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带动是老区发展的助推器
日期:2011/3/19  来源:本站  点击数:
——一个老区镇的调查与思考
晋江市老促会
历史与现状
内坑革命老区镇地处晋(江)南(安)交界,面积47平方公里,与安海、磁灶、官桥等镇接壤,素有晋江“西大门”之称。全镇户籍人口6.6万人,海外三胞近4万人,辖28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其中革命老区村13个,老区基点村9个。
内坑镇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早在1933年中共晋南特支委就在晋江内坑建立了第一支武装队伍——赤卫队。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泉州中心县委设立于晋江内坑。在这里曾经策划、组织、发动震动海内外的“攻打安海”、“泉州劫狱”、“晋、南、惠、同、安五县壮丁大同盟”、“策反国民党325师起义”、“策反《海辽号舰起义》”等斗争。内坑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不朽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内坑老区人民生产热情高涨,特别是在“以粮为纲”年代里农业生产搞得很好,被誉为“晋江粮仓”。就是在文革“动乱”中也没有动摇其“晋江粮仓”的地位。
改革开放之初,乡镇企业迅猛发展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勤劳朴实的内坑老区人民迷茫了,一时不知所措,未能赶上改革开放第一班经济快车。当他们醒悟过来时,与周边乡镇已相差一大截。然而,内坑老区人民不服输,在镇党委、政府带领下,奋起直追。
晋江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重视老区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老区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老区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整顿和扶持相对薄弱村的工作决定》、《关于晋江市扶持革命老区村建设三年规划》等重要文件;设立老区建设专项基金;实行市领导挂钩联系老区村制度;实施一年一度市主要领导老区村现场办公制度;等等。内坑老区人民从这一系列扶持政策中得到很多实惠。特别近一段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相继把福厦高速铁路晋江站、“无水港”、闽南综合货场、石化交易中心、泉州理工学院、省装备制造业基地(内坑园)、华泰太阳能陶板、海西国际五金机电物流商场、雄达物流配送中心、九牧王商务办公大厦等大项目落户于内坑老区镇,给内坑老区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内坑组团项目建设指挥部,由市委副书记陈健倩任总指挥。市委书记尤猛军多次率相关部门领导现场办公,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据调查,200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93亿元,是1978年496倍;财政收入17152万元,是1978年的404倍;农民人均8587元,是1978年的81倍。直比,内坑老区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横比,与周边乡镇相比,内坑老区镇还是相对滞后:在全市19个镇(街道)中,内坑老区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一直在第14、15位中徘徊,仅超过几个人口较少的镇(街道)。难怪镇长在镇人大会的报告中感慨地说:“我们已经当了太久的追兵。”在调查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广大内坑老区干部、群众对新一轮难得的发展机遇十分看好,信心十足,紧抓不放。
原因分析
为什么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内坑老区镇仍未能挤进全市发达乡镇的行列?究其原因:
一是地理等客观条件制约。当年的革命老区多数是生存于交通不便、相对闭塞的地方,内坑也不例外。相对滞后的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坑老区镇经济的发展。
二是小农经济束缚。部分老区村干部、群众存在因循守旧、满足于现状等小农经济思想束缚;有的老区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克服困难、改变落后面貌的信心和措施。
三是发展经济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撑。市委、市政府对内坑老区镇关心扶持很大,据调查2009年给内坑老区镇的扶持资金达419万(不包括其它政策性扶持)。但由于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加上基础设施建设费用重(据调查419万元,只能修
四是工业基础较弱。该镇工业以陶瓷、鞋塑为主,属高污染、高耗能和低附加值的产业。相对发达乡镇,企业分散且规模偏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消费性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基本空白。
为什么内坑老区镇干部、群众对当前的发展机遇看好?主要原因是:“火车站”、“无水港”、“学院”、“制造业基地”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内坑,虽然有的刚建成,有的还在建设中,但其初步效应已经显示出来,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一是区位优势逐步凸显。福厦高速公路晋江出口距离内坑仅
对策与建议
一、注重发挥重点项目带动作用,促进老区经济发展。一业兴,百业旺,一个好的项目能拉动一个区域的发展。实践证明,项目带动是促进老区发展的助推器。在老区村相对集中的地方应创造条件积极推行这一战略举措。
二、要在发展规划,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老区更多的倾斜。要将“老区优先发展”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要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老区发展扶持政策,并建立长效机制。要继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由补贴扶持向开发扶持转变,变输血为增强造血功能。
三、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将弘扬老区精神与推动老区发展相结合。精神是革命战争时期的产物,在当时是一种自发的先行意识的觉醒,是追求革命理想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意识和精神尤为重要,必须将弘扬老区精神与推动老区发展相结合。要大力宣传敢为人先的精神,教育老区人民珍惜老区光荣历史,发扬老区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克服“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等、靠、要”等思想,立足自身的力量建设自己的家园。
四要从组织上为老区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证。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肩负着改变老区村面貌、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任。班子建设是关键。要把那些有较高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有经济头脑、敢闯、敢干的开拓型人才选拔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来,并注重对他们的教育、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