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昂头闯新路
日期:2017/3/22  来源:宁德福安市老促会  点击数:
狮子昂头闯新路
——福安市赛岐镇狮子头老区基点村走访记
何小丽 许垚
迎着春日的暖阳,沿着绿荫夹道的进村水泥路,走进福安市赛岐镇狮子头村,豁然开朗之处,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农家小院,一路走来,草木生机勃勃,野花竞相开放,点缀着浓浓的春意,勤劳的村民,路上追逐打闹的孩子,在门前休憩闲谈的老人们……其乐融融。
狮子头村,原名苏浦头,坐落在闽东赛江上游的东岸,紧邻104国道和福宁、沈海高速公路,距赛岐镇区3公里,全村有298户1326人,耕地面积620亩,是著名的闽东革命老区基点村。相传民国时有一位县长,看到村后门山形状酷似一头雄狮,遂提笔写下“狮子昂头”,并刻于石上,于是便有了“狮子头”的村名便沿续至今。
多年来,狮子头村民无不铭记着曾在狮子头革命老区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过的光荣斗争和辉煌历史,一直缅怀着叶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狮子头村所做出的牺牲与奉献,老区精神一直鼓励着狮子头村民攻坚克难、众志成城、开拓进取地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近年来,在各级领导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主干积极带动村民,撸起袖子,扑下身子,积极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狮子头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讲红色故事忆峥嵘岁月
背倚青山,面朝赛江。位于赛江之滨的狮子头村,曾经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默默保存着闽东老区革命精神。在这里,人们便会跟你谈起土地革命时期的叶飞在闽东进行革命活动时,曾遭遇过的惊险一幕。
1933年11月的一天,当时闽东党组织的一个秘密交通站就设在狮子头客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特派员叶飞从游击队驻地下来,到这里与一位同志接头,却意外地遭受到特务匪兵的盲目枪击。叶飞头部中弹,倒在血泊之中。
虽头部中弹,因子弹尚未击中要害,但仍保持着清醒。情况万分危急,他佯装假死以求生机,后推测敌人下楼走了,就转头望向楼梯口。没想到,另一个在楼梯口放风的特务还守在原处,见叶飞仍活着,便又朝他开了三枪,叶飞臂部、胸部又相继中弹,躺在地上再也不敢动弹。
后狮子头村地下党同志得悉后,冒着生命的危险,用船从对岸的狮子头店把叶飞渡到村外的芦苇荡中,避开敌人的搜铺。等到天黑,再用竹架床将叶飞抬到村里躲藏养伤。
为了将受伤的叶飞转移到山上红军游击队的根据地,地下党的同志让叶飞化装成回娘家的妇女坐在轿子里,并安排一个孩童随行,同时派了两位同志当轿夫,一路上冒险地闯过敌人的三道封锁线,安全护送到山区。
据了解,事后,敌人曾多次对狮子头村进行镇压,烧毁民房3座13户。解放后,该村有烈士2人,五老3位受到党和政府的追认和抚恤。
“小时候,时常听老一辈的人讲叶飞在狮子头死里逃生的故事,铭记于心。”67岁的老党员陈国基告诉我们,长大了,在生产队的时候,一有空大家就围在一起说叶飞的故事,久而久之,叶飞脱险的故事也为人们耳熟能详。
叶飞同志做新娘子的故事,就是从这里传扬开的。“一得空,周边村的小孩都会到村里来,要求讲叶飞的故事。”在边上旁听的原狮子头希望小学的老师陈三港不忘说道。
“血濡古栈丹青汗,轿扮新娘大丈夫。”在近6米高、翘角飞檐的叶飞纪念亭上镌刻的对联,翠绿掩映下的纪念亭显得庄严肃穆。84年过去了,这片热土上仍静静回响着着中共福安地下党组织和当地人民群众智救叶飞的一幕幕感人故事,刻录着狮子头村人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
如今,狮子头村也成为了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的阵地。2013年,“夷然亭”被列入福安市文物保护。近年来,市里时常会组织一些人来这里,听老一辈讲红色革命的故事,接受革命教育的洗礼。
走好发展路产业助脱贫
暖阳高照的革命老区基点村,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自强不息革命精神正引领老区人过上富足新生活。
走进福安市狮子头村,仁升食品厂赫然出现眼前,厂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热火朝天地忙碌着,琳琅满目的食品有序摆放着……
狮子头村是闽东革命老区基点村,原是个资源缺乏、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落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贫困村,村民想就近打工挣钱却无处可去。如今村里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里分布着10家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务工收入成为村民主要收入。
过去狮子头村是单一粮食生产,从1995年开始,村两委便着手进行土地调整,先后引入茉莉花、葡萄等进行试种,村民们尝到发展的“甜头”。2009年,仅葡萄一项全村就已发展到500亩,避雨大棚葡萄种植200多亩。同年,在市农业局的帮助下,主动引入葡萄“一年两熟栽培”技术,平均每亩增收6000元。
