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考察调研 >2017年

关于泰宁县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日期:2017/5/24        来源:三明泰宁县老促会        点击数:

 

关于泰宁县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泰宁县老促会、老区办

201759

 

革命遗址是不可再生的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推进《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办法》和泰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六个一”工程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促进我县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以利更好的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革命遗址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县老促会会长陈春盛、副会长刘子林等,通过到外地学习考察,深入新桥乡大源红军村和大龙乡双坪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实地查看,到相关部门了解情况,走访老同志,邀请宣传、文物、党史、民政、旅游、财政、发改等单位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就我县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泰宁县是原中央苏区21个县之一,是中央苏区东北方向的重要屏障和福建苏区与闽赣苏区的主要通道,工农红军总部(红一方面军司令部)、东方军司令部曾驻扎在泰宁。泰宁一度成为红军和东方军的指挥中心和建宁警备区的军用物资供应中心,作为中央苏区的东北门户和联结闽浙赣苏区的交通枢纽,作为中央红军向闽北、闽中方向发展的基地和战略补给后方,发挥了显著的战略作用,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曾三进三出泰宁。县城建立了红色革命政权,在反“围剿”斗争中,泰宁人民积极支援红军作战,输送3000余名优秀儿女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为红军队伍壮大补充了有生力量,他们跟随红军主力部队转战南北、浴血奋战,英勇献身,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无数革命先辈在泰宁留下的足迹和重大革命事件,所留存的遗址遗迹成为泰宁锦绣山河中一处处无比壮丽的风景。县城的红军街完好地保留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总部旧址,街道两侧砖墙上保留了当年红军书写的标语和巨幅文告,还有保留完整的东方军司令部旧址(罗汉寺观音堂)。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十万红军在这块红土地上战斗和生活过。2008827日,周恩来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刘少奇主席的儿子刘丁、儿媳艾心琪,朱德元帅的外孙刘康,彭德怀元帅的侄女彭钢,陈毅元帅的儿子陈丹淮将军、邓子恢副总理的儿子邓淮生、儿媳展林晓、女儿邓小燕,徐光友将军的儿子徐抗等开国元勋后代莅临泰宁参加了红军街“红军赋”群雕揭幕仪式。泰宁苏区所承载的许多革命遗址、遗迹,成为我们传承、弘扬老区精神,缅杯革命先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传统教育的最直观的立体教材和汲取精神营养的最佳“课堂”。

1、遗址遗迹基本情况。泰宁有中国工农红军总部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朱德、周恩来旧居)、东方军司令部、帐干红军战地医院、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机关、红军重要军事会议旧址、红色广场、红军桥、红军崖、中央苏区银行、红色饭店、红色消费合作社、四大战役(大洋嶂阻击战、新桥反击战、县城保卫战、建泰沿线阻击战)等众多革命遗址。根据近年来党史部门普查结果,全县有革命遗址遗迹37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6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地11处,革命领导人故居1处,建国后兴建的纪念设施2处。按保护级别划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未确定保护级别15处。

2、保护与利用情况: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特别是2005年泰宁红军街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线路之一后,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利用力度进一步加强,前期结合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摸清红色遗址分布状况和数量,县、乡级政府部门分别对红色文化遗址立碑或挂牌,将泰宁岭上街红军标语墙、朱德、周恩来旧居、东方军总部旧址等10余处文物点纳入保护范畴。县政府计划耗资千万元在红军街建设“苏区革命纪念园”。同时加快项目的申报,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革命遗址的修复。先后推动泰宁苏区革命纪念园、戴氏官厅(13师指挥部)、炉峰山遗址公园、红军铜雕群、东方军司令部旧址等一批红色遗址保护建设项目。编制了《泰宁苏区革命纪念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泰宁岭上街红军标语墙保护方案》等设计规划。结合我县苏区革命纪念园建设工程,实施岭上街红军标语墙高清数字化安防系统建设以及展览陈列项目。目前,我县有5处革命遗址被列入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1处被列入省党史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在芦峰山纪念亭祭奠革命先烈,开展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着力把革命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弘扬红色文化工作,纳入我县精神文明创建考核体系以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并合理利用专项资金,以泰宁苏区革命纪念园建设项目为核心,进一步拓展项目建设范围,将各乡镇革命遗址纳入建设范畴,形成一个中心馆,若干个分馆的“红色泰宁”展馆群,并积极发动群众多渠道争取建设资金。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重保护与利用的意识淡薄。由于对革命遗址保护认识不足、宣传不够,一些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对革命遗址不甚了解,在城区无红色遗址解说和分布图,中央苏区银行等遗址还没有立碑挂牌,“四大战役”发生地遗址纪念碑破损,标识不清,加上我县革命遗址数量多,分布较为分散,有些尚未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利用。此外,缺乏红色旅游的经营理念和红色文化品牌意识,没有形成规范的游览路线和解说词,红色遗址标识和解说不够明了、宣传氛围不浓厚,导游对泰宁红色历史和革命事迹了解不多,知识滞后等。

