硬化、通自来水、通电、通电视、通电话),48个村完成安全饮水工程,27个村收看到数字电视,34个村安装电视差转台,全市保留提升老区基点村完小校、教学点12个,极大方便老区孩子就近入学;实施“海云工程”项目,建成44个基点村达标乡村卫生所,有效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实现老区基点村农家书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全覆盖。福安市按照政府主导、尊重民意、统一规划、集中安置、区分对象、分类解决的原则,从1994年起,组织实施造福工程(危房改造),搬迁老区自然村136279912769人,102个老区自然村住房难、行路难、安全饮水用电难、就医就学难、社会保障难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市财政对老区基点村造福工程搬迁群众每人增加补助600元,并给予搬迁的新村保持老区基点村待遇的老区群众搬迁政策,逐一落实兑现。此外,配合省、宁德市老促会领导开展社会事业调研36次,形成调研报告15份,一些意见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三、爱心助困,惠及了老区贫困群众

认真实施爱心助学工程,积极争取并增加省黄仲咸教育基金会资助老区山区高中贫困生名额,每年都举行奖学金发放仪式,对受助贫困学生进行励志教育,从2002年起至今共补助2448名品学兼优老区高中贫困生,累计金额达155.15万元。同时联系各类助学资金62万元资助了625位老区贫困大学生,各乡镇分会也积极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有效缓解了老区贫困学生升学就学难问题。福安老促会在2013年省老促会助学表彰大会上获集体组织奖。扎实开展暖心工程13年来通过节日慰问、日常探望等形式共慰问革命五老人员及其遗属700多人次,送去慰问金30多万元。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13年来累计组织闽东医院、市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市疾控中心等各医院医生600多人次,组成30批次老区医疗义诊队,深入老区基点村进行医疗义诊活动,共诊治病人4000多人次,发放卫生防治材料8000多份,减免医药费10多万元。此外,市老促会还联系农业、茶业、科技等部门举办老区基点村茶叶技术培训班、老区实用人才培训班等10900多人次,联系电影放映队到老区基点村放映电影,为贫困老区基点村送去党和政府的各种关怀与温暖。

四、夯实基础,加强了自身组织建设

始终重视加强自身建设,根据市委要求,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的社会组织。主动加强与省、宁德市老促会以及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的联系,自觉摆正位置,坚持工作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干事不出格,并重视与市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及乡镇分会的沟通联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配合、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扬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经常深入老区实地,加强调查研究,密切联系老区群众,努力为促进老区建设发展想办法、鼓与呼,为老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乡镇分会充分发挥作用,确保老区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联系人:郭 贺   林华光

                       福安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2017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