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新农村 展现溪美新光彩
日期:2017/3/23  来源:宁德福鼎市老促会  点击数:
构建和谐新农村 展现溪美新光彩
——福鼎市店下镇溪美村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工作成效
一、基本情况
店下镇溪美村位于福鼎市东南部沿海,距市城45公里,是店下、沙埕两镇沿海十三个行政村经济、文化、贸易的活动中心。在9.68平方米公里的村域土地上分布着大小 15个自然村,聚居着汉、畲、回等民族。全村有1120户,4112人(其中中心村人口5020人),全村劳力人数为2750人(其中外出务工人数为1320人),党员89人,2015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至12850元,村财收入为25万元。主要经济来源茶叶、蚕豆、紫菜加工、特色水果等农业产业。几年来先后被省、地、市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是福鼎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党在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立足当地资源,瞄准区位优势,依托小白鹭旅游度假村的开发机遇,结合自身实际,规划农旅项目,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契机,以项目配套和提高建设标准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文明新村建设,收到令人惊喜的成效。全村呈现出人居环境舒适、发展步伐稳健、村庄平安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新农村。
二、主要成效
一是在增加集体积累上下功夫。 2013年初,村委会经过认真研究,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把自来水厂公开竞价发包,自来水厂实施每月上缴承包金5000元;对市场摊位进行合理整合并对外重新出租,村财每年增收达5万多元;利用龟墩水库水资源优势,在岐头洋租用农地,建造蓄水池作为紫菜加工厂用水,增加村财收达6万元。
二是在抓项目拓展增收渠道上下功夫。充分借助小白鹭旅游度假村开发建设机遇辐射带动效应,结合本村的优越地理条件,加大开发立村富民的旅游主导产业。1.民宿隐墅文创旅游。下南里自然村临近小白鹭旅游度假村,周边的榕树群资源环境优美,适合发展民宿旅游项目,溪美村引进温州文创旅游开发公司投资,农户出租古村落住宅、收取租金,并参与管理。结合民宿旅游项目,加大自身经营其它旅游行业,支持个体户发展茶庄、农家休闲,打造休闲、娱乐、以休闲带动消费,实现旅游带动市场经济发展,农户取得双丰收。2.特色农业采摘果园。两委班子成员结合富老洋片的土地总体利用率,走村入户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对富老洋片土地流转,种植特色水果采摘果园。目前流转土地130多亩,种植百香果园,成立绿怡百香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年产值达200多万元。3.养殖产业稳步发展。针对柏石自然村水资源比较丰富的自然条件,积极扶持农户发展养殖业。在东安宫发展养殖淡水鳗达60多亩,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目前效果显著,增加村民收入。
三是在兴办公益事业上下功夫。溪美村经济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一些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为此,村两委班子紧紧抓住开发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全力争取上级扶持,规划建设农民健身活动场所、小广场、地掷球场、老年人活动中心、幸福院等民生项目。通过争取资金项目,使溪美村的公益事业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彻底解决了农民热切盼望多年的难点问题,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是在提高生活质量上下功夫。溪美村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危旧房改造及造福工程搬迁,2015年共完成危房改造15户,三年来共完成危旧房造福工程搬迁达52户。同时以“点线面”美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试点,溪美村把工作的着眼点聚集在大力整治环境、全面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上来。一是抓重点、补空白、加快新农村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机制保障,对村现有环境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整体改造。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了玉溪河道一、二期清水整治工程、污水管网铺设、主街道“白改黑”改造建设、主街道房屋立面装修、自来水改造;完成象山绿化小广场、玉溪主街道一、二期高杆路灯及自然村路灯建设工程。使改造后的溪美村白天整洁划一、清新靓丽,夜晚华灯初放、景色宜人,伴随着健康欢快的广场歌舞点,一个活生生的美丽乡村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二是讲民主、重管理,坚持依法治村。村两委班子把民主管理、依法治村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对争取资金和流向进行严格控制、审批、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加大普法教育、依法治村的工作力度,坚持广播、开会、走访时做宣传,把依法治村渗透到家家户户,使农民致富不忘守法。通过这些有效工作,连续3年来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没有出现一次越级上访。三是强素质、增活力,全面提升村风民气。通过邀请科技、法律人员指导讲课的形式,组织农户学习有关农村的政策法规和外地的先进经验,增强了自身的致富能力,提高村民结合素质。结合溪美村实际,组织各项有益活动,开展篮球赛、文艺演出、十星级文明户评比等活动,通过这些积极向上的各种活动,有效的增强了村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极大的提升了村风民气。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已成为村民们共同遵守和维护的生活约定,一个文明、富裕、和谐、平安、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溪美村逐步形成。
三、经验总结
一是发展农村旅游产业。通过引进产业带动项目才能实现全面小康,为真正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实增加农民收入。依托乡村旅游一号线,利用现有的的旅游发展基础及土地资源优势,对全村的产业发展进行重新规划调整。村充分借助小白鹭旅游开发及员当红色旅游辐射带动效应,结合本村实际规划,利用富老洋片下南里榕楼群的自然景观,开发文创民宿隐墅旅游项目。
二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结合富老洋片及单港片的土地资源,成功流转土地160多亩开发种植百香果观光采摘园,在单港种植特色草莓采摘果园60多亩,结合并依托小白鹭旅游度假带动效应,带动游客进园观光采摘,下一步将引领农民扩大种植面积达500多亩。
三是发展加工企业产业。开发占地60多亩的养殖淡水鳗基地;引进鼎之润等4家QS茶叶企业项目落户,总投资3000多万元。结合水资源充足优势,引进紫菜加工企业,由2010年的5家发展到现在的21家,解决提供村民就业岗位1300多人,增加村民收入,实现加快全面小康建设。
四是完善民生基础设施。溪美村以“点线面”美丽村庄环境整治为契机,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完善道路“白改黑”、河道整治、污水管网铺设、立面装修、农民健身活动、高杆路灯、绿化、自来水改造等民生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实施造福搬迁工程。加在农村危旧改造建设力度的基础上,继续在玉杭小区实施造福工程搬迁建设,2010年以来,继续加大对边远山区的困难户,实施造福工程补助搬迁至玉杭小区,五年来共搬迁达72户296人。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对造福工程小区进行水泥道路硬化、安装下水管道、路灯等项目,实现三通一平,集中人气,扩大中心村规模,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发展。
四、发展提升
几年来,溪美村以“点线面”美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及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契机,各项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民素质进一步提高,产业进一步提升优化,村民收入明显增多。为了今后能够可持续发展,让村民安居乐业,进一步增加村民的收入,溪美村将结合村有利的地理区位优势与农业种植等特色,依托小白鹭旅游度假区及元当红色旅游基地,整合资源,大力开发富老洋连片旅游民宿项目,发展乡村旅游,全面提升新农村示范村知名度,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