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和发展学前教育的调查
日期:2011/3/19  来源:本站  点击数:
泰宁县是原中央苏区县,如今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正以“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精神风貌,励精图治,重建家园,不断创建新的业绩。泰宁县委、县政府为做大做强县域工业平台,按照“开发、融资、招商、服务”的发展思路和“高效运转、有效运作、有序运行”的工作思路,循序渐进开发建设工业园区。
泰宁县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议
福建泰宁工业园区系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确认的省级工业园开发区,工业园区规划开发总面积128平方公里,辖丰元工业园、大洋坪工业园、朱口工业园,面积分别为08平方公里、53平方公里、67平方公里。园区经国土资源部公告批准243平方公里,尚未公告批准的1037平方公里,省发改委、国土厅等五个部门已原则同意纳入规划,待总体规划的修编方案通过、环保评枯报告审批后,报国家批准。预计年底可通过审查,鉴于我县园区的长远发展,正在着手修编朱口镇建设总体规划和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园区开发建设方面,已完成8平方公里的“一平五通”,工程预算需投入资金16亿元。截止目前,已累计投入2亿元,全面完成了丰元工业区08平方公里的“一平五通”工程;新建标准厂房3
在产业发展方面,园区主要发展林竹加工、生物制药、建材装饰、精细化工、矿产加工、食品加工、包装创意等产业。目前,入驻已投产企业18家,2009年企业累计投入固定资产101亿元,完成工业产值89亿元,实现税收038亿元,吸纳就业3500余人;入驻在建企业4家(德森木业、恒泰门业、宝佳农业食品、内外矿业),企业计划投入累计235亿元,企业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可完成工业产值47亿元,实现税收022亿元;入驻即将开工建设项目9个(金健食品、石乳甘泉、状元食品、必诚彩印、三凯建材、木塑复合材料等);正在洽谈项目4个。同时,为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在大洋坪工业园建成用地3000亩“凯西门都”产业园,现已与恒泰门业公司签订首期200亩供地合同,并预留土地1000亩和着手新开发土地1800亩,通过恒泰门业公司为载体,以商招商,引进门类系列产业,目前已经和凯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充分利用毛竹下脚料做门类新材料,逐步形成产业链,做大做强门类产品。着力在朱口工业园建成用地1500亩的“闽赣装材物流加工区”产业园,现已引进项目4个,其中内外矿业项目已开工建设,着力在朱口工业园的龙湖地段建成用地5000亩的福建泰宁台湾科技产业园,现已与福建金海岸仓储物流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正在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
几年来,泰宁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园区管委会和园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克服了许多困难,园区开发建设生机勃勃,一批批项目在开工竣工,一栋栋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工业园区正成为商家投资的“洼地”。但是,还有诸多困难与问题需要解决。
1、征迁工作难。由于园区被征迁群众期望与征迁补偿标准有差距,历史遗留问题尚未理清等原因。给征迁工作带来许多的麻烦。
2、协调工作难。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涉及20多个部门和单位,缺乏一套统一协调的运作机制和超常规的措施、办法,开发建设衔接理顺更难。
3、筹措资金难。目前园区投入近2亿,主要靠县财政投入,难融资,就大洋坪工业园区完成今年工程建设目标,预算需投入7000万元,资金缺口还有3000多万元。
4、施工建设难。大洋坪工业园地带落差大,施工现场要大挖大填,另外,由于地质状况复杂、雨季、施工条件差、施工队管理难、建泰高速公路建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工程进度慢,同时,遭遇“6·
5、办理相关手续难。园区开发建设中,土地利用要具备项目才能报批,等有项目落地,用地又未报批,还有环保评估、山地生态等审批手续,也相当费时费力。
6、招工、供水、管理难。入驻园区企业存在用工成本高、招工困难;在大洋坪园区供水依赖北溪二电站的水源,如遇电站停水检修或水渠塌方就直接影响园区供水;工业园内大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企业之间难沟通、园区治安、卫生、管护、维修等也难于协调理顺。
几点建议:
1、工业是支柱产业,是培育经济增长点、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抓手,为打好“四大战役”,上级和各相关部门要像重视旅游业一样,重视工业,要像抓景区建设一样,抓好园区建设。按照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强化园区管委会的职能,并赋予超常规的运作办法,进行跟踪、服务、督促。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破解园区开发建设中的种种难题。
2、发展离不开项目支撑。园区要推进重大项目策划、生成、开发、建设,要发扬苏区精神和“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新创意,千方百计突破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建设要立求形成“投产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发展态势。
3、筑巢引凤。高起点制定园区科学发展规划,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和结构,加快“一平五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营造优质服务环境,强化服务保障、要素保障、政策保障,开通“绿色通道”,确保重大项目引得来、落得下、稳得住、建得成。
4、抢抓机遇,打好苏区牌。要研究用足国家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和中央支持海西建设的各项政策,根据“老区优先”的原则,扶持老区建设发展,主动对接苏区执行西部地区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要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以及其他中央专项资金的扶持,各职能部门要主动配合,努力争取,推进泰宁工业园区开发建设。