2、管理体制不顺,整体管理与利用缺乏顶层设计。泰宁革命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如,遗址文物执行属地管理;烈士纪念建筑物由民政局管理;革命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研究由党史部门负责。在城区现有管理体制,主要是依托古城管委会和博物馆或产权所有人自身管理保护,由于在管理权限上交叉重叠、界线不清,因而在管理、保护、利用工作等方面缺乏意识与力度。

3、保护、利用档次较低。我县许多革命遗址地处交通不便的偏远山村、周边环境差,无保护措施,无管理人员,无保护标志,无管理经费。从保护层面看,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从利用层面看,仅有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处,绝大多数革命遗址都没有列入各级政府保护和确定利用级别,没能发挥应有作用。尤其是,位于县城炉峰山烈士纪念碑亭场所面积太小,每逢公祭日,人群拥挤不堪,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学生和老年人参加悼念、祭扫活动。

4、保护利用经费投入不足。革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作支撑。然而泰宁地属山区小县,又是省级贫困帮扶县,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薄弱,财政收入渠道窄,省市县没有固定的遗址保护经费下拨,专项的维保经费不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每年仅能挤出十分有限的资金,用于革命遗址的抢救性维护。由于维保经费的紧张与缺乏,无力开展深度维修和后续利用。此外,泰宁“红军街”虽然被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但是对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作用不明显。

三、建议和对策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对革命遗址的保护意识。革命老区所形成的许多重要遗址遗迹及各类红色纪念设施所赋存的大量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要加大对泰宁革命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宣传力度,提高青少年和干部群众的红色文化知识,推动红色文化有效传播,使全社会对革命遗址保护有更深的认知度,并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大家保护革命遗址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自觉性。

2、理顺体制,建立健全革命遗址管理领导小组。建立革命遗址的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工作机制,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党史办、文广局、旅游局、民政局、国土局、住建局、财政局、发改局等单位组成革命遗址保护管理领导小组,一名县领导分管,每年召开一、二次会议,加大部门协调与配合,整合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突出困难的问题。

3、加快实施泰宁苏区革命纪念园等项目建设。纪念园集公园、旧居、旧址、纪念碑、纪念馆等一体的详细规划,已初步完成评审,现在要抓紧纪念园工程开工建设,还要邀请顶级专家学者策划、完善革命纪念园建设范围、功能和重新布局烈士纪念碑址。同时,建议将原炉峰山纪念碑迁往靠近城区的新桥方向。在革命纪念园内,要挖掘展示泰宁县的革命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全方位对红色资源进行研究,制作沙盘标示红色遗址、遗迹名称、分布,要通过实物、文字、艺术等手法,最集中、最完整地浓缩泰宁红色革命历史进程,再现当年这块红土地上红军战斗和革命斗争的工作、生活场景,提升纪念园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品位。此外,建议在新桥反击战遗址上重新整修碑亭,形成泰宁爱国主义红色文化教育的多处重要场所。

4、加强与周边县()沟通对接,共同打造原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圈。加强与周边宁化中央红军长征凤凰山出发地旧址,建宁反“围剿”纪念园等遗址管理部门沟通,对接泰宁县城红军街、东方军司令部,反“围剿”四大战役遗址,新桥大源红军村、峨嵋峰红军驻地—中国静心之地,结合泰宁生态游、古城游,打造“红+古”、“红+绿”,推出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区域红色旅游圈。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强化导游培训,泰宁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含金量高,导游在熟悉我县生态资源时,要加深了解泰宁红色遗址遗迹和革命历史,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顺应红色旅游发展需要。

5、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及有关部门给予更多的扶持资金。恳请国家部委将泰宁红军总部和东方军司令部等纳入红色遗址保护重点范围,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还要争取更多的省财政及有关部门扶持的资金,修缮保护分布在山村众多的红色遗址,使革命遗址在维护和保护中得到利用,在开发利用中得到更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