1998年,村里又改变发展思路,迈出了更大的步伐,大搞产业结构调整。继承弘扬老区革命优良传统,村两委班子一班人艰苦创业,撬动扶贫“杠杆”,牵头创办恒利、仁升等食品公司,以师带徒等方式对村民进行传、帮、带,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带动其他11名党员干部和全村40%的家庭投资入股或新办企业,村民入股兴业蔚然成风。2015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5.84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341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3800元,2016年工农业总产值已达6.71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99亿元,村民人均收入为15600元。
都说扶贫先扶志,这个“志”怎么扶?早些年,村民们不懂技术、思想落后,守着贫瘠的土地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只有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能、找到发展之路,才能构筑起脱贫致富的动力和信心。”狮子头村村支书陈谊说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渔者有道、脱贫有望。
于是,村党支部牵头组织村内企业共同出资7万多元,定期举办“阳光工程”、“温暖工程”就业培训,着重抓好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务输出队伍的整体素质,支持剩余劳动力及时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近年来,全村通过各类培训实现就业300多人次,劳动力转移600多人次。
旧貌换新颜乡村谱新篇
步入狮子头村,一座石雕雄狮正“昂首怒吼”。这个曾经贫困的地方,一条泥土路是村子里1000多口人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瓜果难运出、有病难求医,被村民自称为“孤岛村”的地方,如今,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一排排鳞比栉次的房屋,休闲健身广场、图书室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全村到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后来,村里硬化了水泥路,告别以往坑坑洼洼的路面,我们出门更方便了。”谈起如今村里的出行问题,村民陈健露出一脸幸福的笑容。他告诉记者,以前村里连路都没有,步行到赛岐要1个多小时,现在路建了,有公交车直达村里,路通了,致富更有信心了。
行走在村里,整齐有序的输电线穿家走户,村民家中家用电气一应俱全。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的农电发展战略,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要求,市政府成立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将狮子头村作为推进的电气化试点村之一,积极推广农村电气化的建设。目前,狮子头村村民都用上了安全可靠、绿色平稳的电能,电气化标准普及率达100%。
漫步在江边长堤上,谁能想到,当年营救叶飞同志上岸经过的江边滩涂和芦苇草丛,今天竟是一片片藤蔓繁茂的葡萄园。
在此之前,村前是一片“望天田”连着苇草丛生的滩涂,一遇上洪涝灾年就颗粒无收。2009年,这条江边堤长1.5公里被列为福建省海堤第六期强化加固项目,投资400多万元,对原有海堤进行强化加固,如今,这个蜿蜒江边的海堤大坝,围进了滩涂,守望百亩良田、保护一方平安。
近年来,乘着赛岐小城镇综合开发的东风,村内的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在村两委的带动下,狮子头村民全力建设“全国美丽乡村”,先后完成了村主干道、村巷等多条道路的硬底化工程,方便了村民出行;新建了养老幸福园、绿地公园,完善了基础设施;定人定点收垃圾,解决了垃圾堆放无序的问题;对村中主街的屋顶进行“平改坡”旧房立面粉饰,集中建设“三统一特”的农村住宅小区,改变旧村中“见缝插针”的建设方式……
昔日贫穷落后的革命老区基点村,如今已脱胎换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明星村。先后被列为“全国美丽乡村”试点之一、全省第十、十一届文明村镇、全省首批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及省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联系点,福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等60多项荣誉。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原6米宽的狮子路拓宽至12米、完善村里的绿地公园,实施电网改造工程;对贫困户,以“两不愁,三保障”,真正帮助他们早日脱贫……今年,市里正在建设的韩赛快速通道将横穿狮子头村,未来狮子头村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美丽的狮子头村也将被更多的人所熟知。”狮子头村村支书陈谊谈到未来自信满满。(何小丽 许垚)
福安市老促会 福安市委报道组
2017年3月21日