5、抓住泰宁申遗成功和摆脱了交通滞后的优势,大力引进大央企、大外资、大民企,做好重大项目对接,大力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市场需求、对应上级要求、竞争力强的新项目,同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加快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吸引在外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返乡到园区投资创业。
6、着力解决融资难。要争取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并通过财政投入,税收和土地出让金返还、银行信贷、市场运作等方式多样筹措园区建设资金。
(二)泰宁县发展学前教育的调查报告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有关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的精神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县发展学前教育进展情况,近日,县老促会调研组人员在县教育局领导的陪同下,深入5所幼儿园调查、走访,通过座谈、参观、交谈等方式,了解到泰宁学前教育工作的情况。现将调研情况及相关建议报告如下:
(一)学前教育的现状
历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全县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学前教育获得了长足进展。目前全县有公办幼儿园13所,其中城区设公办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9所。农村办有村幼儿班53个,2010年全县共有在园幼儿3211人,幼儿入园率83.66%,其中,农村在园1926人、幼儿入园率65.2%。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全县现有公办在园教职工185人,民办幼儿园自聘教师15人,村自聘教师6人,共计206人。其中城区幼儿教职工88人(专任教师64人);乡镇中心幼儿园教职工50人(专任教师16人),其余为小学教师顶岗人员;村办幼儿班有公办教师47人,均为在编小学教师,另有村自聘的非幼儿教育专业教师6人。
(二)主要困难与问题
1、教育资源短缺,公办幼儿园偏少。目前我县幼儿入园率为83.66%,与省里提出的92%相差8.34个百分点,城区公办幼儿园只有两所,班额过大,人数超载,已经超负荷运转。而民办幼儿园心有余而力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基础设施的硬件和软件难以达标,有的甚至没有办学资质。
2、学前教育投入少。由于学前教育属非义务教育范围很难得到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乡镇幼儿园均挂靠在小学管理,乡镇学校收归县管后,乡镇一级政府受现行财税体制的制约,对乡镇中心幼儿园支持和关照相应偏少,未能真正尽到应有的责任。
3、学前教育师资紧缺。按有关规定,城区幼儿园班容量为30人,每班配教师3人;农村幼儿园班容量为30—40人,每班配教师15—2人。从目前城区两所公办幼儿园看,幼儿数1285人,现有班级29个,缺额14个,幼儿专任教师现有66人,缺幼儿教师20人;乡镇中心幼儿园现有897人,33个教学班,每班幼儿人数均在30—40人之间,需配幼儿园专任老师50—66人,但专任教师,村级幼儿园均为小学教师顶岗,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辅导管理能力。
4、社会认识滞后,幼儿园规划、布局不足,建设用地缺位。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工作,也是全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社会对学前教育呼声较高,认识逐步深化,但由于学前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难于形成合力,难于落实兑现,难于见到成效,目前仍处逐年改善,超载运行。幼儿园服务范围在
5、城区无证托幼机构有待治理整顿。由于城区公办幼儿园不能满足幼儿入园的需求,很多不达标的民办托幼机构应运而生。从2008年起,我县民办幼儿园收归教育局管理,经检查评估,绝大部分民办托幼机构达不到办园要求,目前尚未批办的民办园所就有8所占88.8%,这些民办托幼机构保教质量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给我县城区学前教育的管理带来困难,亟待整治。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性措施,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应该纳入我县“十二五”规划盘子,开好局,起好步,根据调查座谈的意见,归纳为“八个要”:即思想认识要深化、规划布局要超前、园地场所要预留、建园体制要灵活、资金投入要多样、师资培养要加快、管理安保要规范、园地设施要改善。
发展学前教育的建议
1、营造学前教育发展氛围,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学前教育是人类受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学前教育,要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方针,要加大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要拓宽投入渠道,既要有政府投入,也要有民间投入,要鼓励私人投资、民间股份投资,海外集团等各类民间资本的投资,形成合力,构建全社会支持学前教育的氛围,营造有利于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以保障适龄儿童受到基本的、有素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2、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增加政府支出用于学前教育比重。
3、加强幼儿教育队伍建设。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逐年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健全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建设合格稳定的师资队伍。
4、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学前教育园所。遵循适应、平衡发展的原则,将幼儿园分布与我县城市规划、城区改造等结合起来,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不予审批。城区按服务人口6000人的区域设置1所规模不小于6个班的幼儿园,每个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内至少要有1所公办园,农村按服务人口3000人设置1所幼儿园或小学(教学点)附设学前班(幼儿班),每个行政村要办1所幼儿园。
5、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管理,要对无证办园进行排查整治,同时,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严防事故发生。
泰宁县老促会
泰宁县老区办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