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区老促会开展同安区老区村提前奔小康的联合调研
日期:2017/6/2  来源:厦门同安区老促会  点击数:
厦门市、区老促会开展同安区老区村
提前奔小康的联合调研
党的十八大再次明确提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力争提前三年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按照上级要求和部署,为推动同安区老区基点村早日实现小康,同安区老促会积极配合厦门市老促会开展老区提前奔小康的调研。市老促会刘成业会长、林玲副会长等人、区老促会会长郭友民、庄仁衍副会长等组成市、区联合调研组于2017年3月12日至5月2日,深入同安区汀溪镇五峰村、洪塘镇埔后村、五显镇后塘村、大同街道东宅村、新民镇后宅村等五个老区基点村进行奔小康专题调研,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考察、听取汇报等座谈形式,进一步了解老区基点村奔小康的情况,调研情况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同安区近年来,特别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扶持下,在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精心指导下,在村两委以身作则、勇于担当以及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老区基点村发扬老区“三红”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奔小康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一是美丽乡村、老区山区旧村改造、新村建设颇有成效。据统计,几年来,市、区两级投入汀溪镇五峰村等5个老区村的资金达6300万元,其中:汀溪镇五峰村1700万元,洪塘镇埔后村800万元,五显镇后塘1300万元,大同街道东宅村1150万元,新民镇后宅村1300万元,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彻底改变了老区村昔日的脏、乱、差的面貌,呈现出乡村别墅到处可见,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0平方米以上,大大超过全国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的预期目标。
二是各级党政领导更加关注民生,社会保障进一步提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民生改善及社会保障进一步提升,革命老区村村民医保、社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同安区26个老区村都设有老人活动中心及幸福院,老年人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六个老有” 得到较好的体现。
三是农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会和谐、社会稳定,社会风气良好,好人好事、爱心人士层次不穷。如五显镇后塘村企业家颜志洪开设“广慧爱心午餐”,为村里八十多位7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午餐,汀溪镇五峰村企业家许水撰在本村开设“幸福院”,十七年如一日为该村老年人提供免费午餐和各项服务等。
四是农民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据调查,2016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新民镇后宅村高达2万元,大同街道东宅村已达1.75万元,五显镇后塘村1.79万元,洪塘镇埔后村已达1.5万元,汀溪镇五峰村达1.35万元,均全部超过全国到202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的预期目标。
从调查情况来看,各方面发展趋势良好,提前奔小康能够实现。
二、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老区基点村发展不平衡,村财收入较低,有的村基础设施还较薄弱。
2、大部分老区村农业生产还是处于传统耕作、传统经营的模式,存在效益风险较大,靠天吃饭状态仍然未改变。如五显镇后塘村2017年种植西葫芦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困境。
3、大部分老区基点村处于山区一带,受水资源环境保护、森林生态保护的限制,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存在人多地少特征较突出,严重制约可持续发展。
三、为此,市、区调研组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发动,调动群众参与建设小康村的积极性。提高群众小康认可度是全面小康验收的核心环节。针对老区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知晓率和认可度还不高的情况,建议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加强宣传力度,真正使老区村群众进一步了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进一步明确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意义,调动和激发村两委和群众参与全面小康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全面小康建设的主体作用,把老区基点村建成合格的小康村。。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经营效益。针对有的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建议政府要大力推行“农业合作社+基地+电商”三结合的经营模式,实现“供、产、销”一条龙,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加大培训就业技能,增加农民收入。针对“人多地少”的村情,建议政府加大农民就业培训力度,提供就业岗位。村两委要善于引导、帮助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出路问题,鼓励中青年人走出去,寻求商机外,要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创业办企业、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村民就近就业,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平台。
4、要帮助老区基点村解决的几个具体问题
⑴、区委、区政府开展党建富民强村活动,成效明显,老区村村民收入和村财收入有提高,但老区村的村财仍比较薄弱,要配套市老促会、老区办扶建项目的配套资金比较困难。建议区委、区政府继续贯彻执行区委【2007】10号会议纪要,关于对市老促会支持的项目按照市、区财政1:1的比例给予配套补助。
⑵、新民镇后宅村“金边”工程的房屋结构已不适合目前市场需求,村拟自筹资金进行改造提升,增加收益。请区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该村老人活动中心已基本建成,目前需配套室外适合老年人健身活动的气排球、地掷球和健身广场,预计投入资金45万元,建议市老区办、老促会、区民政局老区办列入全市明年老区扶建项目。
⑶、洪塘镇埔后老区村老人活动中心及幸福院建设项目,该项目预算129万元,村拟自筹资金80万元,缺口部分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及市老区办、市老促会給予支持解决。
⑷、汀溪镇五峰村目前引进一家开发现代化农业企业--厦门禾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要利用老区红色资源,结合农业生态观光开拓红色旅游业。目前五峰村道路两旁出入口、停车位的建设等一些基础设施配套需要改造提升,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及市老区办、老促会给予大力支持。
(厦门市同安区老区建设促进会郭友民、庄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